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柯建国

作品数:12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牙周
  • 3篇牙髓
  • 3篇牙周炎
  • 3篇根管
  • 3篇充填
  • 2篇牙周基础治疗
  • 2篇正畸
  • 2篇缺损
  • 2篇慢性
  • 2篇根尖
  • 2篇根尖周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水平
  • 1篇牙齿楔状缺损
  • 1篇牙缺损
  • 1篇牙髓病
  • 1篇牙髓病治疗
  • 1篇牙髓根尖周病
  • 1篇牙髓炎
  • 1篇牙体

机构

  • 10篇厦门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柯建国
  • 6篇欧东晨
  • 5篇蔡巧玲
  • 4篇李文进
  • 1篇徐晓

传媒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口腔材料器械...
  • 2篇中国医疗美容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白求恩医学杂...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压法根管充填治疗,观察组运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比较两组根管治疗效果、充填情况及充填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根管充填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根管充填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可明显提高充填率、根管封闭的严密性,有助于降低感染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柯建国
关键词:根管充填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控制效果及对患者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4月将100例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牙周指数、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糖代谢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TNF-α、hs-CRP、FBG、Hb Alc水平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hs-CRP、FBG、Hb A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PD、SBI值均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D、SB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及糖代谢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欧东晨柯建国
关键词:2型糖尿病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牙周指数糖代谢
替硝唑含漱液在方丝弓正畸致牙周炎及牙龈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替硝唑含漱液治疗方丝弓正畸致牙周炎及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方丝弓正畸治疗中发生牙周炎及牙龈炎的患者115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应用甲硝唑含漱液,研究组(58例)应用高浓度的替硝唑含漱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及临床指标变化,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牙龈出血率、牙龈疼痛评分及咬合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PD、BI、PI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研究组的PD、BI、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为85.9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含漱液治疗方丝弓正畸治疗引起的牙周炎、牙龈炎能够有效减轻牙龈出血、咬合疼痛、牙龈肿痛等临床症状,其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欧东晨柯建国
关键词:牙周炎牙龈炎
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病的效果及对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牙周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替硝唑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治疗后不良反应以及龈沟液中IL-6、IL-8、TNF-α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4周,两组PLI、BI和P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4周,两组龈沟液IL-6、IL-8及TNF-α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均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老年牙周病效果良好,操作简单,杀菌效果显著,抗炎效果明显,安全性高,适宜推广使用。
柯建国欧东晨王飞翔蔡巧玲
关键词:替硝唑牙周病炎症因子
前牙缺损修复中联合采用舌侧背板与树脂分层充填技术的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前牙缺损修复中联合采用舌侧背板与树脂分层充填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5例前牙缺损患者(106颗患牙)进行观察,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56颗患牙),对照组25例(50颗患牙)。对照组采用常规树脂充填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舌侧背板联合树脂分层充填技术治疗。术后随访2年,改良USPHS系统、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评估两组修复效果。结果术后2年,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6.43%)、治疗1年时、2年时的PES评分(9.3±1.3)分、(12.8±0.9)分均优于对照组(7.8±1.0)分、(10.1±1.7)分;研究组充填失败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00%),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牙缺损患者在修复治疗中采用舌侧背板联合树脂分层充填技术治疗的边缘密合性好、边缘着色效果好,美观度高,对前牙缺损的修复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柯建国李文进欧东晨蔡巧玲
关键词:前牙缺损
有限元法在牙体修复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被引量:5
2006年
有限元法是一种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相联系的理论力学应用分析方法,其建立的模型直观、省时、结论明确,在工程技术领域广泛应用。有限元法在口腔医学应力研究中,也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作为口腔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牙体修复学也是有限元法应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限元法在修复洞型、桩核材料、楔状缺损的成因及修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柯建国徐晓
关键词:有限元法牙体修复应力分析
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技术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效果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在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通过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技术治疗,研究组采用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根管充填时间、根管充填术后疼痛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8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144);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t=5.595、7.198,P=0.000);研究组根管充填时间为(2.14±0.59)min,对照组为(3.23±0.88)min,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8,P=0.000);随访时,研究组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455)。结论: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技术疗效确定,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缩短根管充填时间,同时还能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是一种临床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
柯建国王飞翔李文进欧东晨
关键词:牙髓根尖周病咀嚼功能
疱疹病毒感染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
2022年
目的 探讨疱疹病毒感染与慢性牙周炎活动性的关系及其对牙周基础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活性期组34例和静止期组46例,检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EB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HCM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析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和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情况。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HSV-1、EBV和HCMV阳性率均高于静止期组(P<0.05),活动期组患者HSV-1、EBV、HCMV病毒载量和血清PCT、IL-6、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静止期组(P<0.05);治疗后,活动期患者中,感染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止期患者中,感染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未感染组;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LI、SBI、AL及PD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感染组PLI、SBI、AL及PD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疱疹病毒HSV-1、EBV、HCMV感染可能共同参与了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并且对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柯建国欧东晨王飞翔李文进蔡巧玲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疱疹病毒病毒载量阳性率牙周基础治疗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研究牙齿楔状缺损的病因
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上颌第一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来比较正常咬合与错牙合时牙颈部的应力分布,进而探讨应力疲劳在牙齿楔状缺损形成过程的作用,寻求牙齿楔状缺损的病因。选择一颗近似标准的人离体上颌第一前磨牙,经牙CT扫描,应用OD...
柯建国
关键词:牙齿楔状缺损病因分析
文献传递
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在牙髓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对牙髓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2例2017年2月-2019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牙髓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方面,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牙髓病患者时,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治疗效果显著,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较少,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王飞翔柯建国
关键词:超声技术牙髓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