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辉
- 作品数:43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语言文字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95例肝移植临床总结
- 目的总结作者近年来肝移植临床工作。方法作者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月作为术者实施肝移植95例,其中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例,在山东省立医院2005年实施47例,2006 年1月至...
- 刘军许世峰杨凤辉周旭公伟徐延田于光圣卢俊
- 关键词:活体肝移植神经型
- 文献传递
- 姜黄素对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后NF-κB活性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缺血再灌注损伤作为肝移植和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不良的重要原因。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氧自由基形成、细胞内Ca^2+超载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激活与浸润有关,NF-κB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安伟刘军周旭卢俊杨凤辉许世峰公伟
- 关键词:NF-ΚB热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姜黄素CA^2+超载活性肝癌切除术后
- 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三例被引量:1
- 2014年
-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炎症性肝病,以高丙种球蛋白血症、高血清自身抗体为特点,以浆细胞浸润并形成界板炎症为病理学特征.肝移植是治疗AIH的有效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3例终末期AIH患者实施的同种异体肝移植术及其随访情况,现报道如下.
- 郑顺贞刘军杨凤辉许世峰周旭公伟徐延田于光圣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移植术后长期存活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病理学特征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40例报告被引量:20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开展的340例LPD病人临床资料。结果男性234例,女性106例。平均年龄(59.0±12.4)岁,平均手术时间(230.5±24.6)min,胆肠吻合时间平均(13.5±2.6)min,胰肠吻合时间平均(15.2±3.5)min,胃空肠吻合时间平均(12.2±2.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75.4±53.2)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1.2±4.5)d。术后发生胰瘘60例(17.65%),胆瘘32例(9.41%),胃瘫53例(15.59%),大出血22例(6.47%),围手术期死亡5例(1.47%)。结论对于有丰富开放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经验及一定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中心,LPD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刘军许世峰杨凤辉李春友于光圣公伟孟凡迎徐延田李光兵郑顺贞曹昱琨郑元文王建平司伟
-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
- '杭州标准'在肝癌肝移植中的应用分析
- 目的:探讨杭州标准在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1年7月97例肝癌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符合米兰标准、UCSF标准及杭州标准将受者分组,比较各组纳入受者的例数、术后总体存...
- 刘军杨凤辉许世峰公伟徐延田于光圣李春友
- 饮食中亚硝酸盐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饮食中亚硝酸盐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对照组)、亚硝酸钠预处理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大鼠肝脏部分I/R模型,实验组的饮水中加入少量亚硝酸盐并喂养7 d后建模,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及活性。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观察各组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对照组AST,ALT,MDA水平和细胞凋亡的程度均明显异常。实验组上述指标的异常变化均明显减轻,N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OS并未增多,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饮食中的亚硝酸盐对大鼠肝脏I/R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管冬诗杨凤辉安伟刘国梁郑元文刘军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亚硝酸盐一氧化氮
- 抑制wip1上调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促进肝脏再生
- 李光兵刘军杨凤辉许世峰于光圣徐延田李春友公伟孟凡迎郑顺贞曹昱琨郑元文王建平司伟吴超
- siRNA沉默HER2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siRNA沉默HER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HER2基因小干扰RNA(si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HER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HER2基因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稳定转染PANC-1细胞可显著抑制HER2 mRNA和蛋白表达;体外侵袭实验显示siRNA沉默HER2后,PANC-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HER2基因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能有效抑制HER2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siRNA沉默HER2可能为预防和治疗胰腺癌的侵袭转移提供一种新的策略。
- 公伟梁飞刘军李春友杨凤辉郑顺贞李光兵
- 关键词:胰腺肿瘤RNA干扰
- 原位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附81例报告)
- 2007年
- 李光兵刘军杨凤辉许世峰周旭公伟
- 关键词:肝脏
- TRAIL受体在胰腺癌中的表达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TRAIL受体(死亡受体DR4、DR5和诱骗受体DcR1、DcR2)mRNA在胰腺癌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死亡受体DR4和DR5在所有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诱骗受体DcR1和DcR2在所有正常胰腺组织中均有表达,而在胰腺癌组织中仅有18例表达DcR1,有20例表达DcR2;诱骗受体DcR1和DcR2的表达水平在胰腺癌和正常胰腺组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织中DR5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关,分化程度越低,DR5的表达量越低,Ⅲ、Ⅳ期肿瘤DR5的表达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DR4、DcR1及DcR2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①胰腺癌组织中普遍存在TRAIL受体的表达,并存在受体类型的表达差异,TRAIL基因受体在胰腺癌凋亡的调控机理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②胰腺癌组织中DR5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相关;死亡受体DR4及诱骗受体DcR1和DcR2不能作为判断胰腺癌分化程度及恶性程度的指标。
- 公伟刘军梁飞许世峰杨凤辉周旭徐延田于光圣李光兵
- 关键词:胰腺肿瘤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