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琪

作品数:2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语言文字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文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短篇小说
  • 4篇艺术
  • 4篇小说
  • 2篇短篇
  • 2篇叙事
  • 2篇语言
  • 2篇毛姆
  • 2篇毛姆短篇小说
  • 1篇地图构建
  • 1篇电站
  • 1篇电站设备
  • 1篇电子工程
  • 1篇心理刻画
  • 1篇性格
  • 1篇休斯
  • 1篇叙事者
  • 1篇驯马
  • 1篇巡检
  • 1篇巡检机器人
  • 1篇艺术风格

机构

  • 15篇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15篇李琪
  • 1篇王华

传媒

  • 3篇西安文理学院...
  • 2篇新丝路(下旬...
  • 1篇山海经(故事...
  • 1篇戏剧之家
  • 1篇电子乐园
  • 1篇科技信息
  • 1篇明日风尚
  • 1篇商情
  • 1篇致富时代(下...
  • 1篇时代文学(下...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英美文学写字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英美文学写字板,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顶端一侧设有放置槽,支撑座的四侧边均对称设有两个基座一,两个基座一之间通过衔接轴一连接,衔接轴一上设有支撑母管,支撑母管的内部均穿插有子管,支撑座的底端中间位置设有...
李琪
文献传递
浅析英诗《春》的艺术特色
2018年
英诗《春》是托马斯·纳什创作于1592年的一首赞美春天之歌,诗歌以精妙独到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本真的语言,纯朴真挚的情愫集成了永世传诵的经典之作。本文拟就托马斯·纳什的诗歌《春》进行赏析,探讨诗歌的创作艺术特色。
李琪
关键词:《春》语音通感
莫泊桑与毛姆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比较
2012年
莫泊桑和毛姆的短篇小说,同是以小视角切入,以小人物为主,分别展示了19世纪、20世纪的人间万象与社会现象。但两位短篇大师又显示出各自奇妙的创作风格。该文拟对《项链》与《万事通》两篇小说的情节设计进行比较研究。
李琪
关键词:莫泊桑毛姆情节设计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巡检异常状况报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巡检异常状况报警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巡检异常状况报警系统通过巡检机器人、通信模块和控制终端,构建变电站地图,然后为巡检机器人规划路径并导航对变电...
潘雨任毅豪李琪薛申寇博康
毛姆短篇小说创作艺术探微
2011年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涉及英国人在国内和海外的各种生活,题材新颖,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多变,具有冷峻、客观的特色,被誉为"英国莫泊桑"。他的艺术风格构思新颖,叙述冷静客观,人物心理刻画细腻。
李琪
关键词:毛姆创作艺术心理刻画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叙事艺术解读被引量:1
2008年
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海明威以他独树一帜的"海明威风格",创建了一种洗练、简捷的现代叙事文体,而且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对现代美国文学的发展有特殊的贡献。从叙事视角、对话、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叙事手法入手,对其短篇名篇《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从而向读者展示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艺术。
李琪
关键词: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
李清照与埃米莉·狄金森的爱情诗之比较
2011年
本文就中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一剪梅》和19世纪美国女诗人埃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如果你能在秋季来到》,进行对比分析,管窥两位女诗人写作风格的异同。
李琪
关键词:艺术风格
种族、民族自豪感的流淌——析兰斯顿·休斯《黑人谈河流》
2017年
本文以兰斯顿·休斯的代表《黑人的河》中四大河流的历史意蕴为线索,探究了作者在这一诗作中所流露的奔放又深沉的黑人种族、民族自豪感以及情感表达的艺术方式。
李琪
关键词:种族民族自豪感兰斯顿·休斯
论契科夫短篇小说《宝贝儿》的艺术表现特色
2016年
契科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宝贝儿》堪称其绝世精品之一.
李琪
生活语言的深刻解读——舍伍德·安德森及其短篇小说《我想要知道为什么》
2007年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伟大人物的优秀作品都是产生他们不得利的无偿写作,或为很少报酬而写的时候"。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一生对创作情有独钟,他以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揭示生活为追求,不论是穷是富,是喜是悲,都不放弃自己的追求,使自己的作品真实、感性,脱离了传统的模式,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伟大作品,似乎正好走上了叔本华指出的路径。
李琪
关键词:舍伍德斯泰因驯马生活语言叙事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