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丽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九龙坡区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及肝组织白介素-18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白介素-18(IL-18)的影响及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3只,空白组11只。造模大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5周制备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5V),非穴组针刺大鼠尾巴中1/3段随机4处,每日治疗1次,连续4周。采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S),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IL-18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针刺4周后,模型组FBS、FINS、FIRI、肝组织和血清IL-18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电针组FBS、FINS、FIRI、肝组织匀浆IL-18和血清IL-18与模型组比较都显著下降(P<0.05),电针组肝组织内脂肪性变减轻;非穴组FBS、FINS、FIRI、肝组织匀浆IL-18和血清IL-18与模型组比较变化都不明显(P>0.05),非穴组肝组织内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善。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及血清IL-18,阻断多糖攻击肝脏所致的损伤作用,改善肝脏功能,而实现对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
- 王力龚标朱丽丽卓廉士李学智张沁舒伍芳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电针干预
- 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炎症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5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1只)和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组(54只),后者给予白酒灌胃建立AFL模型。8周后,处死其中5只(空白对照组1只,AFL组4只)病理组织学检查以验证其造模成功,然后将AFL组进一步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葛解酲丸高剂量组、双葛解酲丸中剂量、双葛解酲丸低剂量组和海王金樽治疗组。治疗4周末处死所以大鼠,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痩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同时对肝脏进行病理切片组织学检查。结果双葛解酲丸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62.49±34.16)pg/ml]、TNF-α[(3.25±0.20)ng/ml]、FFA[(572.16±45.37)μmol/L]和LEP[(1.89±0.21)ng/ml]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海王金樽治疗组(P<0.01),血清ADP[(3.05±0.27)mg/ml]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2.17±0.37)mg/ml]与海王金樽治疗组[(2.69±0.32)mg/ml,P<0.01)],双葛解酲丸对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及炎症有明显改善。结论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
- 魏文茂朱丽丽罗华丽蒲晓东
-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脂联素游离脂肪酸
-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功能指标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 4),探讨针刺对NAFLD大鼠肝功能及脂肪细胞因子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每组各11只。喂养高糖高脂饲料制备NAFLD模型。电针组针刺"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RBP 4含量。结果: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AST、ALT和RBP 4都显著下降(P<0.05),肝组织内脂肪性变减轻;非穴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肝组织内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善。结论:电针穴位对NAFLD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RBP 4,减轻肝脏负荷,从而改善肝脏功能实现的。
- 朱丽丽苟正江曾志华卓廉士
- 关键词:电针非酒精性脂肪肝视黄醇结合蛋白4肝功能
- 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方法将65只SD大鼠随机分为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54只)和正常组(11只),前者给予白酒灌胃。8周后,将50只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葛解酲丸低剂量组、中剂量、高剂量组和海王金樽组。治疗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游离脂肪酸(FFA)对肝脏进行病理切片组织学检查。结果双葛解酲丸治疗组大鼠血清MDA与FFA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与海王金樽治疗组(P<0.05),血清GSH-PX与SOD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与海王金樽治疗组(P<0.05)。结论双葛解酲丸能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魏文茂朱丽丽罗华丽蒲晓东
-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游离脂肪酸
- 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视黄醇结合蛋白4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且无过量饮酒史,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为主要的脂质在肝脏细胞内大量堆积而成的慢性疾病。其存在高达25%的肝纤维化发生率,其中1.5%~8%发展成肝硬化。近年来脂肪肝...
- 朱丽丽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视黄醇结合蛋白4脂联素瘦素电针穴位
- 电针穴位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通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探讨针刺对NAFLD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和NAFLD组,NAFLD组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穴位组和电针非穴组,电针穴位组取"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大鼠尾部中三分之一随机四处,避开尾静脉,"治疗"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材,检测大鼠的血清脂联素(ADP)、瘦素(LEP)、游离脂肪酸(FF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电针"治疗"4周后,电针穴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DP、HDL升高,LEP、LDL、FFA、TC、TG下降(P<0.05),肝组织脂肪性变减轻,电针非穴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肝组织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变。结论电针"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能升高血清ADP、HDL,降低LEP、LDL、FFA、TC、TG,从而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脂肪生成,增加脂肪氧化,减轻肝脏脂肪沉积,治疗NAFLD。
- 朱丽丽魏文茂曾志华卓廉士
- 关键词:电针非酒精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脂联素瘦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