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对过度教育的“另类”思考——从教育质量的视角审视过度教育
- 2013年
- 1976年,美国教育学家查理德·弗里曼出版了对过度教育研究有重要影响的著作——《过度教育的美国人》.在书中,他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归结为教育过度.自此,过度教育的观念被引入到教育经济学的专业领域.自1976年至今,对过度教育的研究已经30多年,虽然国内外学界对过度教育概念的界定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宏观上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相对于国民经济对入力的需要而言出现了过度;微观上是指个人所拥有的教育和技能超过了工作的所需.
- 李慧彭勃
- 关键词:过度教育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质量高校扩招
- 教育过程复杂性及对技术变革教育的制约被引量:7
- 2014年
- 复杂过程系统具有初始条件敏感、过程开放、目标多元三个基本特性。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系统,因为它实际上正是一个初始条件敏感,与环境有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流的,目标多元的开放系统。初始条件的多样与变异是构成教育过程复杂性的基本条件,过程中不确定变量的扰动导致教育过程的不断震荡,目标的多元与游离牵引着教育过程走向难以预测。这三者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技术难以对教育过程给予预设的控制,也很难通过精确分析来设计和开发解决教育问题的通用方案,因而制约着技术化方式解决教育问题的可能与成效。不能过分夸大技术对教育变革的作用,运用技术变革教育需要依赖对教育过程复杂性的正确认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应是提出、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制定解决教育问题策略方案的基本依据之一。利用技术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以及柔性教育方案乃是技术变革教育的可能途径。
- 李怀龙李慧裴新宁
- 关键词:教育过程
- 基于变构学习理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 2015年
- 变构学习模型是一个关于学习复杂性的解释模型,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概念系统的转换,强调学习者主体概念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现有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模型多在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主要强调输入、交互和输出三个方面。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融入变构学习理论将弥补已有学习模型在学习者主体概念和学习环境设计两方面的缺陷。创设学习者知识再运用情景,充分运用概念体,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 李慧
-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
- 自然主义教育视域下的教育减负
- 2015年
- 教育减负是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关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所具有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符合教育本质的两大特点为教育减负的实施提供了依据。我们需要回归教育本质,遵循学生的天性发展,从改革评价制度、优化教学过程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方面推进教育减负的实施,以有效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自由全面的发展。
- 李慧
- 关键词:自然主义教育教育减负天性
- MTP项目对幼儿教师师幼互动能力的影响及发展路径
- 2022年
- 学前教育质量的过程性变量比结构性变量影响更为深远,师幼互动作为过程性变量中主要的核心因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MTP(My teaching partner)是基于CLASS理论开发的教师培训项目,项目共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课程学习、视频资源库、一对一网络指导。MTP项目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在知识建构、语言交流、合作反思、主动学习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促进作用。拓展MTP项目发展的新路径要从教师、社会、经济及培训机制四个方面共同努力。
- 李慧
- 关键词:师幼互动MTP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