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剑功

作品数:46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细胞
  • 11篇肝炎
  • 9篇降钙素
  • 9篇肝硬化
  • 9篇病毒
  • 8篇外伤
  • 8篇脑外伤
  • 8篇降钙素原
  • 7篇血清
  • 7篇淋巴
  • 6篇氧化氮
  • 6篇一氧化氮
  • 6篇淋巴细胞
  • 5篇乙型
  • 4篇亚群
  • 4篇乙型肝炎
  • 4篇细胞亚群
  • 4篇淋巴细胞亚群
  • 4篇脑损伤
  • 4篇肝炎病毒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三医...
  • 12篇解放军第30...
  • 6篇解放军第三〇...
  • 5篇解放军302...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6篇朱剑功
  • 15篇郭桐生
  • 13篇杨喜民
  • 10篇苑文雯
  • 8篇王晗
  • 8篇庞君丽
  • 8篇王海滨
  • 6篇王大刚
  • 6篇马洪滨
  • 6篇李妍
  • 6篇杨宁
  • 5篇刘立明
  • 5篇李永利
  • 5篇洪炜
  • 4篇杨宁
  • 4篇杨宁
  • 4篇王雪飞
  • 4篇曲芬
  • 4篇李妍
  • 4篇李妍

传媒

  • 6篇检验医学与临...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3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海南医学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2篇中国病毒病杂...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细胞免疫应答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对免疫调节治疗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的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以及免疫调节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于治疗前及免疫调节治疗1个月、3个月采集外周血,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分别对血清ALT、AST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T、CD4+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CD4+/CD8+T细胞比值显著降低(P<0.01),免疫调节治疗过程中,各指标均逐渐升高(P<0.01)。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LT、AST及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免疫调节治疗,各指标水平逐渐下降(P<0.01)。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ALT、AST水平与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数(P<0.01)呈正相关;与CD4+/CD8+T比值(P<0.0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感染期及免疫调节治疗不同阶段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不同,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诊断以及免疫调节治疗有指导意义。
苑文雯王晗朱剑功王大刚杨宁李沛然李妍耿伟何叶莉郭桐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免疫调节治疗
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血清学肿瘤标志物AFP、AFP-L3异质体、AFP-L3/AFP比值、GP73和部分常规血液学指标在患者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和动态变化.方法 对36例HCC患者术后随访2年,检测其在术前、术后和复发三个时间段的血清学标志物和血液学指标浓度,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法和COX风险模型分析术前指标对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配对t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上述指标在患者术前、术后和复发时的动态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2年随访率为94.4%,中位生存期为10月,复发率为91.2%.经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单因素分析发现,仅有术前GP73浓度对患者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x2=4.695,P=0.03),COX多因素分析发现AFP-L3、PT、PTA与患者术后复发时间有关,是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配对分析发现AFP、AFP-L3、GP73、TBIL、ALT共5项指标在手术后会出现显著改变(P<0.05),AFP、AFP-L3、AFP-L3/AFP、GP73共4项指标在肿瘤复发时会出现显著改变(P<0.05).结论 术前GP73水平可作为HCC术后复发的预测因子,AFP等血清学指标的监测对HCC患者的手术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波陈霖徐军李筱涵朱剑功李媛媛李伯安毛远丽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复发
肝硬化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
2016年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调查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原发病、实验室结果、治疗和预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骨髓穿刺进行骨髓检查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为肝硬化,3例可以触及淋巴结肿大,4例深部淋巴结肿大;其做骨髓穿刺后,2例原始幼稚淋巴细胞,4例淋巴细胞异形性变;根据骨髓镜检高度怀疑其为淋巴瘤,淋巴穿刺活检证明为淋巴瘤。结论骨髓象检测可以对肝硬化患者合并淋巴瘤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李妍杨宁李沛然王大刚朱剑功郭桐生
关键词:淋巴瘤肝硬化
降钙素原及白介素-6在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在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感染组和无感染组...
苑文雯王晗何叶莉耿伟朱剑功李沛然杨宁李妍郭桐生
关键词:降钙素原白介素-6肝硬化腹水
丙型病毒性肝炎肝损害患者血小板减少机制的探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通过对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HCV)肝损害患者骨髓象的分析,探讨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5年10月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收治的278例无脾功能亢进或已行脾切除、且排除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炎及脂肪肝的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丙型慢性肝炎患者12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丙型肝衰竭肝炎患者23例、HCV肝炎血小板正常患者55例),采用骨髓图象分析系统对患者异常形态的巨核细胞进行分析,并检测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的丙型肝炎病毒定量(hepatitis C virus RNA,HCV RN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RP)、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等指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丙型肝炎患者肝损害的加重,HCV RNA含量、APRI评分及PDW、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CV肝炎血小板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含量、APRI评分与病程、血小板功能指标呈正相关,与血小板计数指标呈负相关;巨核细胞发生了幼稚巨核细胞增多(>7个)、体积偏小、可见幼稚产板巨核细胞、产板巨核细胞减低或消失(0~2个)、巨核细胞破坏明显、裸核增多(>20个)、空泡变性(细胞质出现大小不一空泡或空泡呈环状排列于浆缘)、产血小板数量少的巨核细胞、巨核细胞周围血小板少于3~5颗、出现多分叶核巨细胞及变性巨核细胞等一系列发育异常及形态学的改变。结论丙型肝炎病毒含量与血小板数、质量及骨髓巨核系统发育成熟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因素之一。
杨宁李妍申艳蔡硕洪炜耿伟何江英朱剑功王晗
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
CD4/CD8比值联合自身抗体谱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T 淋巴细胞CD4/CD8 比值与自身抗体谱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 淋巴细胞亚群,同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
王大刚赛汗格日勒华菲何叶莉朱剑功郭桐生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自身抗体谱CD4/CD8比值
尿沉渣工作站在肝病患者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Lab UMat尿沉渣工作站尿液白细胞数(LEU)、细菌定量计数(BAC)、粘液丝(MUC)等指标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Lab UMat尿沉渣工作站检测292例肝病患者尿液中LEU、BAC和MUC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酶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评价LEU、BAC和MUC在尿路感染时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肝病患者尿路感染以G-菌感染为主占80.5%,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G+菌以屎肠球菌居多。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BAC在尿路感染诊断价值ROC面积为0.82,灵敏度为77.83%,特异度为90.2%;LEU ROC面积为0.85,灵敏度为87.6%,特异度为83.3%;MUC ROC面积为0.63,灵敏度为60.3%,特异度为72.7%。随着BAC水平的不断升高,尿LEU、MUC和血PCT、DBIL、TBIL水平均出现显著升高(t=13.8,t=12.3,t=4.5,t=15.2,t=11.6;和t=16.7,t=17.1,t=10.8,t=20.3,t=19.6;P<0.01)。结论:Lab UMat尿沉渣工作站对辅助诊断尿路感染具有较高价值。
王晗何叶莉谢娜耿伟李妍杨宁李沛然郭桐生朱剑功毛远丽
关键词:尿沉渣细菌感染降钙素原
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液细菌培养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菌血症患者(菌血症组)、48例肿瘤高热患者(肿瘤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在入院时检测血清PCT水平,并对菌血症组进行血培养,菌血症患者在高热后24 h、48 h、72 h重复检测上述指标,比较三组血清PCT水平,并分析菌血症组应用抗生素前后血清PCT检测结果。结果首次抽血检测PCT,菌血症组患者血清PCT阳性率为83.3%,显著高于肿瘤组的16.7%,对照组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后24 h、48 h、72 h,血清PCT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液细菌培养(P<0.05);随着培养次数的增加,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依次升高(P<0.05);感染控制患者PCT水平明显低于未控制者(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血液细菌培养可缩短诊断时间,提高菌血症的诊断率,还可指导临床抗生素正确使用,改善患者预后。
苑文雯朱剑功洪伟陈澎杨宁李妍贾天野曲芬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血液细菌培养菌血症
红细胞与血浆中镁浓度检测的比较及在脑外伤的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通过对脑外伤患者红细胞、血浆镁浓度检测的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甲基麝香草酚比色法。结果:重型脑外伤后红细胞镁浓度(2.83±0.20)mmol/L较对照组(3.21±0.14)mmol/L降低(P<0.01),中型组(3.01±0.17)mmol/L较对照组降低(P<0.01),轻型组(3.15±0.14)mmol/L较对照组降低(P<0.05)。重型脑外伤后血浆镁浓度(0.94±0.13)mmol/L较对照组(0.74±0.08)mmol/L升高(P<0.01),中型组(0.81±0.12)mmol/L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轻型组血浆镁(0.76±0.07)mmol/L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与血浆镁浓度通过相关分析呈负相关(r=-0.743)。结论:脑外伤后同时检测红细胞、血浆镁浓度对评价脑外伤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朱剑功杨喜民
关键词:红细胞血浆脑外伤
脑外伤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合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脑损伤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合酶 (NOS)与 T淋巴细胞亚群 (CD+4 /CD+8)含量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 NOS,应用单克隆抗体 APAAP法检测 45例脑损伤患者的 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脑损伤患者血浆中 NOS与 CD+8细胞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 ,中、重型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 ;而脑损伤患者的 CD+4 较对照组下降 ,中、重型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 NOS与CD+8间呈正相关关系 (r=0 .36 7,P<0 .0 1)。CD+4 /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均 <0 .0 1)。结论 :血浆中 NOS、CD+8升高水平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临床检测 NOS与
杨喜民李拴德王晓峰韩雪玲朱剑功唐棕椿
关键词:脑损伤一氧化氮合酶T淋巴细胞亚群血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