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丰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美国中华医学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9
- 2007年
- 目的明确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在国内的分布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国内8个地区88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用PCR—RFLP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析不同基因(亚)型与病情间的相关性。结果乙肝病毒B(20.77%)和C(78.22%)基因型为最常见,仅1例为D基因型;所有B基因型均为Ba亚型,C基因型中仅发现C2和C1亚型。北方地区患者多感染C基因型(83.62%)/C2亚型(90.32%)。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患者(P〈0.000)。不同年龄段B基因型和C基因型比较发现,感染B基因型的患者在30岁以下、30~50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中所占比例逐渐下降,感染C基因型的患者比例呈现相反趋势(P=0.000)。C1和C2亚型患者的年龄相近。各基因型在肝硬化、慢乙肝和无症状携带者中的分布无差别。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低于C型患者(P〈0.05)。结论北方地区以C基因型和C2亚型为主。B基因型患者的年龄明显小于C基因型。B和C基因型(C1和C2亚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病毒量之间无差别。B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评分明显小于C型患者。
- 赵鸿李俊李兴丰斯崇文于敏公维波于岩岩王贵强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基因亚型
- 干扰素治疗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荟萃分析
- 目的:对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文献来源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 KI)检索从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间国内发表的文献。文献的选择共有19篇临床对照研究的文献, 共有18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
- 李兴丰李雪迎姚晨王贵强
- 文献传递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布及与临床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和亚型分布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2006年1月至4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集的108份HBV感染者的血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型,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患者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主要以C基因型为主,占93.5%,B基因型占6.5%;B基因型中均为Ba型,C基因型中C2亚型为主,占C基因型的88.1%。不同性别感染基因型和C1、C2亚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肝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比较提示C基因型患者的肝脏炎症较B基因型患者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基因型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B基因型患者。C基因型患者血清HBV-DNA略高于B基因型,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1、C2亚型间在肝功能、HBeAg阳性率和血清HBV-DNA载量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的HBV主要以C基因型(C2亚型)为主。C基因型的患者血清HBeAg阳性率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患者与B基因型相比肝脏炎症程度、HBV-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1和C2亚型患者的临床特点相似。
- 孔洪彬李友生李兴丰赵鸿
- 关键词:基因型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的临床特点和分布
- 目的:明确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和亚型在我国的分布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自全国 88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和临床资料,用PCR-RFP方法鉴定病毒基因型和亚型,分析不同基因(亚)型与病情间的相关性。结果:...
- 赵鸿李俊李兴丰斯崇文于敏公维波于岩岩王贵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