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然

李然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腺瘤
  • 3篇垂体
  • 2篇蝶窦
  • 2篇入路
  • 2篇微腺瘤
  • 2篇激素
  • 1篇蝶窦手术
  • 1篇硬脊膜
  • 1篇硬脊膜外
  • 1篇预后
  • 1篇占位
  • 1篇诊治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导航辅助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长激素腺瘤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皮质激素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雷霆
  • 5篇李然
  • 4篇徐钰
  • 4篇陈娟
  • 2篇陈曦
  • 2篇李家庆
  • 2篇孙炜
  • 2篇胡航
  • 2篇吴世强
  • 1篇陈旭
  • 1篇李朝曦
  • 1篇舒凯
  • 1篇万学焱
  • 1篇叶飞
  • 1篇淦超
  • 1篇谢蕊繁
  • 1篇李晓鹏
  • 1篇蒋伟
  • 1篇雷琢玮
  • 1篇赵旻

传媒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垂体泌乳素微腺瘤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补充治疗的探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泌乳素微腺瘤技术与围手术期激素变化的相关性及补充治疗的必要性,及基于假性包膜术式对病人垂体功能保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将75例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病人随机分组,对照组(n=25):术前及术后均不使用激素;术前激素组(n=25):术前常规使用激素,术后不使用;围手术期激素组(n=25):术前及术后常规使用激素。所有病人行导航(或)内镜辅助经蝶窦显微切除术,术后随访及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镜下肿瘤全切率100%,治愈率达94.67%。组间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8AM血清皮质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未见垂体功能低下。结论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经蝶窦基于假性包膜外显微切除疗效显著,手术并发症少,对正常垂体功能干扰小,围手术期是否常规激素补充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李然吴世强陈曦胡航徐钰李家庆赵旻陈娟雷霆
关键词:泌乳素瘤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
人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PKCδ、ERK1/2、gsp癌基因的表达关联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人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组织中蛋白激酶Cδ亚型(PKCδ)、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Gs蛋白2亚基因点突变(gsp癌基因)的个体表达的关联性。方法收集54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PKCδ、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通过PCR法检测gsp突变情况。结果 54例标本中,gsp癌基因(+)11例,gsp癌基因(-)43例;PKCδ表达阳性率为50%,ERK1/2表达阳性率为51.9%。11例gsp癌基因(+)标本PKCδ表达阳性率(45.5%)与gsp癌基因(-)标本表达阳性率(51.2%)无统计学差异(P>0.05);gsp癌基因(+)标本ERK1/2表达阳性率(36.4%)与gsp癌基因(-)标本表达阳性率(55.8%)无统计学差异(P>0.05);PKCδ(+)标本ERK1/2表达阳性率(74.1%)明显高于PKCδ(-)标本表达阳性率(29.6%,P<0.05)。结论人脑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内PKCδ与ERK1/2的表达呈正相关,而PKCδ及ERK1/2的表达与gsp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陈曦陈娟谢蕊繁徐钰胡航李然叶飞雷霆
关键词:垂体生长激素腺瘤PKCΔERK1/2
神经导航辅助经鼻蝶鞍区病变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总结神经导航在经鼻蝶鞍区病变显微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神经导航辅助下完成的经鼻蝶鞍区病变显微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垂体腺瘤5 5例;Rathke束肿3例;脊索瘤1例;不典型表现肿瘤1例,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个月随访鞍区增强MRI证实肿瘤全切49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6例,少量切除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泌乳素垂体腺瘤1 4例,生长激素垂体腺瘤5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3 6例,垂体Rathke囊肿3例,鞍区血管外皮瘤1例,脊索瘤1例。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术后激素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症8例,顽固性水、电解质紊乱1例,脑脊液鼻漏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在经鼻蝶鞍区病变显微手术中,神经导航的使用漂移较少,手术方向和病灶定位相对更加准确,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局部结构的破坏和对海绵窦、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明显改善了手术效果,此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经鼻蝶手术的适应证,是一种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手术辅助技术。
孙炜吴世强雷琢玮陈娟徐钰李然雷霆
关键词:神经导航经鼻蝶入路鞍区病变显微手术
椎管硬脊膜外占位并急性截瘫的诊治:14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并急性截瘫在整个椎管占位病变的比例并不高,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3月共有526例椎管病变患者开展外科治疗,其中14例为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并急性截瘫,约占2.66%.硬脊膜外占位性病变出现急性截瘫后大多进展快,临床症状突出,对患者危害极大,若延误治疗,神经功能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根据我们对14例硬脊膜外占位并急性截瘫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的回顾性分析,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手术时间选择与预后的关系.
程立冬舒凯陈旭蒋伟李然万学焱雷霆
关键词:预后
假性包膜在垂体催乳素微腺瘤经蝶窦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探讨假性包膜在垂体催乳素(PRL)微腺瘤经蝶窦显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的对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61例催乳素微腺瘤患者采用基于假性包膜为边界的包膜外切除法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随访收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0个月;术后3个月内月经恢复规律的患者59例(96%),泌乳症状完全消失33例(94%),术后半年内成功受孕15例;术后3个月血清PRL平均为0.42 nmol/L;术后近期治愈率为96%,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 基于假性包膜的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催乳素微腺瘤,近期疗效显著,手术并发症罕见.经蝶窦显微手术治疗是不能耐受药物治疗或药物短期治疗无效的催乳素微腺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陈娟淦超李朝曦孙炜李然李家庆李晓鹏徐钰雷霆
关键词:催乳素瘤显微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