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菁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工科
  • 4篇高校
  • 3篇地震
  • 3篇领导力
  • 2篇学生领导力
  • 2篇应急
  • 2篇突发事件
  • 2篇文化
  • 2篇文科
  • 2篇理工
  • 2篇理工科
  • 2篇理工科高校
  • 2篇课程
  • 2篇价值观
  • 2篇工科高校
  • 2篇工科学生
  • 2篇城市
  • 1篇电子信息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文化

机构

  • 17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7篇杨菁
  • 6篇刘惠
  • 6篇申小蓉
  • 3篇沈倩
  • 3篇刘文彬
  • 2篇杨梦婷
  • 1篇李怀杰
  • 1篇曾其刚
  • 1篇刘书生
  • 1篇张琼
  • 1篇王志强
  • 1篇汪洁
  • 1篇许玮

传媒

  • 5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探索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互联网虚拟社群组织文化认同研究--以“保研论坛”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本文通过对虚拟社群"保研论坛"部分案例的跟踪和研究,考察了虚拟社群中人际互动活动对社群文化认同程度的影响关系。通过认知与情感两个维度,活跃度、忠诚度和贡献率三个变量,发帖、登录频率、离群率、类群意识、原创帖和主题活动六个测量指标,验证了虚拟社群成员间的互动行为,可以提升成员在社群背景下的自我认同感,帮助确立成员在社群中的个人身份认知,进而提高对社群的文化认同;虚拟社群成员对社群的忠诚和贡献,可以强化成员对社群的情感认同度,进而提高社群的文化认同。
申小蓉贺小培杨菁
关键词:文化认同人际互动
新文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被引量:6
2022年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迎来新的机遇。电子科技大学以“电子信息+公共管理”跨界交叉融合培养为特色,探索出一套工科院校借助主干学科优势展开新文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在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过程改革等方面具有参考和推广价值。
杨菁申小蓉
关键词:电子信息公共管理教学体系
工科学生领导力的行为内涵与结构维度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以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聚焦领导力在行为层面的具体内涵,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法建构了领导行为的四维结构模型。建议工科学生在真实的工程项目实施和推进过程中,应该从共启愿景并设置目标、激发兴趣并鼓舞人心、推动变革并寻求创新、协调关系并平衡利益等四个方面展现一系列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领导行为。
刘文彬刘惠杨菁沈倩
关键词:领导力价值观结构维度
政务微博与传统媒体微博在灾难传播中的框架表达比较研究——基于雅安地震后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1230条微博文本的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文章以雅安地震发生后5天内几个政务微博账户和传统媒体微博账户有关这次地震的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展开文本框架分析,探索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在灾难传播中的框架表达异同。研究表明,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的高层框架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中层框架中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都注重传播自身评论和引入先前事件信息,但在引用外界口述信息时出现差异;低层框架中正向价值导向的微博文本在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中都占优势地位,但在信息来源的倾向上存在差异。
杨菁
理工科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驱动背景下,培养学生领导力能有效实现理工科高校的战略转型.本文从国内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现状入手,指出理工科高校应培养创新驱动型领导力.建构“双强能力驱动模型”,对理工科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进行分析,从领...
沈倩刘惠杨菁
关键词:学生领导力知识结构价值观
工科学生创新驱动型领导力的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6
2019年
电子科技大学围绕“新工科学生创新驱动型领导力培养”探索出了一整套新模式,有效支撑了三个层次的新工科学生领导力的分类培养,并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对该模式的探索和总结将为同类高校开展新工科学生的领导力培养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
刘文彬申小蓉刘惠杨菁
关键词:领导力
网络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随着我国经济领域中的市场化改革以及政府管理体制的变化,国家与社会逐步分离,各种社团组织蓬勃发展,国家权力开始发生了一定转移,这为自下而上的社会动员提供了酝酿的土壤和发生的条件。由于行政控制和法律约束,现实社会动员转向成本低廉、传播迅速、监管较难的互联网动员发展。作为公民社会重要主体的中国非政府组织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动员公众及联动其他组织三个渠道,在网络空间中对社会动员的发生和扩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的网络应用能力和自身治理能力的欠缺,其在网络动员中的作用也不应被夸大,中国非政府组织欲在网络空间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应致力于治理能力的提升。面对非政府组织在网络动员中的作用,政府也应转向在"公共治理模式"下探寻应对之策。
杨菁申小蓉
关键词:中国非政府组织
突发事件后微博舆情结构及应急反应特征研究——以雅安地震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以"4·20"雅安地震作为研究案例,搜集了雅安地震发生后3小时、5小时、10小时、24小时、36小时5个时间节点新浪微博文本数据,以4976条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微博议题、用户属性、发布方式、影响力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探索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舆情结构和应急反应特征。结果表明,情感抒发和信息发布是震后微博内容的主要议题;普通网民是微博舆论的建构主体;原创微博的数量比例较高,广大网民对微博讨论有极高的表达意愿;传统主流媒体、事发地微博用户和名人微博在震后微博舆情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杨菁杨梦婷申小蓉
关键词:应急反应
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研究——基于4·20雅安地震公众安全感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突发事件往往由客观危机事件和人的心理危机交互而成,危机背景下公众面临的最大心理威胁是公众安全感的丧失。通过文献梳理,假设危机事件、政府应对、媒体应对、个体应急能力、群体应急心理行为是影响突发事件背景下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在经历过"4·20雅安地震"的人群中随机抽取了400个样本展开问卷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五类因子聚合修正为四类,除政府应对与媒体应对题项呈现聚合外,其余三因素的影响假设均得到验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重新聚合的四个因素对突发事件背景中公众安全感丧失均有解释力,但呈现解释力强弱差异,由强到弱排序为群体应急心理行为、政府与媒体应对、危机事件和个体危机应急能力;基于公众安全感结构要素,进一步就四个因素对公众安全感的作用路径提出了解释。依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营造群体归属感、危机确定感和事态控制感是政府构建治理机制的关键点。
杨菁杨梦婷
关键词:公众安全感结构方程模型
理工科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创新驱动背景下,培养学生领导力能有效实现理工科高校的战略转型。本文从国内外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现状入手,指出理工科高校应培养学生创新驱动型领导力。构建"双强能力驱动模型",对理工科高校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适应性与针对性进行分析,...
沈倩刘惠杨菁
关键词:领导力理工科高校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