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利

杨利

作品数:57 被引量:260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1篇介入
  • 17篇介入治疗
  • 14篇动脉
  • 8篇动脉栓塞
  • 8篇栓塞
  • 8篇栓塞术
  • 7篇支气管
  • 7篇支气管动脉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血管
  • 5篇动脉栓塞术
  • 5篇气管
  • 5篇咯血
  • 5篇并发
  • 4篇动脉介入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血性
  • 4篇支气管动脉介...
  • 4篇支气管动脉介...

机构

  • 42篇南京军区福州...
  • 8篇福州总医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54篇杨利
  • 38篇陈自谦
  • 38篇杨熙章
  • 15篇杨永岩
  • 10篇黄艺生
  • 9篇林宇宁
  • 9篇吴纪瑞
  • 7篇李惠敏
  • 7篇宋斌
  • 6篇谭建明
  • 6篇许有进
  • 5篇张晓苏
  • 5篇罗芳
  • 5篇张鸿文
  • 4篇蔡华
  • 4篇钟群
  • 4篇史震山
  • 3篇吕铁明
  • 3篇李天然
  • 3篇宋宇

传媒

  • 7篇福州总医院学...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医疗卫生装备
  • 3篇全军第十六届...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2中国...
  • 1篇医疗装备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细胞与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再咯血原因及治疗对策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后再咯血的原因及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分析389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发生再咯血的54例患者的咯血原因及治疗结果。结果54例再咯血中,34例为原有病变进展,占63.0%,DSA表现为出现新的出血灶和/或侧支循环形成。20例原因为原有病变血管再通,占37.0%。再次BAE术后治愈47例,占87.0%。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应积极地治疗基础疾病防止原有病变进展。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操作过程中防止漏栓供血动脉,并注意操作技巧,选择适当的栓塞材料。
张鸿文杨熙章陈自谦杨永岩杨利史震山林宇宁雷娟
关键词: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再咯血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对脑缺血性卒中所致运动功能及皮质脊髓束异常的评价
目的:探讨脑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功能磁共振图像的激活情况,评价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2005年8月~2005年12月对我院9例脑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和9例志愿者进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
陈自谦倪萍肖慧钱根年聂玫杨熙章杨利宋宇曾俊
关键词:皮质脊髓束缺血性卒中弥散张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文献传递
野战X线机多体位三脚支架的研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制新型野战X线多体位三脚支架,解决原有支架投射角度受限问题。方法:在原三脚架中轴支撑杆的下端增加1个固定螺杆,用于倒置固定球管,实现球管垂直向下投照,同时加长3个支脚。结果:新型三脚支架上的X线机可对立位、卧位患者进行投照;增大了焦片距调节范围,完全满足一般摄片要求。新增加的固定螺杆固定牢靠,所承受的质量远大于X线机球管的质量;整机重心相对降低、底边长度增宽;质量及总长度增加不明显,未影响便携性。结论:新型野战X线机多体位三脚支架符合野战实际需要。
杨利陈自谦张晓苏宋斌杨熙章
关键词:X线机
介入病房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被引量:1
2008年
杨利杨熙章张鸿文陈自谦杨永岩史震山林宇宁
关键词:介入病房介入放射学介入诊疗技术介入放射诊疗专家门诊介入治疗
严重消化道出血的多学科治疗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严重消化道出血多学科救治模式。材料方法对难治性严重消化道出血7例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同救治模式,均于入院后3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积极行容量复苏,术中根据检查结果对病灶供血动脉行栓塞术及药物灌注术进行止血,术后积极容量复苏,依原发病变性质再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7例,均抢救成功。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畸形2例,间质瘤1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仅显示血管走行异常(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例血管畸形行弹簧圈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2例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2例行持续动脉灌注术同时进行外科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探查;3例介入术后出血停止,2例出血控制,2例在积极容量复苏下进行外科手术探查。结论及时准确判断病情,以内科治疗为基础积极实施介入治疗协同外科综合救治,可以明显提高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杨利陈自谦杨熙章张鸿文张伟林宇宁
关键词:介入治疗
2型糖尿病致阿尔茨海默病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及鉴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建立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损伤大鼠模型。方法高脂高糖饮食持续喂养老年大鼠,建立T2DM大鼠模型,继而运用Morris水迷宫试验、脑脊液微透析及ELISA技术、电生理学检查方法筛选出继发AD损伤大鼠并病理鉴定。结果与单纯T2DM组及普通饮食组比较,T2DM+AD组大鼠存在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T2DM+AD组大鼠海马区域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β-AP)水平显著升高;且该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灌流乙酰胆碱(Ach)所引发的动作电位频率显著降低。结论持续高脂高糖饮食喂养可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致阿尔茨海默病损伤大鼠模型。
刘涛王文婷宋海峰杨利郭俊张衍国
关键词: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老龄大鼠
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方法,研究糖尿病患者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为临床胰腺介入治疗提供血管解剖依据。方法糖尿病患者108例,男61例,女47例,于介入治疗手术室行胰体尾动脉造影。第一阶段进行腹腔干、胃十二指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初步定位胰尾体部优势供血动脉,之后将导管直接置入目标动脉,行DSA,观察胰体尾显影情况。如置入失败,则采用脾动脉远端球囊堵塞近端造影的方法,对胰体尾进行显影。保存介入影像进行分析。结果造影显示,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分别为胰背动脉(58.3%,63/108)、胰大动脉(13.9%,15/108)、胰背动脉联合胰大动脉(11.1%,12/108)、胰横动脉(14.8%,16/108)和其他(1.9%,2/108)。优势动脉当中胰背动脉(共75例,胰背动脉单独63例,胰背联合胰大动脉12例)主要起源于脾动脉起始段(52.0%,39/75)、肝总动脉(21.3%,16/75)和肠系膜上动脉(24.0%,18/75)等;胰大动脉(共27例,胰背联合胰大动脉12例,胰大动脉单独15例)主要起源于脾动脉中段(96.3%,26/27);而胰横动脉主要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动脉(68.8%,11/16)和胰十二指肠动脉(31.2%,5/16)等。结论胰体尾优势供血动脉的分布与起源存在较多变异情况,研究胰体尾部优势供血动脉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胰腺介入治疗。
吴志贤蔡锦全杨熙章廖联明罗芳杨利林宇宁谭建明
关键词:糖尿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胰体尾动脉
高压微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术对Ⅲ型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短期疗效观察
杨利陈自谦杨熙章
车载X线机数字化系统的研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对现有的车载式X线机进行数字化升级,提高车载X线检查系统的伤病员通过能力。方法:对现有数字化摄影技术进行分析,对3种平板探测器进行比较,选择CXDI X线平板探测器系统对车载X线机进行数字化升级。结果:实现了X线信号实时同步,并可在工作站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剪裁、标注检查信息等编辑工作。结论:提高了装备的工作效率,增强了部队保障能力。
宋斌张晓苏申浩杨利蔡华
野战X线机多体位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利于安装及倒置安装X线机的野战X线机多体位支架,包括位于支座中部且经手动齿轮传动机构带动的升降式支柱和设于支座下侧的三根伸缩式支杆,所述升降式支柱上端部设有用以联接安装X线机的上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
杨利张晓苏陈自谦宋斌杨熙章张鲁闽蔡华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