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伟
- 作品数:82 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省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20例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 研究探讨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治疗术后复发或/和转移的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对20例晚期胃癌病人以国产多西紫杉醇50~60mg/m^2联合国产草酸铂80~100mg/m^2双周方案给予全身化疗,并配合每周1次顺铂(DDP)50~60mg单药腹腔灌注化疗。结果20例胃癌病人平均化疗1个疗程(4周期),CR1例,PR10例,总有效率RR(CR+PR)为55.0%)。对初治、复治或低分化、中分化胃癌疗效相近,对紫杉醇耐药者仍可有效,对肝转移者有较好的疗效(RR3/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发生率达100%,且75%为Ⅲ~Ⅳ度,25%为Ⅳ度,出现1例(5%)因骨髓抑制停止化疗;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末梢神经炎、粘膜炎、肾功能损害及心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50%、45%、40%、20%、15%及10%,大多数为Ⅰ~Ⅱ度。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草酸铂双周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是肯定的,除骨髓抑制发生率高外,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也与紫杉醇无完全交叉耐药,对肝转移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中进一步验证。
- 陈奕贵杨建伟陈强陈帆
- 关键词:胃癌化学治疗多西紫杉醇草酸铂
- 顺铂腹腔内灌注联合醛氢叶酸加氟尿嘧啶全身用药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临床观察
- 2001年
- DDP腹腔内灌注联合 CF+5- Fu全身化疗治疗 3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 (其中胃癌 1 6例 ,肠癌 1 4例 )的近期疗效和毒性。结果 ,总有效率为46.67% ,其中胃癌和肠癌分别为 56.2 5%和 35.71 %。毒副反应轻。
- 王晓杰杨建伟毛雪华林榕波林浩
- 关键词:醛氢叶酸腹腔内化疗顺铂
-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在晚期胃癌二线化疗中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全组23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化疗。具体方案为:CPT-11150mg/m2静滴,d1;卡培他滨850mg/m2口服BID,d1-10;以14d为1个周期。3个周期(6周)按RECIST标准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8例,进展(PD)9例,总有效率为26%,疾病控制率61%,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3.8个月,中位生存期6.9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腹泻和恶心呕吐,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17%、9%和9%。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且可控制,值得深入研究。
- 陈帆杨建伟高炜李惠陈奕贵蔡雄超
- 关键词:胃癌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学治疗
-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DK2Ⅰ期临床试验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研究人体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DK2(rhTNFα鄄DK2)的耐受剂量,测定其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1)rhTNFα鄄DK2按30万、60万、90万、120万、150万和200万U/m26个剂量组渐次递增,每组3例。药物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2h,连用7天。(2)至200万U/m2剂量组时,rhTNFα鄄DK2200万U/m2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匀速静滴1h,分别在0、30、60、65、75、90、105、120、150和180min取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药浓度。[结果]26例恶性肿瘤患者入组,2例出组;18例按顺序分6组完成耐受性试验主要不良反应是寒战、发热、血压异常、白细胞降低和骨肌肉酸痛,未出现Ⅲ度不良反应;200万U/(m2·d)被确认为安全剂量。6例接受血药浓度测定:rhTNFα鄄DK2在体内呈一房室模型,t1/2(10.1~30.7)min,平均值(21.5±7.1)min,Vd(35.6~58.2)L,平均值(46.5±9.8)L。[结论]rhTNFα鄄DK2(30~200)万U/(m2·d)连用7天,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Ⅱ期临床试验的推荐剂量为200万U/(m2·d)。rhTNFα鄄DK2在体内呈一房室模型,t1/2=21.5min,Vd=46.5L。
- 刘健陈拯民陈强陈亦贵陈胜佳蔡永明杨建伟蔡雄超
- 关键词:耐受性药代动力学
- Q波段毫米波穴位照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外周血象的影响被引量:4
- 1994年
- Q波段毫米波穴位照射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外周血象的影响杨建伟,毛雪华,黄文洲,茅福成为了观察毫米波对肿瘤化疗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我院自1992年2月~1993年12月对58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毫米波穴位照射治疗。临床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肿瘤化疗患者共8...
- 杨建伟毛雪华黄文洲茅福成
- 关键词:穴位照射药物疗法肿瘤外周血
- 不同治疗方法对40例肾癌的疗效比较
- 1992年
- 肾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分析比较了本院4年来收治的40例肾癌的治疗情况,以期从中发现最佳的治疗方案。一、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5岁;病史1~10年。病理分类:肾母细胞瘤9例,肾透明细胞癌20例,肾盂移行上皮癌7例,肾鳞癌1例,肾上腺皮质腺癌1例,肾穿刺找到癌细胞,但不能分型者2例。临床分期:Ⅱ期4例.Ⅲ期7例,Ⅳ期29例。疗效评价依据WHO标准,CR:可见病变完全消失,超过一个月;PR:肿物缩小50%以上。
- 林传荣杨建伟徐培玉林祥松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癌移行上皮癌泌尿系恶性肿瘤根治性肾切除肾脏恶性肿瘤病理分类
- 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奥沙利铂所致急性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急性神经毒性方面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将6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应用m FOLFOX4方案化疗前3天开始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连服10天,对照组31例予m FOLFOX4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急性神经毒性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下降值及下降幅度。结果:治疗组急性神经毒性总发生率为26.67%,而对照组为51.61%,两组相比,治疗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NGF水平差值及NGF水平下降幅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预防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的急性神经毒性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推广。
- 王泳杨建伟黄争荣陈乃杰王榕平赖义勤
- 关键词:奥沙利铂神经毒性黄芪桂枝五物汤神经生长因子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支持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瘤的初步报告
- 1998年
- 本文报告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支持大剂量化疗,治疗滑膜肉瘤,精原细胞瘤,淋巴肉瘤各1例,3例全部治愈。造血功能15~20天内重建,无严重感染、出血出现。文中就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实体瘤的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 陈强叶韵斌刘建杨建伟张其忠毛雪华
- 关键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淋巴肉瘤精原细胞瘤滑膜肉瘤
- 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联合DC-CIK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3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对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放化疗联合HPS70(Heat Shock Protain70)负载的DC-CIK细胞疗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1∶1配对的方法 ,以性别、年龄、部位、病理分期、AJCC(1997)中临床分期、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放疗为指标,在同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但未行DC-CIK细胞疗法的患者中选择51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OS)和3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DC-CIK治疗组及对照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和68.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C-CIK治疗组及对照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3.1%和2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放化疗联合DC-CIK细胞疗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 应敏刚魏植强杨建伟陈路川郑秋红
- 关键词:结直肠癌热休克蛋白DC-CIK细胞无病生存率
- 剂量密集疗法及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2005年
- 陈强杨建伟
- 关键词:用药剂量疗法乳腺人类肿瘤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