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广德

作品数:153 被引量:888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1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0篇色谱
  • 29篇细胞
  • 24篇色谱法
  • 22篇相色谱
  • 21篇细胞膜
  • 17篇细胞膜色谱
  • 16篇活性
  • 14篇中药
  • 13篇液相色谱
  • 12篇高效液相
  • 1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药物
  • 11篇液相色谱法
  • 10篇血管
  • 9篇气相
  • 9篇气相色谱
  • 8篇盐酸
  • 8篇欧前胡素
  • 8篇前胡
  • 7篇丹参

机构

  • 1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23篇西安医科大学
  • 9篇吉林大学
  • 5篇西安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海南医学院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西北大学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第四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53篇杨广德
  • 46篇贺浪冲
  • 23篇林蓉
  • 23篇张继业
  • 18篇边晓丽
  • 15篇王维蓉
  • 11篇曾爱国
  • 9篇袁秉祥
  • 9篇杨群英
  • 7篇李西玲
  • 7篇金钦汉
  • 7篇张三奇
  • 7篇于爱民
  • 7篇陈建刚
  • 6篇傅强
  • 6篇钱亦华
  • 6篇李义平
  • 6篇胡海涛
  • 5篇王嗣岑
  • 5篇邓秀玲

传媒

  • 20篇西北药学杂志
  • 11篇中成药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林副特产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4篇西安医科大学...
  • 4篇中药材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2000中国...
  • 3篇2003年药...
  • 2篇应用化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国外医学(医...
  • 2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草药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1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11篇2003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鲜(干)薄荷叶、薄荷花及花苞挥发油的GC-MS比较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比较分析新鲜、干燥的薄荷叶、薄荷花及花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采用挥发油提取法提取薄荷叶、薄荷花及薄荷花苞的挥发油,用GC-MS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从薄荷叶、薄荷花、薄荷花苞中共检测出28种化学成分,含有许多烯、醇及酮类物质,主要由1-薄荷醇、胡薄荷酮、萜品烯、β-石竹烯和桉叶油醇组成.薄荷花与花苞同薄荷叶的化合物基本相同,干燥薄荷样品特征化合物如1-薄荷醇、胡薄荷酮和异薄荷酮的相对成分较新鲜的含量更多,α-律草烯和反式松香芹醇为花苞独有.
孟宪鑫赵亮宋宁杨广德
关键词:薄荷挥发油GC-MS
3,4-二羟基苯乙醇贝特羧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3,4-二羟基苯乙醇贝特羧酸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化合物与贝特羧酸具有较大差异,但仍然具有降脂活性,并且同时降低TC、TG。此外,还能抗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损伤等作用。本发明还...
边晓丽谢允东杨广德李义平张继业林蓉陆文芳杨亚萍许艳红陈建刚
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被引量:14
2000年
建立了薄层色谱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进行提取 ,以氯仿-甲醇 -水 ( 7∶ 4∶ 0 .2 5)展开 ,刮下斑点后用甲醇洗脱 ,在 Ex=355nm ,Em=4 60 nm处测定荧光强度 ,线性范围为 0 .0 1~ 0 .0 8μg/ ml(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98.0 % ,RSD <5%。
雷根虎杨沛杨广德贺浪冲
关键词:葛根素
蛇床子中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提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子(Cnidiummonnieri(L.)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性辛苦温,味苦.<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记载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欧前胡素和蛇床子素为蛇床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杨广德贺浪冲
关键词:蛇床子欧前胡素蛇床子素
文献传递
止痛灵片的时辰药动学研究
1996年
6名健康受试者子不同时辰(12:00,0:00)口服500mg止痛灵片,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药浓度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经PKBP-N1程序拟合表明,止痛灵片在人体的处置过程符合一室模型。该片剂在人体内无明显昼夜节律变化。
安彩贤刘力薛春霞屈清慧符军梅杨广德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时辰药动学
栀子中栀子苷提取工艺及HPLC分析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优化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栀子苷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药材颗粒度、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对栀子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用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次(每次1 h)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栀子苷提取率。结论: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提取方式对栀子中栀子苷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同时,为了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分析方法需要进行再验证。
胡震杨广德罗国安贺浪冲
关键词:栀子栀子苷HPLC
相溶解度法测定羟丙基-β-环糊精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超分子包合常数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利用相溶解度曲线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方法:配制一系列浓度的HP-β-CD溶液,加入过量的欧前胡素或异欧前胡素,绘制相溶解度图。结果:相溶解度曲线为线性关系,包合模型为AL型。说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均与HP-β-CD以1∶1包合,其包合常数分别为214.4、587.2 L/mol。结论:HP-β-CD与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形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均有较好的增溶作用,且对异欧前胡素的增溶作用优于欧前胡素。
李聪王嫦鹤曾爱国杨鑫杨广德
关键词: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羟丙基-Β-环糊精
HPLC法测定乳块消片中原儿茶醛含量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固定相 ,甲醇 - 0 .0 5mol/ L磷酸氢二钠缓冲液 (2 0∶8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30 nm,测定乳块消片中原儿茶醛含量 ;平均回收率 (n =6) 99.0 % ,RSD =1 .37%。
邵宪平杨广德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乳块消片原儿茶醛
何首乌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 :建立中药何首乌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方法 :以何首乌中大黄素为指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 ,系统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 ,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 :用 7倍量 80 %乙醇回流提取 2次 ( 2h/次 )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大黄素提取率。结论 :溶剂种类和提取方式对何首乌中大黄素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李义平张胜春杨广德
关键词:何首乌大黄素HPLC法
3,4-二羟基苯乙醇非诺贝特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3,4?二羟基苯乙醇非诺贝特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3,4?二羟基苯乙醇非诺贝特酸酯,是一种新型多功效活性化合物,其能够用于治疗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能够降低血糖和血脂(甘油三酯...
边晓丽谢允东杨广德李义平张继业林蓉陆文芳杨亚萍许艳红陈建刚
文献传递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