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梅 作品数:20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在中晚期肺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根据影像资料提示的肿瘤大小和方位选用不同大小及数目的氩氦刀靶向刺入不适合手术切除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瘤体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结果①治疗后CT值较术前下降超过30Hu者占66.0%。②复查CT示,术后1周肿瘤体积均增大,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2.0%、76.0%、82.0%和78.0%。③经治疗后1周及1、3、6、12个月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38.69%、62.77%、81.75%、91.97%和88.32%,与术前比较,除1周外其余各时期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均P<0.01)。④经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法可行,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陈书昌 陈建民 陈晔 李杏梅 洪安民关键词:氩氦刀 经皮肺穿刺 冷冻消融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治疗NSCLC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探讨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联合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根据肿瘤大小、方位选用不同直径及数目的氩氦刀靶向对NSCLC患者进行治疗,并与氩氦刀+化疗+放疗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CT值较术前下降超过30 Hu 23例,占67.65%。术后1周、1、3、6、12个月经复查CT示,术后1周肿瘤体积增大34例,占100%,两组患者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70%、57.1%;80%、71.4%;85%、78.5%;85%、64.3%。两组病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KPS评分提高20分者A、B两组分别为20%、64.28%。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联合放、化疗比单纯氩氦刀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好,但副作用明显增加。 陈书昌 冯笑山 陈建民 陈晔 高社干 王公平 李杏梅 洪安民关键词:氩氦刀 经皮肺穿刺 冷冻消融 化疗 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已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经皮肺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术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在CT引导下,根据影像资料提示的肿瘤大小,方位选用不同大小及数目的氩氦刀靶向刺入不能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瘤体内进行同步冷冻消融,并根据随机的原则将50例非小细胞肺癌分为A组(单纯氩氦刀组)14例,B组(氩氦刀+化疗组)16例,C组(氩氦刀+化疗+放疗组)20例进行治疗。结果经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后,CT值较术前下降超过30HU占66.0%。术后1周、1、3、6及12个月经复查CT示,术后1周肿瘤体积增大占100%(50/50),1、3、6及12个月有效率(RR=CR+PR)分别为57.1%、56.3%和70%;71.4%、75%、80%;78.5%、81.3%、85%;64.3%、81.3%和85%。3组病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40%、57.14%、71.42%、88.57%和71.79%;B组:-40.91%、59.09%、77.27%、92.68%和88.64%;C组-36.21%、68.97%、84.48%、94.82%和89.66%。3组病人经不同方案治疗后KPS评分提高20分者A、B、C3组分别为:64.28%、25.5%和20%。结论经皮穿刺氩氦刀靶向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方法可行,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有效方法。结合放、化疗可进一步提高有效率。 陈书昌 冯笑山 陈建民 陈晔 刘花转 李杏梅 洪安民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经皮肺穿刺 放疗 经皮氩氦刀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31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 评价B超引导经皮氩氦刀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CRYO—HIT^TM氩氦刀低温冷冻治疗系统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31例共55个病灶。随访观察病灶影像形态表现、血清CEA变化和患者生存率。结果 氩氦刀治疗后反应期2-5 d,包括局部疼痛不适、发热、ALT升高等;小肿瘤(〈3.0 cm)完全坏死率达92.9%(26/28),3.1-5.0 cm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73.3%(11/15),病灶〉5 cm者均未完全坏死;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1%、77.5%和54.8%。结论 氩氦刀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种微创疗法,对较小病灶疗效显著。 陈晔 陈建民 李杏梅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氩氦刀 超声引导下氩氦刀超低温冷冻治疗肝脏肿瘤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超低温冷冻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氩氦刀超低温冷冻治疗的肝癌病人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的治疗病人通过 B 超□核磁共振□CT 的检测比较分析,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病人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其中 CR8... 陈建民 陈书昌 陈晔 陈梅 李杏梅关键词:氩氦刀 肝脏肿瘤 文献传递 氩氦刀治疗肝肺恶性肿瘤中不同引导方式的影像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B超和CT两种引导方式在氩氦刀治疗肝肺恶性肿瘤中影像学的表现及价值。方法氩氦刀治疗恶性肿瘤患者35例,应用B超引导19例,应用CT引导16例,观察不同方式下的术中影像学表现及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结果B超引导下,术中5~10s后显示弧形强回声的冰球边缘,中心低回声区,后方伴声影,随着冷冻时间延长,强回声的边缘扩大,复温后强回声消失。CT引导冷冻完毕扫描显示以靶点为中心的低密度区。B超引导下,冷冻时发现出血4例,刺破胆管胆汁漏1例;CT引导下,冷冻完毕扫描发现气胸4例。结论两种引导方式都能清晰地显示消融靶区。选择哪种方式要考虑治疗的组织器官,便于发现术中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赵勇洁 史秋生 李杏梅关键词:恶性肿瘤 氩氦刀 影像学 并发症 多电极射频治疗肝肿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史秋生 孙君军 陈志平 孙聚葆 丁锵 冯笑山 李杏梅 陈梅 1、所属学科技术领域:233医疗卫生;2、主要内容:(1)实验研究:用新鲜的市售牛肝、牛肾做靶器官,将射频治疗装置、超声仪器和靶器官相连,射频电极分深浅两组,用不同的参数进行实验。超声、肉眼、CT、MRI、组织病理学观察...关键词:关键词:肝肿瘤 多电极射频治疗 化疗 氩氦刀冷冻治疗兔VX2肝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治疗兔VX2肝脏肿瘤的疗效。方法兔VX2肝肿瘤模型兔30只随机分为A、B和C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假手术、手术切除和氩氦冷冻,干预后第14、28天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观察3组CT动态表现,并比较3组肝内转移有无差异。结果术后14天C组表现为消融区低密度、无强化,消融区边缘呈环形强化。术后28天,两组消融区平扫均表现为低密度区;强化扫描时,部分边缘未见强化,部分边缘强化环较前扩大,病理提示强化部分有残瘤形成。治疗后35天,病理证实B、C两组肿瘤原位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肝内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治疗能够杀灭肿瘤细胞,不会增加肿瘤的转移概率,CT可作为评价肝癌冷冻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 席占国 李珂 李杏梅 陈晔 陈梅关键词:冷冻治疗 VX2 肝肿瘤 原发性小肝癌氩氦刀与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氩氦刀和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治疗原发性小细胞肝癌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67例小细胞肝癌进行了氩氦刀和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其中氩氦刀组21例共37个病灶,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组46例共59个病灶。比较患者氩氦刀及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1、2、3年生存率和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氩氦刀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6.4%和62.8%;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组病患者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0%、60.0%、47.8%;氩氦刀组患者平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组。结论对于小细胞肝癌,氩氦刀疗效优于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对于位于肝包膜下的小细胞肝癌,以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为宜;经皮穿刺无水酒精注射费用低廉,患者依从性较好。 陈晔 陈建民 李杏梅关键词:肝细胞癌 氩氦刀 疗效 肾血流对射频消融效果影响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肾脏血流对射频消融效果的影响。方法6只狗采用手术暴露两侧肾脏,对上、下极进行多电极射频消融,消融前随机对每只狗行一侧肾脏肾蒂阻断(实验组),另一侧不阻断(对照组)。在相似的位置插入电极针。消融前、中、后行B超监测,并观察B超在肾脏消融中的作用及射频消融的并发症。然后取肾脏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测量消融灶的大小进行对比。结果未阻断肾蒂组损毁灶呈尖端指向髓质的楔形,阻断肾蒂组近似球形,但损毁灶的组织学改变相同。实验组和对照组冠状面,矢状面最大径和深度分别为(3.70±0.26)cm和(2.10±0.18)cm、(3.70±0.22)cm和(2.60±0.54)cm、(3.50±0.21)cm和(2.20±0.48)cm,P<0.001。时实超声消融灶表现为不规则的强回声,影像周围不规则。并发症有肉眼血尿,小的包膜下血肿。结论射频消融对肾脏能造成快速、完全凝固性坏死损害;肾脏血流明显影响消融灶范围和形态;肾脏消融是安全的;超声对评估消融灶大小价值不大,但可以引导电极针准确定位在治疗区。 张建国 史秋生 孙聚葆 周四维 李杏梅 邢鲁奇关键词:射频消融 肾脏 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