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 作品数:27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临床医学技术应用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对骨密度及骨钙素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GC)后骨密度(BMD)及骨钙素(OC)的变化。方法 20例正常对照为A组,将7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分为四组,B组(2-6个月)19例、C组(7-12个月)21例、D组(13-18个月)17例、E组(超过18个月)16例,所有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测定骨密度,检测血骨钙素水平。结果 1A-E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B-E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B组腰椎L1骨密度较A组减少(P<0.05),C组腰椎L1-L4骨密度较A组减少(腰椎L1、L3,P<0.01;腰椎L2、L4,P<0.05),D组腰椎L1-L4、股骨颈、大粗隆骨密度较A组减少(腰椎L1-L4、大粗隆,P<0.01;股骨颈,P<0.05),E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A组减少(腰椎L1-L4,P<0.01;股骨颈、Wards三角区、大粗隆,P<0.05);3B组、C组骨钙素水平较A组降低(P<0.05),D组、E组骨钙素水平较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单纯钙剂组及不规律或未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组的各部位骨密度均较规律应用钙剂+活性维生素D组减少(P<0.05),不规律或未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组与单纯钙剂组比较,仅大粗隆骨密度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早期发生血骨钙素降低,长期应用可致骨密度减少,腰椎骨密度减少最为显著,钙剂联合活性维生素D治疗可防治糖皮质激素相关性骨量丢失。
- 何喆卢文钱浩杨洋
-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骨密度骨钙素
-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与骨密度及血脂相关性研究
-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的P450基因CYP17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94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汉族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腰椎L2-L4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BMD),...
- 李芳孙俊英章秋王长江杨洋
- 关键词:骨密度绝经后血脂
-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平衡能力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改善平衡能力的干预方法探索
- 唐松涛何勇代芳郑红英赵广碧杨洋章秋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跌倒维生素D3
-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88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大转子骨密度(BMD),并采用PCRRFLP(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分析ER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ER基因型分布频率PP(13.2%)、Pp(45.8%)、pp(40.9%),XX(5.21%)、Xx(31.6%)、xx(63.2%),联合PvuⅡ和XbaⅠ这两种基因型后得到:PPXX(5.6%),PPXx(3.8%),PPxx(6.3%),PpXX(1.4%),PpXx(23.3%),Ppxx(25%),ppxx(34.7%),未检测到ppXX及ppXx型。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相关,PP基因型腰椎BMD显著低于pp和Pp基因型(P<0.05),ER基因p等位基因是一种有益于骨量的基因型。Xb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各部位BMD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联合分析PvuⅡ和XbaⅠ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相关性发现,有Px单倍型的妇女腰椎部位的BMD显著低于无此单倍型的妇女(P<0.01)。结论ER基因PVuⅡ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腰椎BMD有相关性,PP基因型妇女腰椎BMD减低,而具有Px单倍型的ER基因可能对BMD有不利影响。
- 章秋佘敦敏邵宜波杨洋杨红艳
- 关键词:绝经后受体雌激素骨密度
- 体质量及骨代谢指标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体质量、体脂、骨代谢指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分析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识别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健康绝经后女性131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dex,BMI)及双能X线骨密度结果将受试者分为体质量正常组、超重肥胖组;骨质疏松组及非骨质疏松组。比较组间骨密度差异及体质量、体脂、骨代谢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OSTA指数识别O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超重肥胖组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腰椎L2-4部位骨密度较正常组升高,超重肥胖组分别为(0.82±0.12)g/cm^3,(0.72±0.11)g/cm^3,(1.06±0.17)g/cm^3,正常组分别为(0.76±0.14)g/cm^3,(0.64±0.12)g/cm^3,(0.96±0.20)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组体质量、BMI、体脂百分比、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 vitamin D_3,25OHD_3)、雌二醇(estradiol,E2)较正常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STA指数、E2、体质量、体脂百分比、BMI与骨密度呈正相关性。OSTA指数识别O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结论健康绝经后女性适量增加体质量和体脂有利于骨密度增加,骨代谢指标可指导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OSTA指数可用于中国绝经后女性OP筛检。
- 徐新李姝婷代芳何勇张楠杨洋赵广碧章秋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体质量骨代谢指标
-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与骨密度及血脂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安徽地区汉族绝经后女性的P450基因CYP17多态性分布与骨密度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94名安徽合肥地区健康汉族绝经后妇女,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测定腰椎L2-L4和股骨近端部位的骨密度(BMD),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对P450基因的CYP17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析。测定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①CYP17基因型分布频率依次为TC型,CC型,TT型;②CYP17位点TC型Ward s三角区BMD明显高于CC型(P<0.05),与腰椎以及股骨颈和大转子区BMD无关(P>0.05)。在调整年龄、身高、体重、BMI、绝经年限等因素后,CYP17多态位点与Ward s三角区BMD显著相关(P<0.05)。③血TC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r=-0.210,P=0.015),LDL与腰椎BMD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09),TG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r=-0.275,P=0.001),与Ward s三角区BMD呈负相关(r=-0.174,P=0.043)。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①安徽地区绝经后女性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位点与绝经后女性Ward s三角区BMD有相关性;②血TC、LDL、TG升高可能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③未发现P450基因CYP17多态性位点与安徽地区绝经后女性血脂水平有相关性。
- 李芳孙俊英章秋杨洋王长江王佑民
- 关键词:骨密度P450基因绝经后血脂
- 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安徽地区绝经后妇女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基因(LRP5)Q89R和A1330V多态性位点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安徽地区247名绝经后妇女LRP5基因Q89R和A1330V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结果本研究人群中,LRP5基因Q89R和A1330V多态性呈连锁不平衡(χ2=24.48,P<0.01)。Q89R位点QR组的股骨颈、Wards三角和大转子区骨密度明显低于QQ组,A1330V位点AV/VV组的股骨颈骨密度明显低于AA组。在调整年龄、身高、体重、BMI以及绝经年限这些影响因素后,Q89R多态位点与股骨颈和大转子区骨密度显著相关(P<0.05),而A1330V多态性位点则与各位点的骨密度均无相关性。结论LRP5基因Q89R多态性位点可能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有影响,提示LRP5基因是影响骨密度的候选基因之一。
- 朱翔章秋王佑民王长江杨洋郭延云
- 关键词:骨密度基因多态性绝经后
- 长期标准化高脂饲料D12451的喂养对去势雌性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 目的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多伴有肥胖及脂代谢紊乱,但机制不明.早期研究称肥胖对骨组织有保护作用,但近年来的观点认为肥胖可加重骨质疏松,本研究拟检测标准化高脂饲料D12451对去势雌性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 章秋鲁云霞朱小欢赵广碧杨洋鲍莹莹李朝飞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绝经前后女性的骨密度(BMD)、颈动脉及股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及血清骨保护素(OPG)和骨桥蛋白(OPN)等骨特异性标志物,旨在了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密度与动脉粥样硬化(AS)之间...
- 何勇陈逸青代芳张楠赵广碧陈庆杨洋章秋
- 绝经后骨松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患者替勃龙治疗半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变化。方法绝经后女性按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PMOP组(骨松组,N=30例)及非骨松组(N=30例),30例育龄期骨密度正常女性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BALP、TRAP水平。骨松组服用替勃龙(2.5 mg/d)6个月,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3、6月骨密度(BMD),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血清TRAP、BAL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骨松组及非骨松组的血清TRAP、BAL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松组血清TRAP、BALP水平较非骨松组进一步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骨松组应用替勃龙治疗3月后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月后BMD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P<0.05);其血清TRAP、BALP水平在治疗1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开始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月后,骨代谢指标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月后,其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骨代谢生化指标TRAP和BALP的检测,可以早期评价骨转换情况,联合BMD测定可以及时监测替勃龙的药物疗效。
- 李东风张楠章秋赵广碧杨洋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替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