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永娣

作品数:24 被引量:24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脏
  • 5篇综合征
  • 4篇蛋白
  • 4篇肾功能
  • 4篇肾疾病
  • 4篇肾炎
  • 4篇小管
  • 3篇中毒
  • 3篇肾功能衰竭
  • 3篇肾小管
  • 3篇肾小管性
  • 3篇肾小管性酸中...
  • 3篇肾小球
  • 3篇球蛋白
  • 3篇狼疮
  • 3篇功能衰竭
  • 3篇干燥综合征
  • 3篇病理
  • 2篇原发性
  • 2篇肾病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市第二人...
  • 1篇蚌埠市铁路中...
  • 1篇海门市人民医...

作者

  • 24篇江永娣
  • 18篇陈楠
  • 13篇董德长
  • 11篇任红
  • 11篇陈晓农
  • 11篇傅秀兰
  • 8篇郝翠兰
  • 8篇张文
  • 5篇储谦
  • 4篇付秀兰
  • 4篇王朝晖
  • 4篇徐耀文
  • 3篇周同
  • 3篇朱萍
  • 3篇陈庆荣
  • 2篇汪关煜
  • 2篇郑丽叶
  • 2篇俞海瑾
  • 2篇潘晓霞
  • 2篇吴佩

传媒

  • 5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河北中西医结...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全...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抢救治疗体会
我院肾脏科90-93年肾活检证实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14例(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RPGN),约占我院同期肾穿刺病例的1.8%,其中男性5例,女性9例, 平均年龄 34.2岁(14-65岁),从发病到明确诊断病程...
陈楠关峥嵘江永娣傅秀兰王素娥朱萍储谦郝翠兰董德长
文献传递
急性肾功能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00
2002年
目的 :前瞻性研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发病情况 ,总结ARF病因和发生率 ,为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12月各科住院ARF患者 2 6 9例 ,分析肾前性、肾实质性和肾后梗阻性ARF的各种病因、发生率、治疗和预后转归。  结果 :2 6 9例ARF患者中 ,男性 15 6例 ,女性 113例 ,平均年龄 (49 8± 19 6 )岁 ,其中 >6 0岁组占 31 6 %。肾前性ARF 37例 (13 8% ) ,病因为术后缺血、失液、肾病综合征等。肾实质性ARF 2 2 1例 (82 2 % ) ,其中小管间质病变 16 7例 ,主要病因为药物、感染、休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RM)等。药物性ARF 5 2例 ,有药物因素参与者 5 4例 ,两者共计占ARF 39 4 % ;RM -ARF 16例 (5 9% )。 95例行肾活检 ,其中小球 小血管病变 4 7例 ,小管 间质病变 (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间质性肾炎 ) 37例。医源性ARF 90例 ,占 33 5 % ,病因为外科手术后和肾前性因素以及药物因素。肾后梗阻性ARF 11例 ,占 4 % ,病因为各种妇科肿瘤和泌尿道肿瘤、畸形、结石、前列腺肥大和后腹膜淋巴结肿大。本组死亡率 14 5 % ,其中校正死亡率 (直接与ARF相关的死亡率 )12 6 %。  结论 :ARF流行病学已发生改变 ,发病呈高龄化趋势 ,老年ARF发病率上升 ;肾前性ARF常因认识不足?
张文陈楠任红陈晓农徐耀文俞海瑾江永娣朱萍汪关煜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流行病学ARF病因小管间质病变
益肾宝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4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8
1995年
益肾宝治疗原发性痛风性肾病47例临床观察傅秀兰,江永娣,陈晓农,张文,任红,董德长,张桂生,刘国明PRIMARYNEPHROPATHYTREATEDBY"YISHENBO"FuXiulan;JiangYongdi;ChenXiaolong,etal....
傅秀兰江永娣陈晓农张文任红董德长张桂生刘国明
关键词:肾疾病痛风性肾病中医药疗法
干燥综合征的肾脏损害被引量:7
1997年
结合肾活检及近期检测进展,了解干燥综合征(SS)的肾脏损害。方法 对我科1988~1995年间收住的31例SS肾脏损害患者,进行常规、免疫学、肾小管功能及肾活检等检查。结果 25/31为远端肾小管酸中毒(dRTA),3/25合并肾性尿崩症,2/25合并低钾性麻痹。肾病综合征及肾小球肾炎(GN)分别为5及3例,其中4例肾功能轻度受损。74%患者为高γ球蛋白血症,65%和45%患者抗ss-A、抗ss-B(+)。光镜13例肾标本中9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伴间质大量淋巴浆细胞浸润及小管萎缩,2/13为狼疮性肾(LN)Ⅲ及Ⅳ型,2/13为系膜增生型GN。免疫荧光大多阴性,部分标本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小球沉积,1例IgG肾间质沉积。19例应用强的松治疗,3例合用CTX冲击,14例缓解,肾功能受损者Cr水平基本降至正常。结论 SS肾脏损害常见,以dRTA和GN主要表现。强的松治疗可减少间质淋巴浆细胞浸润,改善肾功能,纠正RTA。
陈楠任红陈晓农江永娣郝翠兰付秀兰董德长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肾损害肾活检
IgA肾病肉眼血尿型和大量蛋白尿型的临床与病理比较
1998年
IgA肾病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目前认识到,约20%~50%的患者可逐渐导致肾功能衰竭,蛋白尿的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相关(1);而单纯性血尿多为良性过程(2)。为此,本文对肉眼血尿型和大量蛋白尿型IgA肾...
江其泓陈楠付秀兰付秀兰李莹
关键词:IGA肾病血尿型蛋白尿型病理
性连锁Alport综合征COL4A5基因突变检测被引量:8
2002年
目的 检测16个家系20例性连锁Alport综合征患者COL4A5基因突变。方法 采用PCR-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COL4A5基因中30个外显子及其相邻内含子区域(外显子1~25、31、32、41、50、51),另选取100例正常人外周血DNA作为对照。结果 共发现4种突变,包括1种位于1号外显子上的无义突变(266C→T谷氨酰胺22终止密码),1种位于31号外显子上的错义突变(2757G→T甘氨酸852缬氨酸),以及2种分别位于1、25号内含子区域的剪接突变(283+1G→T、2150+1G→T)。结论 COL4A5基因为性连锁Alport综合征的致病基因,突变类型多样,尚未发现热点突变。类似于外显子突变,内含子突变同样具有致病意义,患者临床症状典型。查阅基因库,此4种突变均为首次报道。
严静茵陈楠潘晓霞任红张文陈晓农江永娣郝翠兰赵青
关键词:COL4A5基因肾小球基底膜
IV型肾小管性酸中毒7例报告
陈庆荣傅秀兰江永娣
关键词:肾小管性酸中毒移植术(医学)肾小管酸中毒肾功能衰竭
结节病的肾损害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98年
目的讨论结节病肾损害和高血钙的原因,以及临床辅助诊断、治疗方法.方法介绍我院二例本病诊治经过井结合文献复习结节病的病理特点,与TB、SLE、原纤雄性肾炎、淀粉样变的区别.结果结节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最常侵犯肺、肾、肝脾、淋巴结和腮腺等,病程经过缓慢,临床表现各种各样,又缺乏特征性,误诊率极高,随着肾活检技术开展,结节病肾损害已引起专科医师的重视.结论肾活检对诊断结节病有重要意义,早期诊断治疗本病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
江永娣陈楠王朝晖付秀兰董德长郑丽叶储谦
关键词:结节病肾损害文献复习肾活检病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观察被引量:25
1995年
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染色法,分析了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分子表型(CD_(11a)/LFA-lα、CD_(18)/LFA-1β、CD_(54)/ICAM-1)。结合淋巴细胞变化对SLE作进一步探讨。结果发现SLE活动期CD_(11a)、CD_(18)表达随CD_4细胞减少而降低、CD_8细胞增多而增高,CD_(54)在CD_(20)细胞上亦增高。此外,CD_8细胞的CD_(18)增高与CD_4CD_(45)RA ̄+细胞降低呈负相关(P<0.05),而与CD_(20)细胞的CD_(54)增高呈正相关(P<0.01)。提示粘附分子可能在SLE发病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周同江永娣姚建石学耕史桂英董德长
关键词:SLE红斑狼疮淋巴细胞粘附分子
皮质激素和间断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激素及间断环磷酰胺 (CTX)冲击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病综合征 (FSGS N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3~ 1997年间 ,6 3例FSGS NS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 ,疗效与病理的关系及随访结果。结果 以NS为表现的FSGS占同期肾活检FSGS的 43.45 % ,平均发病年龄 (31± 14)岁 ,男女之比为2 .15∶1,平均随访 43个月。对初始治疗有反应的患者 (Ⅰ组 )完全缓解率 (CR)高 ,为 6 5 .79% ,无进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者 ;对初始治疗无反应者 (Ⅱ组 )CR低 ,为 12 % ,延长激素及CTX治疗可使CR或部分缓解率(PR)增加至 48% ,进展至CRF者为 6 .35 %。治疗的反应及CR的高低与肾小球病变范围及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肾小球病变范围大 ,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者 ,对初始治疗反应差 ,CR低。药物不良反应以感染和肝损为主。结论 延长皮质激素及间断CTX冲击治疗FSGS NS使NS的治疗缓解率增加 (总CR :44 .44 % ) ,进展至CRF少 (6 .35 % ) ,患者预后改善 ,临床上应根据肾脏病理 ,在严密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下 。
陈晓农陈楠任红张文江永娣傅秀兰郝翠兰董德长
关键词: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