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军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脐橙
  • 5篇柑桔
  • 3篇脐橙果实
  • 3篇果实
  • 3篇^3H
  • 3篇BA
  • 2篇环剥
  • 2篇PP333
  • 1篇多效唑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生理
  • 1篇营养元素
  • 1篇营养元素吸收
  • 1篇溶解法
  • 1篇生理落果
  • 1篇施用
  • 1篇实生
  • 1篇实生苗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施用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彭良志
  • 10篇汤军
  • 7篇雷霆
  • 6篇胥洱
  • 3篇何首林
  • 1篇淳长品
  • 1篇何绍兰

传媒

  • 4篇中国柑桔
  • 3篇园艺学报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溶性BA粉剂防止脐橙幼果脱落的作用被引量:3
1999年
BA能有效防止柑桔第一次生理落果,提高着果率,现已广泛用于脐橙等无核、少核易脱落柑桔品种的保果。但由于BA的水溶性差,在水中极易析出BA结晶,通常需要通过繁琐的配制过程才能使用,一般农户难于掌握,保果效果难于发挥。近年生产上开始采用一些改进的BA或复...
彭良志何绍兰汤军淳长品
关键词:脐橙生理落果
柑桔座果初期内源脱落酸变化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对有核凤梨甜橙和无核朋娜脐橙的幼果、当年生春叶、春梢和一年生春叶在第一次生理落果期内源脱落酸(ABA)的变化研究表明,凤梨甜橙的座果率比脐橙高,其幼果中ABA的含量比脐橙低。用GA3+6-BA涂果提高了脐橙座果率,但降低了幼果中ABA含量。幼果中ABA的高含量不利于座果。
雷霆汤军彭良志
关键词:柑桔属脱落酸座果
^3H—BA在脐橙果实内的吸收与残留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用3H-BA+GA3处理枳(Poncirustrifoliata)砧‘清家’脐橙(Citrussinensis)幼果。果实对3H-BA的积累速度以处理后24h内最快。此后,随时间的延长而趋缓。至9月1日,果实内3H放射活性累积量达峰值。之后果实内3H放射活性累积出现负增长。成熟期间,果实内3H放射活性累积量比峰值减少约40%。3H-BA浓度在处理后24h即达0.45μg/gFW,4天后达峰值0.56μg/gFW,然后逐渐降低,成熟期仅为0.005μg/gFW,且此时果肉中检测不到3H-BA残留。11月1日,检测与处理果不同距离处着生的不同时期叶片以及枳砧根系,均未发现3H-BA残留。
彭良志何首林汤军
关键词:脐橙
柑桔对^3H-PP_333的吸收运转被引量:1
1994年
3N-PP(333)处理枳(Poncirustrifoliata)砧华盛顿脐橙(CitrussinensisOsbeck)不同时期春、夏梢成熟叶片、幼嫩秋梢,半个月后,其吸收量一般仅占处理量的0.2%左右,被吸收的3H-PP(333)在大部分情况下主要滞留在处理部位。向外转运时,越远离处理部位,被转运的量越少,能运至根系的极少。土施时,根系对PP(333)吸收缓慢,其吸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缓慢增加,2个月后仅占处理量的0.025%。吸收转移至地上部的量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根系对PP(333)较敏感,根内浓度不足0.4μg/g即可明显影响新根发生和生长。无论3H-PP(333)由叶、梢向根转运,还是由根向地上部转运,一般韧皮部内3H放射比活性大大高于木质部。
彭良志何首林汤军胥洱宋乃晶
关键词:脐橙
脐橙剥皮再生的解剖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环剥在柑桔树上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常规环剥再生速度慢,环剥宽度难于掌握。近年来,我们对柑桔环剥后包以薄膜,剥口暴露的木质部能在2个月左右重新长出新的树皮,研究了树皮再生的解剖发生。 所用试材取自于本所12年生枳砧华盛顿脐橙。最初的环剥试验始于1988年,而大部分环剥则在1990年进行。4月20日,选长势较强,生长较一致的10株树,在一株的2~3个直径3~5cm的大枝上进行环剥。方法是用刀将枝环切两圈,深达木质部,两圈之间再竖切一刀,挑起树皮,将其剥离,剥口宽3cm。剥后包以无色聚乙烯薄膜保湿。一个月后解膜。制片观察的材料按下列时间取材:环剥前,环剥当天和剥后1、3、6、10、15、20天和1、2、3、4个月,及剥后1年(1989年剥)和2年(1988年剥)。每次取材固定时,从每株树上切取3~5块1.0cm×0.25~0.5cm小块,稍带木质部,置于FAA固定液中。固定后的材料用石蜡切片法切片,切片厚度8~12μm,铁矾—苏木精—番红染色。 二。
彭良志胥洱汤军宋乃晶雷霆
关键词:脐橙环剥柑桔类果树
PP333对柑桔新生器官形态和解剖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1991年
PP333处理后,枳实生苗新生根异常粗短,并在根的成熟区以上部位形成一节节凸起的念珠状结构,根尖也往往局部坏死。脐橙抽发的新梢极短,长度仅为对照的12%左右;叶片数量减小,并高度密生,叶长度减少,宽度增加;果实变小,果皮极光滑,果形指数减小。经切片观察,这种器官形态的变化在细胞形态上主要表现为细胞长度减少和宽度增加。推断PP333对新生器官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器官组织细胞的伸长和扩大,以及抑制分生组织细胞纵向分裂并促进其横向分裂来实现的。
彭良志汤军胥洱宋乃晶雷霆
关键词:多效唑柑桔器官
^3H—BA不同溶解法对脐橙果实吸收^3H—BA的影响
1998年
3H-BA分别采用普通热酒精溶解法、加PT39助溶剂的改进溶解法配成3H-BA+GA3,于“清家”脐橙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前涂果。改进溶解法使脐橙幼果在24小时吸收3H-BA达22388dpm,果内3H-BA浓度达0.88×10-6,而普通热酒精溶解法仅分别为12890dpm和0.45×10-6。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溶解3H-BA,脐橙幼果对3H-BA的吸收速度都是涂果后24小时内最快,此后迅速下降,但吸收过程可持续到处理后44天。
彭良志何首林汤军雷霆
关键词:脐橙
Fows防止脐橙果实脐部黄化研究初报
1994年
Fows防止脐橙果实脐部黄化研究初报彭良志,汤军,宋乃晶,胥洱,雷霆(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重庆630712)脐橙果实脐部黄化,俗称脐黄,是脐橙类品种所特有的一种引起落果的病害,此病多发于6~8月,严重时脐黄果可占此期挂果量的30%~50%,是导致...
彭良志汤军宋乃晶胥洱雷霆
关键词:脐橙果实
土壤施用PP333对枳实生苗生长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1992年
2年生盆栽枳实生苗经0~5000ppm系列浓度PP333处理后,新梢抽发量、生长量、节间长度,主干粗度,新根发生量,根长度及单株鲜重等随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减少,但新根粗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PP333处理使新生枝叶及根中Zn含量减少,但似乎不减弱对K、Ca、Mg、Mn、Cu等元素的吸收,而P的含量相对稳定。
彭良志胥洱汤军宋乃晶雷霆
关键词:柑桔枳实生苗营养
赤霉素加细胞激动素涂果及环剥对脐橙营养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1992年
已知在脐橙谢花后应用GA_3加BA涂果能有效地减少生理落果;花期环剥保果以及花芽分化临界期环剥促花亦有明显效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上述处理对脐橙叶片矿质营养元素、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等含位的影响,探索其有关生理机制。
雷霆胥洱汤军宋乃晶彭良志
关键词:脐橙赤霉素B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