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伦理
  • 5篇文学
  • 5篇小说
  • 3篇乡土
  • 2篇道德
  • 2篇叙事
  • 2篇题材
  • 2篇情怀
  • 2篇文化
  • 2篇乡村伦理
  • 2篇乡土精神
  • 2篇乡土文学
  • 2篇小说创作
  • 2篇家国
  • 2篇家国情怀
  • 1篇代文
  • 1篇当代青年
  • 1篇导师
  • 1篇道德关怀
  • 1篇底色

机构

  • 14篇青岛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作者

  • 14篇李伟
  • 2篇贺仲明

传媒

  • 3篇东方论坛(青...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当代电视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文艺争鸣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身分的自觉与地域诗性的探寻——梅卓小说论被引量:8
2018年
梅卓小说通过对民族历史和族裔文化的追溯、民族品格的揭示和反思,以及对民族文化现实处境的关注,表现出民族自觉意识,并以自然景物、人情风俗、语言的描写和叙述视角的嬗变等,对民族生活和文化进行诗意化的呈现。梅卓小说对民族身分和民族文化表现的这种独特性,源于她深厚的民族情感,同时也客观和理性地表现了藏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诉求。
贺仲明李伟
关键词:梅卓诗意呈现民族文化
涓涓的农家叙事 深隽的乡土颂歌——论马金莲的小说创作被引量:2
2016年
马金莲是新世纪以来80后作家中的新起之秀,其小说创作立足于乡村现实,探讨西部贫瘠生活环境中农民可贵崇高的生存精神,现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变迁,以及从民族文化视角来阐释死亡的高贵蕴义,凝聚着乡村生活的厚重感。马金莲小说坚守回望故乡的写作立场,以文学肩负起乡村伦理的启蒙重任,文体叙事风格沉稳质朴却不乏清新俊逸,叙述视角与民俗风情描写富于多元性。
李伟
关键词:乡土叙事伦理道德
新时代扶贫题材电视剧的伦理审美镜像被引量:1
2021年
扶贫题材电视剧试图寻求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呈现出新时代扶贫剧的伦理审美镜像。剧作把宏大的家国伦理情怀融合于日常生活叙事,树立当代青年人的时代担当意识与创新精神,阐释乡土伦理接受现代文明中由碰撞走向融合的状态,从而彰显出新时代背景下扶贫精神的传承,也反映出现实的民生问题,以及扶贫进程中乡土伦理积极与消极的两面化道德形态。
李伟
关键词:家国情怀现代文明
乡土精神的坚守与文学审美的深化——暨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贺仲明教授访谈被引量:2
2017年
"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创作类型,对于它的历史、现状,特别是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着一定争议。贺仲明教授在这次访谈中,全面详细地阐释了"乡土文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了乡土文学在中国现代的发展和演变历史。并论述了乡土文学的独特美学价值,以及乡土文学与乡村伦理,与地域性和民族性,与文学本土化、文学生活研究之间的复杂关系,还阐述了对乡土文学未来发展的看法,特别阐释了"乡土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未来乡土文学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贺仲明李伟
关键词:乡土文学乡土精神
论青春偶像剧的伦理价值与审美意识——以《我只喜欢你》与《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近年热播的青春偶像剧在艺术主题表现和审美意识方面做出了改变和创新。在剧情设置、叙事模式和受众导向上,立足普通大众阶层的现实爱情,融合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叙事,探讨当代青年差异化的恋爱观、多元化的亲情观与人生励志情怀,彰显积极健康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康的三观给予了不同受众群体的视觉冲击与审美期待,体现了青春偶像剧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李伟
关键词:青春偶像剧爱情模式伦理价值审美意识
“文学信仰”的重建与“乡土精神”的开拓——论贺仲明的乡土文学研究
2020年
贺仲明的文学批评立足于文学史整体发展背景下,反思中国乡土小说的现状与困境,探讨其创作形态的新变与发展趋向。他倡导重建当前社会的文学信仰,构建文学本土化理论体系,试图以本土精神来解决文学创作和文学评价中单一民族立场和世界标准不和谐的局限性。在乡土文学研究领域,认同乡土文学概念的流变,提出以“乡土精神”作为乡土文学的灵魂与未来发展导向,以乡村伦理视角开拓乡土小说研究的空间。从文学思想到文学理论建构,再到文学与社会的现实价值衔接,贺仲明的文学批评体现出文学研究的独立精神与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
李伟
关键词:乡土文学本土化乡土精神乡村伦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部小说中的生态伦理观
2016年
受西方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响与对本土生态现状的反思,文学创作不自然地集向自然生态视域下的人文关怀。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小说创作兴起两股生态伦理观的书写热潮:一是以自然为创作题材的生态审美书写,崇尚自然正义,传递珍视自然万物的生态伦理观;二是展示当前人类与动物共存的生态现状,反思人类应如何善待动物生命,呼吁回归生态平衡。动物和植物成为文本的审美主体,富于生命意识与灵性,作家有意从本土文化中寻找民族认同的生态伦理观,展示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象,传递生态伦理情怀。
李伟
关键词:生态伦理自然正义生态审美生命意象道德关怀
生存伦理视域下乡村社会的现代困境与真诚守望——贾平凹小说《带灯》析论被引量:1
2016年
贾平凹小说《带灯》致力于从农民和乡村干部两类不同群体的生存规则和道德形态的嬗变呈现乡村社会的现实困境,具有强烈的问题冲击意识。作家从中探讨不同类型乡村干部的家国观念,表现了国重于家的正义观与个人利益先行的私利观之间的对立;而农民的家国意识更多掺杂着宗族利益和血亲伦理等复杂因素。贾平凹采用以理想与现实相互照应的对比写法,试图以精英知识分子的伦理启蒙立场建构一种普世伦理精神,以此来解构世态的淡然与现实的困境。与贾平凹以往的乡土书写不同,《带灯》以温情悲伤而又不失乐观的色调勾勒出一丝清新的亮光,对乡村未来寄予真切的希望。
李伟
关键词:生存伦理
伦理视域下贾平凹文学创作的转型解读——以中短篇小说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在当代文坛,贾平凹是一位在创作上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作家,这种刻意的艺术求新不仅体现于他的长篇小说创作,在中短篇小说中同样可以见出作家不同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尤其是他对于伦理形态的书写与阐释。贾平凹热衷于"农民"与"乡土"文学主题的书写,乡村伦理和社会道德是其小说艺术呈现的重点。当前学界大多关注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而忽视了其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研究。
李伟
关键词:短篇小说创作乡村伦理文学主题寻求自我伦理形态艺术呈现
多元视野下的写作教学创新研究——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从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的现状出发,理清写作理念的关联因素,充分利用与专业基础课程相关的知识,重视文学阅读和鉴赏促进写作。立足于多元创新视野写作教学改革的发展背景,分别从“教与学”与“因材施教”课程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实现写作教学创新。
李伟
关键词:写作教学课程模式汉语言文学专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