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长亭

作品数:38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1篇康拉德
  • 7篇伦理
  • 6篇小说
  • 5篇叙事
  • 5篇悲剧
  • 4篇自我
  • 4篇康拉德小说
  • 3篇他者
  • 3篇自我分裂
  • 3篇吉姆
  • 3篇家庭伦理
  • 3篇焦虑
  • 2篇叙事策略
  • 2篇身份
  • 2篇苔丝
  • 2篇女性
  • 2篇主体间
  • 2篇主体间性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文化

机构

  • 16篇平顶山工业职...
  • 15篇南阳师范学院
  • 9篇四川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2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作者

  • 37篇李长亭
  • 2篇熊海英
  • 1篇王勍
  • 1篇冯昱
  • 1篇罗鸿伟

传媒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英美文学研究...
  • 2篇外国文学
  • 2篇外语研究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2篇平顶山学院学...
  • 2篇复旦外国语言...
  • 2篇外文研究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学术界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天中学刊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殷都学刊
  • 1篇云梦学刊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信阳农业高等...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电影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以《间谍》为例
2014年
本文通过对康拉德的小说《间谍》及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炸弹风云》之间的比较为例来阐释电影改编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借助于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来具象化地讲解小说,可以改变程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不无裨益。
李长亭
关键词:《间谍》教学
自我分裂与主体间性:《宠儿》中的主体建构被引量:5
2010年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小说《宠儿》中着重塑造了塞丝和宠儿两个人物形象。作品的情节和涉及的其他人物形象大都是围绕这两个人物间的关系展开的。塞丝和宠儿互为主体,共同建构并结构着对方的主体性。因此,二者的主体间性是贯穿小说《宠儿》的一条主线。
熊海英李长亭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宠儿》主体间性宠儿
《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菲勒斯情结”被引量:6
2011年
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弥漫着"菲勒斯情结",即男主人公巴恩斯在战争中负伤失去性功能后痛苦、迷惘的心路历程和女主人公勃莱特寻找并试图构建自己的"菲勒斯"的生活体验。虽然由父权社会发动的战争剥夺了巴恩斯作为男人的象征符号,但他依旧有性的冲动和渴求,并努力在符号界中寻求生命的脉动,而且为了进入并适应当时的符号界,他甚至容忍、支持自己的女友去和别的男人厮混。他的女友勃莱特心爱的丈夫则在战争中牺牲,随后又遭遇了一系列的婚姻和感情上的打击,使得她的举止近乎疯癫。按照拉康的理论,如果主体过分地沉湎于想象界中的自我而不愿接受象征界即符号界的改编,或主体在象征秩序失范的状态下无所适从,那么主体就会处于某种病态心理中,如癔病、妄想狂、精神分裂、性倒错等。他们的堕落、癫狂就缘于把幻想当做现实。他们的寻求形成了一种悖论:原本就应该存在的却失去了,而原本就没有的却在无望地寻求。他们的寻求证实了整个符号界都缺乏"菲勒斯"。
李长亭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
康拉德小说主体研究
本论文以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主体人物为研究对象,运用拉康等理论家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文本中的主体形象予以剖析。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康拉德不仅继承了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且也表现出了鲜明...
李长亭
关键词:英国小说康拉德文化思想艺术价值
对《喧哗与骚动》中迪尔西身份的后殖民解读
2013年
保姆是美国旧南方"神话"中常见的主题,是一个被种族中心主义边缘化的"他者"。《喧哗与骚动》中的黑人保姆迪尔西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这一传统,却又有所不同。她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结尾时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她的觉醒相比之下又是被动的、不完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福克纳在种族问题上的矛盾性。本文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结合福克纳时代美国南方社会、政治、历史及种族状况,分析小说主要人物对迪尔西"他者"身份的认识、迪尔西的自我身份认证以及觉醒,揭示作者的双重种族意识。
李长亭
关键词:他者种族身份认证觉醒
《印度之行》中家庭伦理的殖民书写
2021年
《印度之行》中的家庭叙事对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形象塑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对该小说的评述中,人们更多地关注文本中的殖民描写、殖民行为给印度人带来的伤害,以及不同种族间的问题等这些显性因素,对其中的家庭叙事这一隐性因素却鲜有触及或语焉不详。本文结合福斯特的写作背景,从殖民政治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这两个层面来揭示英帝国的殖民行为不仅对殖民地民众造成了严重伤害而且对殖民者的家庭生活也带来了消极影响,认为小说关系到比政治更广阔的领域,关系到人类对一个更为稳定的家庭的寻求。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家庭伦理的殖民书写深刻反映了殖民政治对家庭建构造成的影响。
李长亭
关键词:福斯特《印度之行》家庭伦理
他者与自我分裂——拉康主体理论观照下的康拉德作品人物分析
本文试以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来阐释约瑟夫·康拉德文学作品人物的心理嬗变过程。 拉康的主体理论认为,主体在形成过程中要经历三个阶段: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他者”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主体在本质上是虚...
李长亭
关键词:世界文学约瑟夫·康拉德
文献传递
存在的迷惘——《洪堡的礼物》中洪堡的命运探析
2013年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小说《洪堡的礼物》刻画了美国知识分子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浪潮中,迷失自我,备尝世态炎凉,深刻揭示了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摧残。本文试以洪堡为例,从社会和个体两方面深入剖析造成他人生悲剧的原因,进而指出,主体人格的分裂是造成洪堡悲剧的根本原因,而社会为人格分裂的养成提供了足够的养分。
李长亭
关键词:《洪堡的礼物》悲剧人性
康拉德作品中持火把的女性形象解读被引量:1
2010年
康拉德的许多作品要么不涉及女性,要么就是让女性处于边缘的失语状态。因此有些批评家认为他有"厌女症"。然而,他在《黑暗之心》、《吉姆爷》等作品中都塑造了可爱且可敬的女性形象。她们高举火把,帮助男性指明道路,并不顾危险挽救他们的生命。这些现象表明女性在其作品中占有一定的主导位置,是对"英雄救美"这一传统主题的反拨。这种"性倒错"反映了康拉德对女性态度的双重性。
李长亭
关键词:康拉德火把女性
康拉德作品中的婚外情所透视的伦理观
2011年
在康拉德的多部作品中都涉及婚外情,婚外情的男女双方关系都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上,男性处于主动地位,女性被动服从,但最终难逃被始乱终弃的命运。不过,作品却往往以男主人公的死亡告终,如《海域逐客》中的威廉斯,《诺斯托罗莫》中的诺斯托罗莫以及《黑暗的心》中的库尔茨等,这种"普遍性"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两性关系的看法和康拉德本人的观点。
李长亭
关键词:婚外情康拉德性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