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烨

作品数:21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癌
  • 5篇细胞
  • 4篇前列腺
  • 4篇膀胱
  • 4篇表达及意义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增生
  • 3篇前列腺增生
  • 3篇肿瘤
  • 3篇细胞株
  • 3篇良性前列腺增...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蛋白
  • 2篇低氧
  • 2篇低氧诱导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 2篇低氧诱导因子...

机构

  • 21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甘肃省康复中...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甘肃省妇幼保...
  • 1篇环县人民医院
  • 1篇宕昌县人民医...
  • 1篇攀枝花市第二...
  • 1篇天水市中医医...

作者

  • 21篇李烨
  • 13篇段建敏
  • 8篇包军胜
  • 8篇杨宁强
  • 6篇卢建中
  • 4篇赵永录
  • 4篇侯子珍
  • 4篇石玮
  • 3篇罗海红
  • 3篇岳中瑾
  • 3篇王培龙
  • 3篇尚攀峰
  • 2篇巩进伟
  • 2篇史庭凯
  • 2篇米军
  • 2篇葛华
  • 2篇马宝良
  • 2篇贾其磊
  • 2篇秦大山
  • 2篇李少君

传媒

  • 4篇中华泌尿外科...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甘肃医药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良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研究24例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1例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及11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中VEGF阴性或可疑阳性表达,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VEGF呈阴性至弱阳性强度表达,在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中,二者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VEGF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表达有差异,可以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之一。
李烨秦大山段建敏敬思有史庭凯卢建中马宝良
关键词:肾上腺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zrin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rin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癌组织Ezrin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癌旁组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均<0.05);Ezr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学分期无相关性(P>0.05)。提示Ezrin蛋白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但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无关。
刘渊段建敏李烨陈卫平李晓鸣尹卫宏
关键词:膀胱肿瘤EZRIN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坦洛辛治疗不同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疾病,增生的腺体组织压迫膀胱颈及后尿道导致膀胱出口梗阻,引起下尿路梗阻症状(LUTS),临床表现为尿频、夜尿次数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潴留,严重影响着中老年男性的健康。我们采用坦洛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8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葛华尚攀峰杨瑞芳杨宁强李烨侯子珍包军胜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进行性排尿困难中老年男性体积膀胱出口梗阻
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46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2004至2008年,我们对46例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后行乙状结肠直肠膀胱(Mainz pouch Ⅱ)尿流改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康永明段建敏李烨
关键词: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膀胱全切尿流改道癌患者
低氧诱导因子-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R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6例RCC组织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IF-2α和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与肾细胞癌的相关性。结果 HIF-2α、VEGF在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肾细胞癌组织中表达较强。HIF-2α与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VEGF与肿瘤组织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HIF-2α和VEGF与肾细胞癌的生长密切相关,HIF-2α和VEGF的研究可能成为治疗肾细胞癌患者潜在的生物靶位。
巩进伟段建敏卢建中王培龙赵永录李烨杨宁强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肾细胞癌
前列腺段尿道提拉术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评价前列腺段尿道提拉术(prostatic urethral lift,PUL)在治疗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和性功能改善方面的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ScienceDirect数据库关于PUL治疗由BPH引起的LUTS和性功能改善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依据Cochrane操作员手册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数据及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2版本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系统纳入1篇随机对照实验,5篇非随机对照实验,共290例患者。评估了PUL术后12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降低10.63(95%CI:-11.66^-9.60),最大尿流率(Qmax)升高3.43(95%CI:2.71~4.14),男性性健康问卷-射精功能障碍(MSHQ-EjD)升高0.93(95%CI:0.22~1.65),男性性健康问卷-困扰评分(MSHQ-Bother)降低0.68(95%CI:-1.03^-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UL是一种治疗BPH的微创手术,在缓解下尿路症状、改善男性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李少君段建敏刘亮华李烨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男性性功能
盐酸坦索罗辛治疗不同体积BPH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价盐酸坦索罗辛治疗不同体积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BPH患者68例,其中Ⅰ组36例,体积<50 ml;Ⅱ组32例,体积≥50 ml,均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 mg,口服,每天1次,服用3个月。回顾性分析服用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PVR)及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IPSS、QOL、Qmax均有所改善,减少了PVR,Ⅰ组优于Ⅱ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血压、前列腺体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10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其中头晕、头痛3例,恶心、呕吐2例,乏力1例,均于服药3天后症状消失;逆行射精4例,未发现过敏反应及体位性低血压。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明显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对前列腺体积小于50 ml者效果更明显。
葛华尚攀峰杨瑞芳杨宁强李烨侯子珍包军胜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坦索罗辛下尿路症状
动静脉内瘘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包军胜吴恭瑾马举斌徐有全侯子珍万廷信贾其磊李烨尚攀峰岳中瑾
该课题分别应用标准动静脉内瘘术方式及该课题独创的中小静脉三步扩张法在鼻烟窝、腕部、肘部及上臂自体血管动静脉端端、端侧吻合方式建立人工动静脉内瘘。通过对680例尿毒症患者行标准低位、46例行高位自体血管动静脉端端、端侧吻合...
关键词: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
腹股沟异位肾上腺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提高对腹股沟异位肾上腺组织的认识和诊治能力。方法:报告5例异位肾上腺组织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5例精索增生组织手术切除后,病理报告为肾上腺皮质组织。术后患者均恢复顺利,无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异常表现。结论:腹股沟异位肾上腺组织较为少见,常于手术中偶然发现。由于异位肾上腺组织有发生增生或肿瘤的可能性,故一旦发现,术中一并切除,但术中常规探查是不必要的。
李烨罗海红段建敏包军胜石玮
关键词:腹股沟
MicroRNA-126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株786-O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MicroRNA-126(miRNA-126)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株786-O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通过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30例ccRCC及癌旁正常肾组织中miRNA-126-5p的表达情况。运用RT-qPCR的方法检测肾癌细胞株786-O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中miRNA-126-5p的表达;用Lipofectamine RNAiMAX将hsa-miRNA-126-5p转染786-O细胞株,用MTT、Transwell侵袭实验、Annexin V/PI双染法观察转染后细胞在增殖、侵袭力和凋亡方面的变化。结果:miRNA-126-5p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在不同病理分级的样本中,miRNA-126-5p在高分化组中表达量为36.63±5.38,中、低分化组为19.96±7.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临床分期的样本中,Ⅰ期miRNA-126-5p表达量为37.05±6.38,Ⅱ~Ⅲ期的表达量为24.03±6.15,不同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86-O细胞株转染后,检测miRNA-126-5p在实验组细胞的表达为42.86±7.01,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27.46±8.43(P<0.05)。MTT法检测786-O转染后48h增殖情况,实验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为80.82±0.47,阴性对照组98.8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实验组miRNA-126-5p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33.89±2.80)vs.(53.67±2.23),P<0.05]。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22.56±1.13)vs.(7.20±0.26),P<0.05]。结论:miRNA-126-5p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其表达与肿瘤分级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hsa-miRNA-126-5p转染细胞株786-O后,miRNA-126-5p的表达明显上调,并能够使786-O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侵袭力降低,凋亡率增加。
李少君段建敏段建敏李烨刘亮华庞捷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细胞侵袭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