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全

作品数:10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篇层序
  • 5篇地层
  • 5篇凹陷
  • 5篇层序地层
  • 4篇辽中凹陷
  • 4篇高精度层序地...
  • 3篇古近系
  • 2篇地震属性
  • 2篇东营组
  • 2篇砂体
  • 2篇湖平面变化
  • 2篇渐新世
  • 2篇河道砂
  • 2篇河道砂体
  • 1篇地堑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相
  • 1篇东部凹陷
  • 1篇伊通地堑
  • 1篇油田

机构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河南省生物遗...

作者

  • 10篇李全
  • 5篇林畅松
  • 5篇吴伟
  • 3篇刘景彦
  • 2篇周心怀
  • 1篇蔡文杰
  • 1篇赖维成
  • 1篇邢作昌
  • 1篇郑敬贵
  • 1篇刘元贵
  • 1篇高达
  • 1篇曲爱英
  • 1篇夏世强
  • 1篇袁华娟
  • 1篇宁清香
  • 1篇董伟
  • 1篇余丽莎
  • 1篇李涣浦

传媒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东湾古近纪东营期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依据植被对气候的适应性原理,通过对辽东湾地区古近系东营组中孢粉进行气候类型划分、不同气候类型孢粉含量和相对比值综合分析,对古气候演化及其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渐新世东营期气候总体上表现为从相对干热向相对冷湿转变;气候演变存在明显的旋回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旋回,与前人研究划分的四级层序界面吻合;气候和构造沉降控制了不同层次的湖平面变化,气候为构造沉降稳定阶段控制湖平面高频升降的主控因素,并间接控制四级层序界面的形成,同时干热气候是形成盆底扇的有利条件。
吴伟林畅松周心怀李全邢作昌言语
关键词:古气候湖平面变化渐新世
井间河道砂体的井震结合法精细解剖刻画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大庆油田萨北开发区开发程度的加深,储层非均质性矛盾日益严重,在密集的井网条件下如何有效预测井间河道砂体展布已成为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问题。以大庆萨北开发区北二西区块为例,在多学科综合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刻画河道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在地震地质层位追踪的前提下沿参考层分别向上向下开取一定的时窗提取多种地震属性,以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提取井点属性,利用某商业软件的二维聚类分析及作者研究的线性回归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地震属性与井点处储层参数的相关性。研究认为,该方法可用于优选刻画河道砂体的地震属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井数据的纵向优势与地震属性的横向优势编制了目的层段的河道砂体平面展布图。
夏世强刘景彦邓纪梅李全高达
关键词:井震结合地震属性河道砂体大庆油田
地震相分析技术在伊通地堑储层沉积特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08年
伊通地堑L3井区主要产油层双阳组一段,砂体的厚度和分布横向变化快,具有典型的"源近流短"沉积特征,相邻井的砂体特征及其含油性各异,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对研究区的砂体沉积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精细刻画。分别利用传统的地震相参数分析技术和Stratimagic地震相分析技术对双阳组一段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互相补充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双阳组一段的地震相特征进行了划分。采用最能反映扇三角洲相和湖相的相标志(如泥岩颜色、岩性组合、沉积层理、沉积韵律和地层的测井曲线特征等)对主要地震相单元中的钻井资料进行了单井微相分析,并依此建立了双阳组一段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将地震相转化沉积相。
王晓平陈波臧殿光李全宁清香
关键词:伊通地堑地震相沉积相
辽中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被引量:10
2011年
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岩芯、测井资料、孢粉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建立了辽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扇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下切水道、滨浅湖、深湖浊积、重力流等多种沉积体系。在高精度的四级层序编图基础上识别出有利于岩性圈闭勘探的浊积体系和水下扇体系的层序发育部位,SQd2上部的四级层序和SQd3上部的四级层序底部均是隐蔽圈闭发育的有利部位。通过层序格架内各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和位置,总结出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和在凹陷中的位置明显受到古构造和古气候双重因素地控制。
李全林畅松吴伟王军余丽莎
关键词:古地貌高精度层序地层东营组古近系
辽中凹陷古近系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以地震资料、测井、录井资料为主,结合孢粉化石等地质资料,将辽中凹陷东营组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并划分了沉积体系域,根据易于识别和追踪的水退浊积扇底界面划分四级层序,将东营组划分为7个四级层序。通过岩心观察及对测井、地震特征的对比,在层序内部识别出浊积扇、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等多种沉积体系,分析认为地层层序、物源供给、断裂坡折、湖平面变化、构造活动等因素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
吴伟林畅松周心怀董伟李全郑敬贵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体系域东营组辽中凹陷
萨北开发区葡—油组曲流河道砂体建筑结构与剩余油分布
统计表明,有20-35%的可动剩余油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被隔挡在地下,它们受复杂的砂体内部建筑结构的控制分布于砂体的某一部位,如何认清砂体的建筑结构对非均质性的影响是开发这部分剩余油的关键,因此对于密集井网控制下的开发区砂...
李全
关键词:剩余油分布
文献传递
利用上超点法重建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渐新世湖平面变化被引量:6
2011年
标准层序是指同时包含高位体系域HST、湖侵体系域TST、下降体系域FSST和低位体系域LST的三级层序。通过对标准三级层序各类体系域中上超特征的分析,将一个标准层序的上超点分为5大类,即LST上超点、TST上超点、早期HST上超点、晚期HST上超点和FSST上超点,提出了通过统计层序内各类上超点来反演湖平面变化史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结合渤海湾盆地辽中凹陷渐新统地层剖面特征,在划分三级层序的基础上,统计上超点并绘制岸线迁移和湖平面升降幅度曲线,并将渐新世划分为4个湖平面升降旋回,对比钻遇沉积物的纵向变化特征,认为湖平变化曲线可信度很高,同时也证实了上超点方法反演湖平面变化在陆相古湖泊学研究中的可行性。
吴伟林畅松刘景彦赖维成李全吕家康
关键词:湖平面变化渐新世辽中凹陷
辽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充填演化及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作用
辽中凹陷位于辽东湾坳陷的中部,古近系沉积地层巨厚,是该区主力勘探层位。近年来,随着勘探越来越成熟,大量的构造圈闭基本落实,油气的勘探方向逐渐向隐蔽油气藏勘探转移。但是,大量的钻井表明,单一的地球物理特征不能有效的区分富砂...
李全
关键词:高精度层序地层同沉积断裂古近系辽中凹陷
文献传递
辽河东部凹陷红星地区古近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综合大量的钻测井资料和岩心观察,在红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和东营组三段建立了储层规模的高精度层序格架,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19个四级层序和一系列五级层序;测井曲线和岩心观察相结合进行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三角洲、决口扇、分流间湾等微相类型;主要储层砂体发育的四级层序沉积体系平面编图表明,不同沉积相或微相无疑是造成砂体形态、分布及储集性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沙一段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或分流河道相储层为主,粒度粗,单一砂层厚度大;而东三段以河流或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为主,粒度较细,单一砂层较薄。平面上,从北东向南或南西方向显示出从分流河道砂体向三角洲前缘远端坝砂体过渡的变化趋势。沉积相的分布格局控制着砂体类型和分布。
刘景彦曲爱英刘元贵蔡文杰李全李涣浦
关键词:高精度层序地层古近系东部凹陷
地震沉积学方法在确定沉积相边界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9
2010年
通过应用测井曲线和地震资料识别的不整合界面、最大水退界面和最大水进界面,将古近系双阳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SQⅠ包括双阳组一段和二段,分为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SQⅡ包括了双阳组三段地层,分为低位体系域和湖进体系域。在层序格架内,利用地震沉积学理论和方法,利用等时细分地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高位体系域中识别出强制性水退期沉积、各时期沉积体系的发育过程和沉积体系边界,在此基础上预测出双阳组比较有利的4套储盖组合。
李全林畅松吴伟袁华娟
关键词:层序地层地震属性储盖组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