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纤溶酶联合透明质酸酶最佳组合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透明质酸酶诱导大鼠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纤溶酶和透明质酸酶联合应用的最佳浓度,为下一步进行药物玻璃体溶解术后白内障动物模型的药物剂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只,右眼均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A组实验眼玻璃体内注射纤溶酶0.15U+透明质酸酶5U,B组注射纤溶酶0.25U+透明质酸酶5U,C组注射纤溶酶0.50U+透明质酸酶5U,左眼玻璃体内均注射眼用平衡盐液10μL。注药前后常规行裂隙灯、直接眼底镜检查观察眼部一般情况,7d后处死动物并摘取眼球标本做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玻璃体视网膜内界膜和视网膜组织结构的情况。结果各组实验眼裂隙灯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眼内炎症反应。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各组实验眼均有不同程度PVD的发生,其中A组出现部分性PVD占5/6,完全性PVD占1/6;B组出现部分性PVD占1/3,完全性PVD占2/3;C组均出现完全性PVD,发生率为100%;对照眼均未见PVD发生。A、B、C3组实验眼出现完全性PVD的总发生率为61.1%(11/18),与3组对照眼(0/18)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C组实验眼出现完全性PVD的发生率为100%(6/6)与A组实验眼16.67%(1/6)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光学显微镜检查各组注射眼均未发现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结论玻璃体内联合注射0.50U纤溶酶和5U透明质酸酶诱导玻璃体液化和完全性PVD发生的效果最好,对眼内组织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 李琪韩静严宏
- 关键词:纤维蛋白溶解酶透明质酸酶玻璃体液化玻璃体后脱离
- 药物性玻璃体溶解术可加速高氧诱导晶状体的损伤
- 李琪严宏
- 关键词:高氧玻璃体后脱离
- 辅助性药物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玻璃体视网膜交界面的状态与许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玻璃体切割术前应用药物可使玻璃体液化或使许多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玻璃体内的纤维增生膜溶解,解除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内界膜之间的粘连,形成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不但有利于手术的进行而且有利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和视力的恢复。本文对目前药物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组织结构、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 李琪严宏
-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辅助药物玻璃体切割术
- 高氧诱导眼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高氧包括高压氧和高浓度氧,在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但是,长时间吸入的氧气浓度过高或压力过大可导致眼部组织损伤,其中晶状体混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近视是应用高氧治疗后较常见的眼部并发症。目前,高氧性眼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许多学者认为其发生与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反应、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就高氧对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眼内组织损伤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李琪严宏
- 关键词:高氧脂质过氧化晶状体视网膜
- α-晶状体蛋白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α-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是由αA-和α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α-晶状体蛋白具有很多特性,包括分子伴侣活性、自激酶活性、磷酸化丝氨酸残基-19、45、59模式及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蛋白酶前体-3的活化抗凋亡等,但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晶状体的结构和屈光性,此外,它还可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细胞膜结合促进RGCs的存活和轴突的再生,部分改善视功能。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下降可导致其他晶状体蛋白的凝聚和酶的失活,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就α-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 李琪严宏
- 关键词: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晶状体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眼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