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丽

作品数:6 被引量:140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5篇消融
  • 5篇肌瘤
  • 5篇超声
  • 5篇超声消融
  • 4篇子宫肌
  • 4篇子宫肌瘤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导管消融术
  • 2篇信号
  • 2篇信号特征
  • 2篇平滑肌
  • 2篇平滑肌瘤
  • 2篇肿瘤
  • 2篇子宫肿瘤
  • 2篇消融术
  • 2篇MRI
  • 1篇多普勒
  • 1篇血液供应

机构

  • 6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重庆市急救医...

作者

  • 6篇朱丽
  • 4篇邓勇斌
  • 4篇陈文直
  • 4篇王智彪
  • 4篇陈锦云
  • 2篇张蓉
  • 2篇唐良萏
  • 1篇令狐华
  • 1篇邹建中
  • 1篇白晋
  • 1篇赵纯全
  • 1篇刘映江
  • 1篇汪清玲
  • 1篇温海燕

传媒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征对超声消融治疗剂量的影响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血液供应特征对超声消融治疗剂量的影响。方法2006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42例患者的168个肌瘤行超声消融治疗。治疗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将靶肌瘤血液供应分为0~4级(因有3例患者的3个肌瘤未完成治疗后1个月内的增强MRI评估,故165个肌瘤纳入分析),血液供应为0级的肌瘤9个、1级34个、2级35个、3级55个、4级32个。治疗后1个月内增强MRI检查测量无灌注区的面积并计算肌瘤体积消融率及其能效因子(EEF,即单位体积肌瘤行超声消融治疗所需能量),比较不同血液供应状态对治疗剂量的影响。根据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的标准,评价治疗相关的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结果(1)体积消融率:0~4级血液供应肌瘤体积消融率分别为79%、89%、92%、86%、71%,0级与2、3级血液供应肌瘤的体积消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级与1、2、3级血液供应肌瘤的体积消融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EEF:0~4级血液供应肌瘤消融所需EEF分别为13.19、9.54、12.91、17.83、28.10J/ram。,4级血液供应肌瘤消融所需EEF明显高于1、2、3级血液供应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血液供应与消融所需EEF呈正相关关系(r:0.354,P〈0.01)。(3)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及副反应发生情况:近85%(120/142)的患者对治疗过程可以较好耐受,治疗过程中疼痛评分均为0~4分。全部病例均无延长住院时间等SIR标准中C~F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肌瘤超声下的血液供应特征可用于预测超声消融剂量,为临床选择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宜剂量提供依据。
陈锦云陈文直朱丽唐良萏邓勇斌刘映江邹建中白晋王智彪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多普勒导管消融术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86
2010年
目的 验证超声消融技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解放军第三○七医院就诊的99例子宫肌瘤患者(117个肌瘤,肌瘤直径≤10 cm)进行超声消融治疗.仪器为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在镇静、镇痛下进行,实时超声声像图引导超声消融治疗全过程.治疗后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后1个月内,行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价靶肌瘤体积消融率.治疗后3、6个月时,行增强MRI检查,评价靶肌瘤体积缩小率及靶肌瘤体积缩小超过50%的肌瘤占所有肌瘤的百分比.根据子宫肌瘤症状量表(UFS)评价有症状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10分者所占比例.依照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标准评价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1)有效性:治疗后1个月内,靶肌瘤体积消融率平均为(76±24)%;3、6个月时,靶肌瘤平均体积分别缩小了(45±21)%和(59±2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靶肌瘤体积缩小≥50%共99个肌瘤,占84.6%(99/117);UFS症状评分改善10分者占92%(66/72).(2)安全性:全部患者治疗后2 h均可以正常活动.SIR标准中重要不良反应(SIR C~D级:延长住院时间,需要重要治疗,护理等级增加)及严重不良反应(SIR E~F级:永久性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率均为0;一般不良反应(SIR A~B级:观察或简单治疗,无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35%(35/99),SIR B级不良反应包括2例声通道皮肤浅Ⅱ度烧伤和2例发热,需要对症治疗及换药处理.其余包括臀部和(或)下肢酸胀痛、阴道分泌异常、排尿困难或疼痛等,均无需治疗,为SIR A级.结论 超声消融技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单独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陈文直唐良萏杨武威张彦李静夏文秀周洁敏祝宝让赵纯全令狐华陈锦云朱丽邓勇斌王智彪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超声疗法导管消融术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与MRI信号特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9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权:消融前高、等、低信号分别占1.2%、91.3%和7.5%;消融后依次占83.8%、16.2%、0;消融后高信号肌瘤消融率100%(67/67),等信号肌瘤消融率46.2%(6/13),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信号变化(均变成高信号)66个肌瘤,消融率100%(66/66),信号不变14个肌瘤,消融率50%(7/14),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T1加权高信号区域体积与消融体积直线相关(r=0.93,P<0.05)。T2加权信号变化与消融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早期MRI的T1加权高信号,可成为判断肌瘤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标准之一。
朱丽陈文直陈锦云温海燕邓勇斌张蓉王智彪
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消融磁共振信号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与MRI信号特征关系的研究
研究背景 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是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非侵入性物理治疗方式。它是利用超声波在组织内良好的穿透性、方向性和可聚焦性,将体外发出的超声波聚焦于...
朱丽
关键词:超声消融子宫肌瘤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咪唑安定-芬太尼镇静镇痛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枸橼酸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用于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1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超声消融过程中给予枸橼酸芬太尼和咪唑安定镇静镇痛,观察用药前后生命体征,及ramsay镇静深度评级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①ramsay评级为3.41±0.68(1~4级);②疼痛评分3.6±0.9(1~8分),81.7%(58/71)评分小于4分;③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结论:枸橼酸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镇静镇痛方案用于超声消融子宫肌瘤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是安全、有效的。
朱丽陈文直陈锦云张蓉邓勇斌汪清玲王智彪
关键词:超声消融子宫肌瘤镇静镇痛
大麻素对大鼠脑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脑出血(ICH)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参与了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损伤过程。大麻素类物质具有脑保护作用已经被人们愈来愈多的被认可,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系统(ECS)在脑缺血时被激活这一假说也已经被证...
朱丽
关键词:脑出血大麻素神经生长实验药理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