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仕尧
- 作品数:22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法论探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从内涵的角度阐明其具体理论和价值意蕴,又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探析其逻辑和实践路径。概言之,要着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特性、实践特征、价值特色这三重维度来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和实质。
- 林仕尧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论转型时期中国高校的管理创新被引量:1
- 2008年
- 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管理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与社会多元要素之间的关系,努力推动高校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转变,切实建立结构清晰、职能明确的高校管理组织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管理创新,从而有效应对转型时期面临的许多挑战。
- 林仕尧
- 关键词:社会转型管理创新
- 德育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理论探索被引量:13
- 2018年
- 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方面,但长期存在德育学科性定位不强、德育发展改革滞后、培养体系缺乏德育价值支撑、培养对象德育主体缺失等问题。在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程中,要从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体系着手,通过探索研究生德育素质课程体系、健全学术诚信审查评价体系、构建研究生全面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创新导师育人综合考评工作体系等系列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德育融入问题。
- 林仕尧
-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体系德育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点与路径探析
- 2015年
-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从国家战略层面积极推进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普遍做法。我国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要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切实找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路径,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林仕尧
-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教学信息技术使用的伦理困境与出路探究被引量:6
- 2016年
- 教学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从根本上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机制的转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主体与技术、价值与工具的紧张。一方面,信息技术对教学辅助的无序及泛化,削弱了教学情境应有的言传身教、情感传递、教学相长等伦理性因素;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实施效果,限制了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情境中的人文性建构。在教学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应当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持审慎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注重加强信息技术使用与教学价值和教师伦理建构的融合。
- 林仕尧
- 关键词:教学伦理教师伦理伦理困境教学情感教学价值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贴近生活
- 2006年
- 林仕尧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活思想政治素质意识形态属性教书育人教育工作
- 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理论意义
- 2014年
- 中国梦提出以来.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共鸣.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普遍赞誉。中国梦不仅关乎理论思想和价值观念.也关乎历史发展和民族前途。努力把握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与理论意义.是学习和了解中国梦的基础和关键。
- 林仕尧
-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舆论人民群众民族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历史与逻辑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理论。其内容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
- 林仕尧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逻辑方法论
- 文献传递
- 创生与聚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观视角被引量:1
- 2011年
- 从价值观的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具有主体性、逻辑性、创生性等特点,本质上是一个价值创生与聚合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保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形成维护制度体系的信仰价值观,保持理想信念的坚定性——形成巩固共同基础的理想价值观,保持精神生活的进步性——形成提升精神文明的文化价值观,保持伦理道德的引领性——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伦理价值观等四个层面。
- 林仕尧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
-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逻辑进路
- 2022年
- 劳动教育在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发挥着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重要作用。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要紧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要义,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定位,探索劳动教育有效路径,不断提升劳动育人成效。
- 林仕尧
- 关键词:劳动教育逻辑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