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全兴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对苯二甲酰氯
  • 2篇亚苯基
  • 2篇乙烯
  • 2篇酰基
  • 2篇酰氯
  • 2篇醚酮
  • 2篇聚芳醚
  • 2篇聚芳醚酮
  • 2篇甲酰氯
  • 2篇二甲酰氯
  • 2篇芳醚
  • 2篇苯基
  • 2篇苯醚
  • 2篇
  • 1篇电器
  • 1篇丁酯
  • 1篇乙烯类
  • 1篇树脂
  • 1篇自由基
  • 1篇自由基共聚合

机构

  • 4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杨全兴
  • 2篇封君兴
  • 1篇吴玉芳
  • 1篇吴平平
  • 1篇朱清仁
  • 1篇韩哲文
  • 1篇陈涛

传媒

  • 3篇华东化工学院...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塑料工业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2
  • 3篇199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聚(氧-1,4-亚苯基对苯二酰基-1,4-亚苯基)的表征与性能
1991年
对由对苯二甲酰氯与二苯醚在常规条件下经傅氏亲电取代反应制得的聚(氧-1,4-亚苯基对苯二酰基-1,4-亚苯基)[聚芳醚酮(PEK)]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PEK的T_g=152℃,T_m=374.1℃,热分解温度T_d=545.9℃。热分解活化能E_d=193.5 KJ/mol,表明该聚合物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
封君兴林顺官杨全兴李世缙
关键词:苯醚对苯二甲酰氯聚芳醚酮
高分子量聚(氧-1,4-亚苯基对苯二酰基-1,4-亚苯基)的合成及其影响因素
1991年
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AlCl_3为催化剂、Lewis碱为添加剂,在30℃下使二苯醚和对苯二甲酰氯经傅氏亲电取代反应,制得了特性粘度达0.80~1.65的高分子量文题产物(聚芳醚酮(PEK)]。其最佳的单体初浓度为7%(wt/V),反应时间14 h以上,AlCl_3用量为理论量的150%。
林顺官封君兴杨全兴李世瑨
关键词:苯醚对苯二甲酰氯聚芳醚酮
进口电器用环氧树脂灌封料的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用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配合,对进口环氧树脂灌封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经测定该灌封料组成为:双酚A环氧树脂(相当于国产E51)77.8%,CaCO_3 14.2%,Cr_2O_3颜料6.9%。本方法重复性好,切实可行。
胡爱锋张德震杨全兴张慰盛
关键词:电器环氧树脂灌封料
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自由基共聚合竞聚率测定与研究被引量:4
1995年
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自由基共聚合竞聚率测定与研究吴平平,吴玉芳,杨全兴,韩哲文朱清仁(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上海,200237)(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竞聚率,序列分布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是重要的共聚合体系。然...
吴平平吴玉芳杨全兴韩哲文朱清仁
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丁酯竞聚率自由基共聚合
芳叔胺体系引发乙烯类单体聚合的机理——自旋捕集ESR法
1991年
采用自旋捕集ESR技术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N,N-二甲基苯胺(DMA)-苄基氯(BC)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自由基聚合的机理;DMA对MMA、丙烯酸甲酯(MA)、苯乙烯(St)及α-甲基苯乙烯(α-MeSt)烯类单体的引发作用。在60℃、无氧条件下、DMA-BC-MMA体系中可产生自由基其中仅有R3参与引发反应,由此证实了以前所提出的引发机理。DMA单独存在下与MMA、α-MeSt这些带有α-甲基的乙烯类单体也可形成活泼的自由基R3,并引发聚合;若与不带有α-甲基的乙烯类单体,如MA、St,则不能形成自由基R3,因此它们不能被引发聚合。
帅启彬杨全兴张慰盛陈涛孙君渠
关键词:乙烯类ES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