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马铃薯
  • 7篇马铃薯疮痂病
  • 7篇疮痂
  • 7篇疮痂病
  • 6篇诱抗剂
  • 3篇氧化酶
  • 3篇氧化酶活性
  • 3篇酶活性
  • 3篇抗氧化
  • 3篇抗氧化酶
  • 3篇抗氧化酶活性
  • 3篇活性
  • 2篇氧自由基
  • 2篇叶片
  • 2篇蒸馏
  • 2篇蒸馏萃取
  • 2篇质谱
  • 2篇质谱法
  • 2篇色谱
  • 2篇同时蒸馏

机构

  • 9篇云南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汤晓莉
  • 8篇陈小兰
  • 8篇薛红芬
  • 6篇杨明挚
  • 4篇陈善娜
  • 3篇邓国宾
  • 2篇王燕云
  • 2篇邓清
  • 1篇何耀莹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2010全国...
  • 1篇植物分子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水杨酸诱导马铃薯疮痂病抗性的生理机制研究被引量:27
2010年
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SA)在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对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PAL活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多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探索诱导抗性的生理基础。结果表明,外源SA能显著降低种薯感病率;同时矮化植株,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增强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通过诱导抗氧化酶系活力的提高,SA能有效降低叶片中超氧自由基和MDA的含量,增强植株对疮痂病的系统抗性。
汤晓莉薛红芬邓国宾杨明挚王燕云陈小兰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水杨酸诱导抗病性
诱抗剂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抗剂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中的应用,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矮壮素对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叶绿素含量、PAL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
陈小兰汤晓莉薛红芬王燕云杨晨璇尹进超张根松邓清
马铃薯疮痂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诱抗剂的筛选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scab)是由植物病原链霉菌(Streptomyces)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块茎,在其表面形成近圆形至不定形木栓化疮痂状淡褐色病斑或斑块。云南作为最早种植马铃薯的省份之一,疮痂病...
汤晓莉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链霉菌RPOB基因植物诱抗剂
马铃薯疮痂病诱抗剂的筛选和机理分析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scab)是一种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发病强度和范围都逐渐加大。由于病原菌丰富的种类和较大的变异性,化学杀菌剂和田间管理措施往往效果欠佳,利用植...
汤晓莉薛红芬杨明挚陈小兰陈善娜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诱抗剂抗氧化酶活性
文献传递
马铃薯疮痂病诱抗剂的筛选和机理分析
汤晓莉薛红芬杨明挚陈小兰陈善娜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诱抗剂抗氧化酶活性
文献传递
光对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6种化合物,光下41种,暗下39种,其中24种为共有物质。暗下生长较光下生长的铜绿微囊藻中,醇类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光下47.69%下降为暗下5.19%),烷类、烯类、苯类物质略有下降;而酸类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光下为0.78%,暗下为12.93%),酮类、胺类、酯类所占比例也明显上升。
邓国宾薛红芬汤晓莉杨明挚陈善娜陈小兰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成分
诱抗剂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抗剂在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中的应用,以感病品种夏波蒂为材料,研究外源矮壮素对温室马铃薯种薯生产中,种薯疮痂病的感病指数和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分析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叶绿素含量、PAL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
陈小兰汤晓莉薛红芬王燕云杨晨璇尹进超张根松邓清
文献传递
马铃薯疮痂病诱抗剂的筛选和机理分析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scab)是一种由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的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发病强度和范围都逐渐加大。由于病原菌丰富的种类和较大的变异性,化学杀菌剂和田间管理措施往往效果欠佳,利用植...
汤晓莉薛红芬杨明挚陈小兰陈善娜
关键词:马铃薯疮痂病诱抗剂抗氧化酶活性
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了6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5.11%,其中分离出烃类、酮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酸类,杂环类8大类化合物.在所分离鉴定的挥发性成分中,其百分含量在1.00%以上的化合物10种,分别为:丁酸、十六酸、十七烷、豆蔻酸、圆柏酸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植物醇、1-乙基-1,5-环辛二烯、2-戊烯-1-醇、1-戊烯-3-醇.为进一步研究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影响机制及危害提供基础数据.
邓国宾何耀莹薛红芬汤晓莉杨明挚陈小兰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