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彦杰

作品数:10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候
  • 2篇蒸散
  • 2篇蒸散量
  • 2篇蒸腾
  • 2篇水量
  • 2篇水量水质
  • 2篇水循环
  • 2篇水质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模式
  • 2篇潜在蒸散
  • 2篇潜在蒸散量
  • 2篇区域气候
  • 2篇流域
  • 2篇径流
  • 2篇SWAT模型
  • 1篇蒸发
  • 1篇融雪
  • 1篇山水
  • 1篇时空演变特征

机构

  • 9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灌溉排水...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作者

  • 10篇毕彦杰
  • 6篇赵勇
  • 4篇吴迪
  • 3篇周翔南
  • 3篇张守平
  • 2篇肖伟华
  • 2篇周振民
  • 2篇魏传江
  • 2篇王浩
  • 1篇张文鸽
  • 1篇翟家齐
  • 1篇裴源生
  • 1篇赵晶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第六届全国冰...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化环境下流域/区域水循环特征与规律研究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影响流域/区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两大驱动因素,所引起的水循环效应已成为当前水科学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气候变化对水循环要素的影响必然导致水循环的时空变化,同时,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也日益显著,主要表现为...
毕彦杰
关键词:水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水循环平原区
文献传递
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对径流影响的定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将流域水循环模型SWAT模型和区域气候模型RegCm3进行单向耦合,构建流域水循环综合模拟平台,并在澜沧江上中游地区进行了应用。分别考虑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和水库运行的影响,通过与天然情景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了气候变化和水库运行在下游径流变化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表明:未来20年内,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水库运行都将导致澜沧江下游径流减少,其中气候变化的贡献率则达到88%,而水库运行的贡献率仅占12%,气候变化是造成澜沧江下游径流减少的最主要原因。而在气候变化的因子中,温度变化的贡献率占到81%,降水变化的贡献率仅为19%,因此温度是造成径流变化的所有因子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水库运行对下游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内变化上,即"削峰补枯"作用,而对年际变化的影响不明显。
毕彦杰赵勇肖伟华吴迪周翔南张守平
关键词:气候变化SWAT模型
SWAT模型改进及其在融雪产流量模拟计算中的应用
针对度日模型原理简单,忽略相关因素对积雪、融雪和产流影响较大的缺陷,本文提出了改进双层积雪产流模型。本文别从地面积雪模型、改进冠层积雪模型、模型参数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双层积雪产流模型的结构和计算方法。以...
周振民毕彦杰
关键词:水文计算SWAT模型
文献传递
WACM4.0模型模拟内蒙古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水循环被引量:10
2020年
内蒙古河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区域内耕地密布,长期大规模河道外引水,引排水渠系纵横交错,人类活动剧烈,改变了原来的水循环环境,水循环要素变化具有时空变异性,水分转化与运动过程及其复杂。为厘清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水循环演变规律,该研究在"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强人类活动地区的分布式水循环模型(Water Allocation and Cycle Model,WACM4.0),系统模拟分析了河套地区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的水循环演变规律与水分运动过程。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引排水渠道水循环特征以引水—排水的横向运动为主;乌海滩涂水循环特征以地下水补给—蒸发的垂向运动为主;海子水循环以垂向与横向综合运动为主;耕地水循环特征为灌溉水入渗—蒸散发的垂向运动;人工林、草地、未利用地与居工地的水循环特征为降雨—入渗—潜水蒸发的垂向运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体水循环特征以灌溉(降雨)—下渗—蒸发垂向水循环为主。河套地区地下水量逐年亏损,地下水循环过程为"负水平衡"垂向运动。河套地区引水灌溉平均每年致使黄河径流量减少约42.0亿m^3。其中耕地耗黄水量最多,其次为引水渠道、乌梁素海、排水渠道、海子、草地。研究可为河套地区灌溉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毕彦杰毕彦杰张文鸽张文鸽
关键词:水循环水均衡
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研究Ⅰ:理论方法被引量:20
2014年
针对当前水资源配置对水质因素考虑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研究。阐述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理论基础,构建供需平衡、耗水平衡和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水质模拟系统,提出基于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污染物总量分配优化模型,分析分质供水的实现方式以及不同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改进"三次平衡"思想,提出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方案设置、识别缺水类型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的决策思路。本研究可为水量水质联合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张守平魏传江王浩侯丽娜周翔南毕彦杰
关键词:水量水质
京津冀地区潜在蒸散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归因分析被引量:20
2020年
为了深入认识京津冀地区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基于京津冀地区23个气象站57 a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日潜在蒸散量(ET0),剖析ET0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敏感性分析法定量研究ET0对各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定量识别各气象要素变化对ET0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ET0空间分布整体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除中部地区的塘沽站、黄烨站与保定站点ET0较高外)。ET0整体呈下降趋势,线性趋势率为-0.92 mm/a。ET0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由西北向东南递减,以春季减幅最为明显。2)京津冀地区ET0对相对湿度的最为敏感(-0.44),其次为风速(0.31)、日照时数(0.28)与平均气温(0.26)。随时间推移,ET0对平均风速与相对湿度敏感性整体呈下降趋势,而ET0对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的敏感性逐渐增强。敏感性系数空间分布从西北到东南:风速与平均气温敏感性系数逐渐递增,而日照时数与相对湿度敏感性系数逐渐递减。3)风速变化对京津冀地区ET0变化的贡献最大,平均气温次之。风速为主导因素的站点个数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为主导的站点个数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对潜在蒸散量变化的影响愈加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雾霾尤其是冬季雾霾对日照时数、气温与风速的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ET0。
毕彦杰毕彦杰赵勇赵晶赵勇
关键词:蒸腾潜在蒸散量贡献率京津冀
GFDL-ESM2M气候模式下京津冀地区未来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被引量:6
2020年
为探究未来潜在蒸散量时空变化特征,该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基于美国GFDL提供的GFDL-ESM2M全球气候模式,得到京津冀地区92个格点2000-2050年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太阳总辐射、平均相对湿度和近地面平均风速,应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京津冀地区未来92个格点的逐日潜在蒸散量(ET0),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未来年ET0总体呈增加趋势,RCP8.5情景下ET0上升速度最快,且随着时间推移增幅越来越大。夏季ET0增长速度最快,其次为春季、秋季与冬季,意味着未来ET0季节差异将愈加明显,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季节性干旱。ET0空间分布呈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递减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增速最快,增长趋势由中部向南北递减。不同气候情景下平均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风速、太阳总辐射略微上升,而相对湿度下降。ET0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系数最大,呈由东北向西南递增趋势,其次为最高气温,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增趋势。ET0与相对湿度变化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呈东北向西南递增趋势,ET0与风速相关度不明显。该研究可为农业需水预测与灌溉管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基础支撑。
毕彦杰毕彦杰吴迪吴迪
关键词:蒸腾蒸发潜在蒸散量气象要素
改进双层积雪模型在澜沧江上游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改进的双层积雪模型,以澜沧江上游积雪区为例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并从模型原理、模型适用条件、模拟效果等方面与传统的度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能量平衡和质量平衡为基础的双层积雪模型,在融雪物理机制上更加完善;模型不仅能模拟积雪区融雪产流量,还能模拟融雪过程中冠层对降雪的截留量、蒸发中的汽化和升华损失量、冠层对地面的二次降水量、积雪层中融雪水再结冰量等各个子物理过程;通过对双层积雪模型的改进,使融雪产流模拟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可为寒区冰雪水文过程的研究提供借鉴。
毕彦杰赵勇周振民吴迪翟家齐
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研究Ⅱ:实例应用被引量:14
2014年
为检验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在湟水干流进行实例应用研究。进行了基准年的供需平衡、耗水平衡分析和水质模拟,对当地水质型缺水进行了识别。构建需水方案和工程方案集,以需水中方案和工程方案3为推荐方案。以改进的"三次平衡"思想为指导,模拟现有污染治理水平下,2030年水功能区纳污量;分析了耗水平衡和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结果表明,随着本研究方案的实施,各水资源分区生态用水比例均在60%以上;水质型缺水率仅为0.4%;2030年COD和氨氮纳污量分别为4 585.51 t和244.63 t,污染物总量得到控制;各水功能区水质均达标。证实流域/区域水量水质联合配置理论方法可行。
张守平魏传江王浩侯丽娜毕彦杰周翔南
关键词:水量水质总量控制
气候变化对澜沧江-湄公河上中游径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将区域气候模式RegCM3与水循环模拟模型WACM进行单向耦合,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和流域上中游主要控制水文站径流响应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区域气候预估表明,相对于现状(1980—2009年),A1B情景下未来(2010—2039年)流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均有增加趋势,分别增加了0.65℃和1.87%,但降水增加不明显;流域北部温度增幅比南部明显,而降水区域差异较大,变化较为复杂。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清盛和琅勃拉邦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与天然情景相比均有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1.23%和3.69%,但变化不明显;未来径流年际变化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温度变化对径流影响作用要强于降水;未来春季和夏季(3—6月)径流增减相对明显,局部区域有洪涝和水文干旱的风险,而其它月份径流变化不显著。
吴迪赵勇裴源生毕彦杰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