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巧玲
作品数:
4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西南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刘夕媛
西南大学文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文学
主题
2篇
小说
1篇
叙事
1篇
叙事艺术
1篇
演进
1篇
志怪
1篇
志怪小说
1篇
诗歌
1篇
魏晋
1篇
魏晋南北朝
1篇
文化
1篇
文化传统
1篇
小说叙事
1篇
小说叙事艺术
1篇
梦小说
1篇
南北朝
1篇
家族
1篇
古小说
1篇
悲剧
1篇
悲剧意识
1篇
北朝
机构
3篇
西南大学
作者
3篇
李巧玲
1篇
刘夕媛
传媒
1篇
科教文汇
1篇
和田师范专科...
年份
1篇
2008
2篇
200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论刘希夷诗歌的悲剧意识
被引量:2
2007年
刘希夷是初唐时期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词旨悲苦,充满悲慨之音,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意识。本文从三个层面:深沉的孤独意识,生命的悲剧意识;宇宙时空意识来阐述其诗歌中的悲剧意识。诗人在深沉的悲剧意识中表达了对生命对生存的焦虑和渴望,在探索中走向了生命的永恒。
李巧玲
关键词:
诗歌
悲剧意识
范阳祖氏家族的文化传统及其古小说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如雨后春笋,形成了一片繁荣景象。其中范阳祖氏家族以其特殊的天文历算家身份也加入到了古小说的创作队伍中。祖台之的《志怪》和祖冲之的《述异记》也就具有了不同于同时代作品的特征。 本文共分三章来...
李巧玲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文献传递
从简短记录到幻设为文看小说叙事艺术的演进——以古代涉梦小说为例
2007年
中国的传统叙事以真实简约为宗,古代杂俎类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是表现为对只言片语的简短记录,往往仅意于传述而无意于创作。然而细节化叙述以及与之相应的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的出现又无疑是人类智慧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话语系统从不具备文类意义的"残丛小语"到幻设成篇的文学样式,也正体现了这一发展的轨迹。
刘夕媛
李巧玲
关键词:
叙事艺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