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珺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63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芽囊原虫的形态观察及与腹泻的关系被引量:2
- 2001年
- 张旭乔继英李影杨珺华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形态学腹泻
- 消化道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形态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通过观察感染小鼠消化道中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生长繁殖状况及形态特点,为进一步研究B.h的生理学特性及致病机制提供依据.用含106个B.h的虫体液经直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ICR小鼠,消化道内容物苏木素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和透射电镜观察.在感染小鼠消化道内容物中发现了与粪便及培养物不同的B.h形态.结果表明,提示体内外不同的生长环境对B.h的形态变化产生较大的影响,这种不同的形态可能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
- 姚繁荣乔继英张旭杨珺华李小琪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
- 人芽囊原虫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繁殖方式及与细菌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的生殖方式,对B.h与细菌的关系及相互间微环境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分别对新鲜粪便标本和RPMI 1640培养基中B.h,经碘液染色和苏木素染色观察其形态,对B.h阳性的粘液便、粘液血便进行肠道常见致病菌的培养和鉴定,并通过B.h与大肠埃希菌共培养实验,观察两者相互作用。结果本研究确证了四种B.h繁殖方式:二分裂生殖、内二芽生殖、复分裂增殖及出芽生殖。半数B.h阳性标本未检出已知肠道致病菌。B.h对大肠埃希菌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B.h存在多种繁殖方式;B.h可能单独致病,其致病机制与微生态改变有关。
- 乔继英张旭魏志超杨珺华李亚青张荣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繁殖方式细菌
- 中药牛至油、鸦胆子对人芽囊原虫的体外杀灭作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通过观察牛至油、鸦胆子对人芽囊原虫的体外杀灭作用,筛选治疗人芽囊原虫感染有效药物及浓度。方法从腹泻患者新鲜粪便中分离人芽囊原虫,分别用含牛至油和鸦胆子1640培养基培养,药物设200、400、800、1600、3200和6400μg/ml组。于加药24h和72h作虫体计数,评价药物效果,试验设甲硝唑药物对照组和不加药空白对照组。结果牛至油1600、3200μg/ml作用72h、6400μg/ml作用24h,虫体全部死亡,最适杀虫体浓度为800μg/ml;鸦胆子6400μg/ml24h虫体全部死亡,最适杀虫浓度为1600~3200μg/ml;甲硝唑40μg/ml72h、≥80μg/ml24h虫体全部死亡。结论牛至油和鸦胆子具有体外杀灭人芽囊原虫作用。且牛至油的杀虫效果强于鸦胆子。
- 乔继英李利军张荣张旭蔡娟杨珺华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牛至油鸦胆子
- 阴道毛滴虫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与形态观察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改良肝浸汤培养液及RPMI1640培养基内阴道毛滴虫生长情况的观察,选择适合教学和科研的培养基.方法用临床分离的阴道毛滴虫标本,分别接种至改良肝浸液及RPMI1640两种培养基内进行培养,pH值为5.6~5.8,通过计数了解生长情况并观察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结果肝浸汤培养液中培养48 h,阴道毛滴虫达到生长高峰,虫体呈现出多分裂相,虫体变大、呈圆形,内含4~12个细胞核,细胞膜外缘可见数丛鞭毛.RPMI1640培养基中阴道毛滴虫72 h达到生长高峰,虫体密度约为肝浸液高峰期的2/3,未见多分裂现象,虫体与生理盐水涂片中阴道毛滴虫形态、大小相近.结论改良的肝浸液培养基适于阴道毛滴虫的药物试验及其他实验项目的研究,RPMI1640培养基更适用于教学、标本的制作及实验室保种工作.
- 杨珺华姚繁荣答嵘张旭李小琪
-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培养基
- 乳酸杆菌产生的微环境对阴道毛滴虫的影响及阴道毛滴虫小鼠模型的建立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研究乳酸杆菌产生的微环境对阴道毛滴虫的影响并建立实验性阴道毛滴虫动物模型。方法在阴道毛滴虫生长高峰期加入乳酸,观察阴道毛滴虫在不同乳酸浓度(0.5%、1%、2%)的肝浸汤中的死亡情况,全部死亡后做72h滴虫复苏实验,获取酸度与滴虫间的关系;根据上一步乳酸实验得到的数据,于滴虫生长高峰期分别加入3.0×108/ml的乳酸杆菌0.25ml,0.5ml,1.0ml,2.5ml,观察不同乳酸杆菌浓度的培养基中滴虫死亡情况;将阴道毛滴虫接种于小鼠腹腔,观察小鼠形态如毛发、体形、精神状态变化,以及腹腔脏器病理改变。结果0.5%、1%、2%乳酸浓度下阴道毛滴虫经2h全部死亡,但0.5%浓度组的滴虫复苏成功;乳酸杆菌浓度为0.5×108/ml时比其他浓度组中滴虫的死亡率明显要高;感染阴道毛滴虫的小鼠出现一系列病态症状,并有一系列病理改变。结论1%、2%的乳酸浓度对阴道毛滴虫有杀灭作用,但乳酸浓度为0.5%时对滴虫仅有抑制作用;0.5×108/ml的乳酸杆菌对阴道毛滴虫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采用腹腔接种可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
- 顾婷婷乔继英杨珺华卢朝辉宋金鑫杜赟王雪陈茜
-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乳酸乳酸杆菌小鼠模型
- 人芽囊原虫感染小鼠试验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通过感染不同免疫状态ICR小鼠寻求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B.h)对小鼠的易感途径及有效感染数量。方法①将104、105、106个培养3代的B.h分别经口及直肠感染ICR小鼠。②106个B.h经直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该种小鼠,观察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胃肠道B.h繁殖情况及消化道组织病理改变。结果B.h经口及直肠两种途径均可使小鼠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感染后出现行动迟缓、精神萎靡、嗜睡、体重下降等,部分小鼠出现腹泻,排粘液便等症状,个别小鼠死亡。经解剖肉眼观察见空回肠、回盲部、结肠的肠壁组织严重水肿、充血、淤血等。在小鼠胃肠道内容物中均发现B.h。病理切片显示,小肠及结肠黏膜上皮脱落,黏膜下层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腺体结构不完整。结论B.h经直肠比经口更易感染小鼠,B.h可寄生于小鼠整个胃肠道。小鼠免疫功能降低时,B.h可迅速繁殖、致病性增强,并引起严重的肠黏膜病理改变。
- 姚繁荣乔继英赵晏张旭杨珺华李小琪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小鼠病理变化
- 扁桃酸治疗小鼠急性弓形虫病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扁桃酸对急性弓形虫病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扁桃酸 2 0 0mg/kg ,2次 /d,经口灌服或尾静脉注射治疗感染小鼠 ,于感染后 2 4h、72h和死亡后分别解剖小鼠 ,取肝脏制作电镜标本 ,设立扁桃酸阴性对照和乙胺嘧啶药物对照组。结果 弓形虫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细胞肿胀 ,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破裂 ,核膜迂曲 ,核固缩裂解 ,且破坏程度随感染时间延长而明显加重。扁桃酸两治疗组肝细胞破坏程度均明显轻于相应时期的阳性对照组。扁桃酸对肝细胞内弓形虫速殖子也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乙胺嘧啶虽能有效杀灭虫体 ,但同时破坏大量肝细胞。结论 扁桃酸能减轻弓形虫对肝细胞的破坏 ,且副作用少 ,优于乙胺嘧啶。
- 司开卫李哲乔继英程彦斌杨珺华
- 关键词:扁桃酸乙胺嘧啶超微结构肝细胞
- 阴道毛滴虫小鼠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建立实验性阴道毛滴虫动物模型。 方法 将小鼠分为 8组 ,用不同密度 (1.77× 10 6 个 ml、3 .16× 10 6 个 ml、7.2 4× 10 6 个 ml) ,不同剂量 (0 .2ml、0 .3ml、0 .4ml)的阴道毛滴虫对不同体重的小鼠进行腹腔接种 ,肉眼观察小鼠形态变化 ,解剖观察腹腔内脏病理性改变。 结果 本实验中接种任何剂量与密度的阴道毛滴虫均能使不同体重小鼠致病 ,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 ,但发病时间、典型症状出现时间及感染情况有明显的差异。小鼠可出现竖毛、腹胀、精神萎靡等 ,病理观察见腹腔内脏多处脓肿。 结论 阴道毛滴虫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采用腹腔接种可建立安全、可靠的动物模型 ,较理想实用的模型可选用密度 3 .16× 10 6 个 ml ,0 .3ml接种 18~ 2 0g的小鼠。
- 杜赟顾婷婷杨珺华宋金鑫王雪陈茜
- 关键词:阴道毛滴虫小鼠动物模型
- 人芽囊原虫的体外培养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建立人芽囊原虫 (Blastocystishominis,B .h)的连续培养方法 ,并研究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活史、致病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比较不同血清种类、血清量、温度、pH值等条件下虫体生长繁殖情况。结果 B .h在Locke egg serum(L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其最适培养条件为 :LES培养基中加含 2 0 %小牛血清的Locke液 ,青霉素、链霉素和两性霉素B ,37℃培养 ,pH6 .8~ 7.0 ,第 5、9天虫体繁殖达高峰 ;pH7.2~ 7.8时 ,第 3、6、9天虫体繁殖达高峰。结论 B .h在LE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在合适的温度、血清、pH值等条件下 ,第 3、6天或第 5天为转种时间 ,可达到长期培养的目的。
- 乔继英张旭董晓慧李小琪杨珺华姚繁荣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体外培养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