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5
-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内障并青光眼联合手术中虹膜周边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并青光眼联合手术中虹膜周边切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分析该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80例(80眼)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虹膜周边切除术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未进行虹膜周边切除术)40例和观察组(联合手术中的虹膜周边切除术组)40例。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术前,术后眼压下降,前房加深,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和前房渗出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并青光眼联合手术中的虹膜周边切除术和单纯白内障并青光眼联合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均可以明显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增加前房深度,是否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
- 李志辉黄家丽刘巧萍董宝莹汤学付罗春云
-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虹膜周边切除术
- 纤维蛋白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的临床研究
- 2016年
- 目的观察纤维蛋白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年龄、病程等重要非试验因素,按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分配原则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板栗刺导致的角膜深层异物患者60例(60眼)随机分为机械剔除组和纤维蛋白胶组(各30例30眼)。机械剔除组行裂隙灯下异物摘除术,纤维蛋白胶组于角膜表面注入纤维蛋白黏合胶。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眼表指数、基础泪液分泌量、测量泪河高度和泪液蛋白含量变化,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眼表愈合情况。结果机械剔除组患者异物取出时间(12±4)min,显著高于纤维蛋白胶组的(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6,P<0.05)。机械剔除组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14±2)d,长于纤维蛋白胶组的(5±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63,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眼表指数、泪河高度及基础泪液分泌量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思(均为P<0.05);术后1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机械剔除组角膜上皮仍未愈合,角膜基质水肿明显,刺伤区角膜反光明显,而纤维蛋白胶组角膜上皮已完全愈合,角膜基质水肿消退,刺伤区角膜反光接近正常角膜区域。结论纤维蛋白胶治疗角膜板栗刺伤能减少手术时间,减轻角膜水肿,有益于角膜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杜娟姜楠邵毅李志辉赵奋图
-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角膜异物超声生物显微镜
- 超声乳化白内障并吸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52例(58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入院后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6.50±6.20)个月。结果53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随访眼压(14.26±3.20)mmHg,比术前用药后眼压(19.56±3.36)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78±0.36)mm,增加到术后(2.83±0.28)mm,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冯运红李志辉汤学付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羊膜提取液治疗兔干眼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羊膜提取液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兔干眼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新西兰大白兔26只(26眼,均为右眼),使用0.2%的苯扎氯铵制作兔干眼症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13眼)使用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滴眼,实验组(B组,13眼)使用1%羊膜提取液(amniotic extraction)滴眼,4次/d。另选取2只兔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8wk行Schirmer I试验(SchirmerⅠtest,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泪液总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乳铁蛋白、溶菌酶含量检测,并进行结膜印迹细胞检查。结果: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点间SⅠt、FL、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Ⅰt、FL、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wk后,B组SⅠt、FL、溶菌酶活性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8wk后,A组SⅠt、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各时间点SⅠt、FL、溶菌酶活性及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内不同时间点,泪液中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淀粉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B两组泪液中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淀粉酶的活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wk后两组泪液中总蛋白量、乳铁蛋白、淀粉酶的活性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提取液能有效治疗兔干眼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杜娟李志辉赵奋图邵毅姜楠汤学付冯敏婷
- 关键词:干眼
- 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索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球内异物患者年龄、异物性质、伤口修复(包括球内异物取出)时间、病原学、治疗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①球内异物患者年龄、异物性质与是否发生化脓性眼内炎无关,修复距离受伤时间超过24 h者发生化脓性眼内炎的危险增加3倍多(19%对比4%)。②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的11例患者,7例(64%)病原学检查发现病原体,其中感染革兰阳性球菌4例,革兰阴性杆菌3例。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相比,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眼视力恢复较差。经玻璃体腔注药(2例),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术(9例),所有患者化脓性眼内炎得到控制,视力提高7例(64%),无变化1例(9%),下降3例(27%)。结论:球内异物患者修复距受伤时间超过24 h发生眼内炎的机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种类可影响球内异物合并化脓性眼内炎患者的视力预后。早期玻璃体腔注药、及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控制化脓性眼内炎,挽救患者视力。
- 汤学付汪振芳李志辉段勇波
- 关键词:球内异物化脓性眼内炎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价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早期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的视力预后。方法 6例SJS患者,起病时均有假膜性结膜炎、结膜和(或)角膜上皮缺损。发病5d内用甲基强的松龙1g/d静脉滴注,连用3~4d,局部用典必舒眼水、眼膏点眼至少1周,观察视力、角结膜及眼睑情况,随访1年。结果经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皮肤病变迅速得到改善,眼部炎症开始1~7d继续加重,但角结膜上皮1个月内完全再生。慢性期所有眼的角膜透明,无伏格特栅栏(POV)破坏,表明角膜上皮干细胞完好无损,最佳矫正视力均超过1.0,3眼有轻度浅层点状角膜病变,除1眼穹窿变浅外无瘢痕化情况。未出现激素所致的不良反应。结论 SJS急性期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以保护角膜上皮干细胞,防止角结膜的瘢痕化,从而改善SJS患者的视力预后。
- 汤学付李志辉杜娟
- 关键词:STEVENS-JOHNSON综合征角膜上皮干细胞
- 白内障继发青光眼高眼压下超声乳化手术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特点及效果。方法药物治疗3~7d后眼压未能控制的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6例(26只眼),局麻下先行玻璃体腔穿刺抽液降低眼压,然后实行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前房角开放范围。结果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好于术前(χ2=48.148,P〈0.001);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t=14.2629,P〈0.001);前房深度加深,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744,P〈0.001)。所有患者原狭窄的前房角增宽,关闭的前房角部分开放。结论膨胀期白内障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 李志辉罗春云杜娟汤学付段勇波刘巧萍黄家丽董宝莹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青光眼
- 外伤性暂时性近视的临床特征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近视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6例(32眼)外伤性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小瞳检影验光、散瞳检影验光、矫正视力和视力恢复时间。【结果】小瞳检影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均存在近视性屈光改变,其中93.8%的外伤眼表现为轻、中度近视。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后验光发现所有外伤眼的近视度数均显著减轻甚至消失。经合适的凹透镜矫正后所有外伤眼视力均可达1.0。且大多数可在4周内恢复至伤前视力。【结论】外伤性近视大多数表现为轻、中度近视,经治疗后一般在4周内可以恢复,且预后良好。
- 冯运红李志辉赵亚玉
- 关键词:近视
- 乒乓球运动疗法在儿童近视性弱视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用乒乓球运动疗法对儿童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6例164眼6-9岁近视性弱视患儿(包括单纯近视、单性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引起的弱视),男46例,女40例,平均年龄7.04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病例数为43例,两组病例均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复查佩戴校正眼镜,同时行传统遮盖,红闪治疗以及精细目力训练,3-6月复查一次,根据比例调整遮盖比例和戴镜度数。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坚持放学后进行乒乓球训练1h/次,每周四次。观察期2年,并分为轻中重度弱视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轻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61.5%,试验组基本痊愈率92%,中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39.1%,试验组基本痊愈率72%,两组之间疗效均有显著差异性.而重度弱视组中对照组基本痊愈率0%,试验组基本痊愈率22.2%,P>0.05,疗效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近视性弱视儿童患者(轻中度患者)的传统治疗上辅助乒乓球运动训练,既可以防治近视加深,又是一次有效的目力训练过程,疗效安全可靠。儿童患者易于接受,有效降低治疗成本,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对重度近视性弱视患者的治疗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赵萌姗李志辉赵奋图汤学付
- 关键词:近视性弱视儿童
- 鼻疖致双眼眶蜂窝织炎1例
- 2007年
- 汤学付吴新一李志辉
- 关键词:眼眶蜂窝织炎双眼球突出鼻疖眼睑红肿球结膜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