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同其
- 作品数:65 被引量:285H指数:9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保留部分关节突后路腰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探讨在保留部分关节突情况下应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摄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测量是否有椎间失稳;在轴位MRI上分别测量保留完整关节突、1/2切除、全部切除三种情况下关节突内侧距离以及旁矢状位上、下椎体前后缘切线的距离。根据上述数据选择后路腰椎间融合器的宽度、长度,规划手术,应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施行椎间融合。结果:16例中,7例术前有椎间失稳;L4/5、L5/S1两节段术前MRI测量上述三种情况下关节突距离差异显著(P<0.01)。12例于术中切除1/2关节突,2例约切除2/3,2例切除超过2/3。14例单纯置入腰椎间融合器,2例辅助使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随访6~24个月,无术后椎间滑移;15例骨性融合,时间5~15个月;1例未愈合,随访期间未发生腰椎间融合器移位。结论:应用后路腰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时多数患者难以保留完整关节突;而选择宽度10mm以内的后路腰椎融合器、保留约1/2的关节突在大多数病例是可行的,经短期随访,手术效果满意。
- 张绍东唐天驷杨惠林姜为民徐耀增杨同其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椎间融合后路关节突融合器
- SF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综合评价SF内固定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SF内固定器治疗 2 2 4例胸腰椎骨折手术前后的临床体征、X线片和CT征象。结果 随访 6~ 5 0个月 ,平均 2 8个月。Cobb氏角从术前 2 5°矫正至术后 4 .5°,位移从 14mm减少至 0 .8mm ,压缩椎体高度从正常高度的 5 2 .6 %恢复至 98.2 % ,CT示椎管横截面积从术前 6 6 %至术后 90 % ,5 5 %患者获得了Frankel 1级以上的神经功能改善。结论 SF内固定器能达到满意复位和维持复位 ,提供坚强固定及椎管有效间接减压 。
- 徐耀增洪天禄徐卫袁孙俊英杨同其包肇华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复位SF内固定器
- 后路全椎板切除加PEEK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分析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全椎板切除后路椎体间植入聚醚醚酮(PEEK)椎体间融合,治疗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结果优良率为96.6%,平均改善率为92%,未产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PLIF操作技术要求严格,手术操作必须仔细、谨慎。全椎板切除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不仅可实现充分减压,而且可以预防继发性腰椎不稳的产生,是治疗LSS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杨同其唐天驷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和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评价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椎板减压病灶切除手术的3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资料。术后按照影像学表现、JOA评分及Hirabayashi恢复率评价手术效果,并评价手术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JOA评分由术前(4.8±2.6)分增加到术后(8.8±1.2)分,恢复率为(56.3±22.6)%,其中优14例,良12例,可7例,差1例。手术前、后手术相邻节段Cobb′s角分别为(5.9±3.7)°和(8.6±5.3)°(P>0.05)。疗效与病程时间、病灶范围、脊髓T2信号改变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CT、MRI检查有助于发现共存疾病和多节段病灶及脊髓T2高信号改变。早期椎板切除充分减压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术中常见硬膜撕裂。
- 邱志杰杨惠林杨同其姜为民
- 关键词:黄韧带预后胸椎
- 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保护效应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方法 夹闭腹主动脉肾下段 ,建立脊髓缺血模型。2 1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组 5只 ,缺血预处理组 8只 ,缺血组 8只。假手术组只进行麻醉和手术操作 ,不阻断腹主动脉 ;缺血预处理组先阻断腹主动脉 5min ,开放 15min ,再阻断 4 0min后开放灌注 ;缺血组阻断腹主动脉 4 0min后开放灌注。 3组术后均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再灌注 7d后处死动物 ,取L3~ 5段脊髓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1) ,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数量较缺血组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主动脉阻断所致的兔脊髓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鞠文杨惠林唐天驷杨同其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脊髓缺血再灌注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62例76髋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3年
- 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 2~ 15岁髋关节发育不良 (DDH) 98例 132髋。随访 6 2例 76髋 ,随访时间 3~15年 ,平均 7年 2个月。其中Salter骨盆截骨术 2 8髋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2 2髋 ,Pemberton髋臼成形术 2 0髋 ,髋臼造盖术 6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6 1髋术后评分 >80分 ,满意率 80 .3% ,4种术式之间无差异。术后SeverinX线分级Ⅰ级占 6 3% ,Ⅱ级占 31% ,Ⅲ级占 4 % ,Ⅳ级占 2 %。表明 4种术式治疗儿童DDH均有良好效果。股骨上段缩短术可辅助矫正前倾角 ,且利于复位。手术时的年龄与术后的疗效有密切关系 ,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杨同其孙俊唐天驷
-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
- 微创椎体强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杨惠林倪才方唐天驷陈亮孟斌王根林陈珑牛国旗赵刘军毛海青陆俭刘小勇杨同其徐耀增姜为民
- 一、研究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非常常见,其治疗相当困难。传统保守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疼痛、强化骨折椎,打断恶性循环等。脊柱内固定手术由于骨质疏松容易产生螺钉松动拔出,使固定失败,甚至产生并发症。因此,此类病人最终...
- 关键词:
- 关键词:椎体P微创灌注
- 血液病伴发骨关节病变的外科治疗
- 杨同其余自强干旻峰徐明李荣群张志刚
- 应该重视慢性骨髓炎瘘孔癌变
- 目的:总结回顾15年间瘘孔癌23例的诊断治疗经验,应该重视慢性骨髓炎瘘孔癌变。方法:从2000年到2015年15年间,治疗瘘孔癌23例(含癌前状态4例)。男性22例,女性1例,男性占绝对多数。发病部位全部在下肢,股骨7例...
- 吴贵忠张志刚张凯杨鹏刘延安杨同其
- 关键词:骨髓炎瘘孔鳞状上皮癌
- 个体化组配式锥形股骨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 杨同其干旻峰徐明李荣群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