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鲤
- 作品数:15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四全”框架下电视重大主题报道创新路径被引量:4
- 2020年
-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进一步对全媒体概念加以阐释,明确其由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四个维度构成。紧随其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提出“5G+4K+AI”战略,各级电视媒体纷纷以重大主题报道作为创新契机,践行全媒体理念。
- 李鲤
-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电视媒体广播电视总台
- 网络媒体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被引量:1
- 2010年
- 上海世博会是塑造和提升我国国家形象的难得机遇。人民网在"世博专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这与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所诠释的中国形象具有一定的符合性。但在建构和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过程中,作为网络媒体代表的人民网也存在着报道主题缺失、官媒身份凸显、稿件来源单一等问题,故如何实现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本文讨论的主要议题。
- 李鲤
- 关键词:人民网国家形象
- “替代品竞争”与党报的创新策略被引量:3
- 2009年
- 在成熟的媒介市场中,媒介面临的竞争,大致可分为3类:竞争对手的竞争、新进入者的竞争和替代品竞争。前两种竞争是显而易见的,一般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替代品竞争”,则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但这种竞争却更可怕、残酷。因为前两种竞争是市场“蛋糕”总量不减少(甚至越来越大),“替代品竞争”则是市场“蛋糕”总量日益减少。在“替代品竞争”中,被替代的产品的生存空间不知不觉地不断递减,虽然可能不会完全消失,但该产品最终会陷入彻底的边缘化境地——就像水蒸发、冰融化。
- 桂清萍李鲤
- 关键词:竞争对手媒介市场党报进入者蛋糕
- 党报特刊:创新重大事件报道的优势平台——试析《人民日报·奥运特刊》
- 2009年
- 以《人民日报.奥运特刊》为例,以报道理念、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及保障机制的创新为分析视角,追寻党报重大事件改革创新的经验路径。第一,调适引导理论:树立大局意识,从"小奥运"到"大奥运";彰显奥运精神,从"民族精神"到"国际精神";弘扬体育理念,从"奥运金牌"到"自我超越"。第二,突破内容盲区:突出体现策划、报道、评论和栏目出新。第三,放大支点效应:重版式设计,重标题传神,重图片技巧。第四,创新保障机制以保障高水平报道。
- 李鲤
- 关键词:特刊
- 超越表征:数字时代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新视野被引量:7
- 2020年
- 从主体实践、空间关系、在场体验三个维度,观照数字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发现,在沉浸式传播的可感知世界中,数字化兼具主体与客体的双重属性,这为理解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转化提供了新视角;身体消解了物体和空间的边界,成为桥接奇幻景观与现实世界的媒介,创造出突破异质文化时空区隔、重新界定文化边界的未来可能;在跨越文化边界的媒介化空间里,多感官互动的在场体验使人们重回日常经验世界,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主体回归、以生命为主体的人性复归。这提示了数字时代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转向,即回到面对面交流的起点,思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 李鲤
- 关键词:数字媒体跨文化传播
- 坚持正确导向 有效引导舆论——贯彻落实6.20讲话一年来《人民日报》报道特色分析
- 2009年
-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作出了深刻阐述,对加强和改进人民日报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
- 李鲤
- 关键词:《人民日报》引导舆论胡锦涛总书记新闻宣传工作人民日报社
- 建设性新闻:话语、实践与认知争议被引量:15
- 2019年
- 建设性新闻作为全球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中的新兴方法,成为回应当下新闻业危机的一种行动路径。分析发现,建设性新闻话语通过重新定义新闻业的核心价值,力图重构新闻与公众的关系。其实践范式集中表现为自下而上的参与式建构,从而在记者、公民、社区、全球社会以及未来行动之间建立关联。以此为基础,建设性新闻关于创造积极社会影响的角色认知,进一步提示人们反思新闻业的社会意义。本文借助对建设性新闻在话语、实践和认知层面的系统观照,认为这一新闻创新样式启发了多元行动者重建新闻文化的新模式,并有可能为新闻业带来新的规范性浪潮。
- 李鲤李鲤
- 关键词:话语生成实践范式
- 融媒时代:数字报业传播模式的新发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如果说媒介融合的特征表现为一种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信息格式,通过新型终端显示出来的“大媒体系统”,那么,就目前的媒介表现形式而言,数字报业将报纸和网络两种形态结合起来,共同运用于新闻产品的生产之中,各取所需、物尽其用的多介质传播模式,实质上已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特质。同时,伴随异质媒体竞争的加剧,新一轮的分化又同步产生——在媒介融合的领域和环节中显示出“合久必分的分化趋势”,
- 李鲤
- 关键词:数字报业数字化技术信息格式媒体系统新闻产品基本特质
- 主流媒体舆论观的当前转向——兼议新华社“楼市六评”被引量:1
- 2010年
- 4月6日,新华社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为开篇评论,连续发表了6篇聚焦房产市场的“新华时评”,多角度评解楼市问题,剑指土地财政以及腐败酿生的高房价。新华社批评房地产的系列评论刊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重点门户网站争相转载,
- 李鲤
- 关键词:新华社楼市主流媒体舆论观房产市场土地财政
- 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合”与“分”被引量:1
- 2009年
- 报业的数字化转型过程实质上已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特质。在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走向"融合"并不断细分的博弈之中,如果说"合"与"分"的宏观对峙是一种难择其一的二元选择,那么,对于"合""分"博弈的微观考察,则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具体传播环节的"融合"与"细分",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得到"更多有效的异质信息"的需求。
- 李鲤
- 关键词:媒介融合报业新媒体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