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衍青

作品数:35 被引量:30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9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土壤
  • 11篇岩溶
  • 7篇沙地
  • 7篇石漠化
  • 7篇科尔沁沙地
  • 6篇水分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水分
  • 3篇地下河
  • 3篇植被
  • 3篇水土
  • 3篇洼地
  • 2篇地下水
  • 2篇地质
  • 2篇断陷
  • 2篇断陷盆地
  • 2篇岩溶区
  • 2篇岩溶生态
  • 2篇岩溶石漠化
  • 2篇有机质

机构

  • 31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广西大学
  • 3篇河北建筑工程...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海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鲁东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35篇李衍青
  • 19篇蓝芙宁
  • 17篇蒋忠诚
  • 13篇赵一
  • 7篇邓艳
  • 7篇覃星铭
  • 7篇罗为群
  • 4篇赵学勇
  • 4篇张铜会
  • 4篇刘新平
  • 4篇孙英杰
  • 3篇连杰
  • 3篇吴华英
  • 3篇程瑞瑞
  • 3篇胡阳
  • 2篇劳文科
  • 2篇赵爱芬
  • 2篇樊连杰
  • 2篇童勋章
  • 2篇云建英

传媒

  • 5篇中国岩溶
  • 4篇地球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湿地科学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科尔沁地区不同类型沙地土壤水分变化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于2005—2008年5—9月,利用中子水分仪对科尔沁沙地的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的不同深度(0—160cm)的土壤水分进行了为期4a的定期观测。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方法,并采用变异系数对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土壤水分剖面的变化划分为3层:土壤水分剧变层(0—40cm),稳定层(41—130cm),活跃层(131—160cm)。在0—40cm土壤层,3种类型沙地土壤水分表现为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在41—130cm土壤层则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而在131—160cm土壤层流动沙丘表现为继续减小,但其它两种沙地的土壤水分则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同时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表现为:流动沙丘>固定沙丘>沙质草地。土壤水分在不同月份的变化表现为:7月>8月>6月>9月>5月,各月之间总体上差异性显著;各类型沙地土壤水分的年变化为:固定沙丘总体表现出逐年减小的趋势,沙质草地有变化但差异不大,而流动沙丘则随降雨的变化而变化。
李衍青张铜会刘新平童勋章唐霞连杰
关键词:沙地土壤水分科尔沁沙地
一种喀斯特地区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资源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喀斯特地区雨水收集再利用装置,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和储水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
蒋忠诚吴华英蓝芙宁覃小群潘晓东李衍青赵一郭克诚
文献传递
科尔沁沙地不同生境土壤凝结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2007年8月采用称量法研究了科尔沁沙地4种生境(流动沙地、固定沙地、农田和樟子松林)土壤凝结水形成的时间以及凝结水的数量.结果表明:20:00—22:00间,研究区土壤凝结水开始逐渐形成,22:00—4:00时段的土壤凝结水波动增大,4:00之后土壤凝结水开始逐渐蒸发损失;科尔沁沙地4种生境0~9cm土层是土壤凝结水的主要形成层,其中,0~3cm土层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总凝结水量的40%,9~30cm土层仍有凝结水形成,但凝结水量较少;4种生境0~3cm土层的凝结水量在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0~3cm土层日均凝结水量大小依次为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农田>樟子松林,说明植被条件较好的生境反而不利于土壤凝结水的形成;0~30cm土层日均凝结水量以固定沙地最多(约0.172mm),以农田最少(为0.110mm),流动沙地和樟子松林地分别为0.120和0.128mm.
刘新平何玉惠赵学勇李玉霖李玉强李衍青李世民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生境凝结水
一种喀斯特地区岩土界面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喀斯特地区岩土界面水收集装置,包括置于基岩层下方的集水桶,底端插入集水桶内、顶部向地表延伸的引导管,以及上部铺设于基岩面上、底部置于集水桶与引导管之间间隙的毛细排水板;所述引导管底部侧壁开设可供岩土界面...
蓝芙宁吴华英李衍青蒋忠诚赵一李军杨志明秦坤蒋浪朱秀群
文献传递
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漏失及防治研究被引量:74
2014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生态研究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广西科技攻关项目联合资助下,自21世纪以来一直从事西南岩溶山区水土漏失创新性研究。2013年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阐明了水土漏失的概念、过程和数学模型;运用野外监测和先进的同位素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岩溶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生态环境的水土漏失定量差异和原因,建立了适宜岩溶区特点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和土壤侵蚀回归模型,创建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岩溶峰丛洼地水土保持模式和技术规程,开辟了岩溶石漠化环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火龙果生态产业,为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蒋忠诚罗为群邓艳曹建华覃星铭李衍青杨奇勇
关键词:石漠化水土保持
广西果化岩溶石漠化研究基地建设规划被引量:1
2013年
围绕我国西南岩溶区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目标需求,在系统分析广西果化基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科学代表性以及科研条件的基础上,对基地进行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设计。基地总体布局为科学试验与观测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与监测区、科研综合服务区3大功能区,每个大功能区内再细划若干功能小区,并对每个功能小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以期建立一个以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岩溶地质碳汇研究为主题的综合性科研基地。
罗为群蒋忠诚李衍青
关键词:石漠化岩溶生态西南岩溶区规划设计
典型岩溶区次生林穿透雨对碳酸盐岩的溶蚀研究
降雨是植被恢复区关键的生态因子,其不仅影响植被的组成和结构,植被又对降雨起到一定的反馈作用。在岩溶区,降雨直接滴落到裸露碳酸盐岩上将与其发生溶蚀反应,产生岩溶碳汇效应,而穿透雨是降雨从冠层滴落下或者透过植被冠层空隙滴落的...
李衍青蒋忠诚罗为群劳文科邓艳覃星铭赵一
关键词:穿透雨碳酸盐岩溶蚀
岩溶坡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7
2016年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了广西平果果化典型岩溶坡地荒地、草地、灌丛、林灌4种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荒地、草地和灌丛土壤的平均初渗速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低于林灌;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较低,均<1 mm·min^(-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逐渐降低;荒地、草地和灌丛土壤的渗透系数、累积渗水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明显低于林灌,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稳渗速率、渗透系数与土层深度、土壤容重、粘粒含量、初始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土壤有机碳、非毛管孔隙度、粉(砂)粒、水温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土壤水分入渗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中粘粒(<0.002 mm)含量。
胡阳邓艳蒋忠诚李衍青蓝芙宁
关键词:土壤水分入渗岩溶植被类型
云南省南洞岩溶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云南省南洞地下河流域是西南地区典型的超大型地下河流域,选择其中的南洞岩溶水系统作为研究区。针对岩溶地区的用水短缺问题,以水资源的合理开采及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于2015年5月和12月分别在研究区的16个观测点进行采集水样与野外现场测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图等方法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水体pH值在6.19~7.66之间,平均值为7.25,呈中性偏弱碱性;TDS均值为329.24 mg/L,属于低矿化度水。因受岩溶区碳酸盐岩地层的控制,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型为主,地表水以HCO_(3)-Ca、HCO_(3)·SO_(4)-Ca·Mg型为主。控制研究区水中主要离子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主要为岩石风化溶滤作用。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初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而地表水由于经历较强的蒸发作用,氢氧同位素偏重。
朱秀群蓝芙宁赵一李衍青刘鹏侯士田卫敏洁岳祥飞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氢氧同位素岩石风化
南洞地下河岩溶管道展布及结构特征的示踪试验解析被引量:20
2017年
运用高精度的示踪试验研究了南洞地下河流域部分岩溶管道的展布状况,并对暗河管道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一号暗河有一独立的含水系统,补给区为瓦白白一带,二号暗河主管道总体通往永宁和石洞方向,三号暗河通往城红寨方向,二号暗河和三号暗河在南洞口附近有连通,枯季时二号暗河补给三号暗河。此外,一号暗河和二号暗河分别呈老年期和壮年期地下河形态,较为畅通;三号暗河则发育较晚,出口处有较多的裂隙。最后,结合现有的资料及流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对流域内岩溶管道的大体分布位置进行了推断,绘制了岩溶管道的展布图,以期为南洞地下河流域的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赵一李衍青覃星铭洪涛程瑞瑞蓝芙宁
关键词:示踪试验岩溶管道展布结构特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