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
- 作品数:20 被引量:104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卫生厅医学重点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58例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被引量:1
- 2005年
- 沈燕
- 关键词:早产儿胃肠道外营养护理
- 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疗效评定与监测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 应用客观指标肺功能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定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年龄≥5岁根据GINA哮喘控制水平分类属于未控制的哮喘患儿57例,按照GINA方案进行规范化治疗,每个月复诊1次,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检测及填写C-ACT量表,分析并比较.结果 FEV1%预计值从治疗前的(73.41±9.86)%升高到治疗后的(86.45±9.43)%,PEF%预计值从治疗前的(70.82±12.83)%升高到治疗后的(88.46±12.52)%,C-ACT评分从治疗前的(18.25±1.58)分增加到治疗后的(23.79±1.92)分,治疗前后FEV1%预计值、PEF%预计值、C-ACT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C-ACT是一种简易而有效的评价儿童哮喘控制的方法,两者联合应用评定效果更好.
- 卢秋穗周国平陆超沈燕彭开珍
- 关键词:哮喘呼吸功能试验哮喘控制测试
- 恶性肿瘤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在中国,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恶性肿瘤已上升为儿童疾病别死亡的第1位原因.医院感染被公认为儿童恶性肿瘤的主要直接致死原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研究表明感染相关死亡占恶性肿瘤患儿死亡总数的60.7%.据不同的...
- 沈燕周玉峰安海燕胡霞
- 关键词:恶性肿瘤儿童患者风险评估
- 协同护理模式在预防住院患儿跌倒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预防住院患儿跌倒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20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预防跌倒;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207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记录2组患儿住院期间跌倒发生率,评估患儿家属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患儿跌倒发生率1.45%(3/207),低于对照组的5.85%(12/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家属比较,观察组患儿家属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提升(P<0.05或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以降低住院患儿跌倒发生风险,提升患儿家属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程度。
- 徐洵洵沈燕王芳
- 关键词:协同护理跌倒儿科护理针对性教育
- 对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被引量:3
- 2011年
- 过敏性疾病是影响小儿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特应性体质和过敏原暴露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1]。过敏原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
- 沈燕
- 关键词:健康教育皮肤点刺试验患儿阳性特应性体质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患儿漱口依从性中的应用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患儿漱口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计划,对病区肿瘤患儿漱口依从性的现状进行查检和解析,设定目标,针对要因拟定对策并实施,最后进行效果确认,检讨和改进。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肿瘤患儿漱口总频次为686次,其中依从性差、未漱口的频次为63次,依从率为90.8%,显著高于活动前患儿漱口总频次为588次,其中依从性差、未漱口的频次为105次,依从率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5,P<0.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肿瘤患儿漱口依从性,保持口腔清洁,促进患儿舒适。
- 朱海霞黄艳沈燕周玉峰
- 关键词:品管圈漱口依从性儿科
- HPLC法与EMIT法测定人血中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差异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比较酶增强免疫分析法(EMIT)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甲氨蝶呤(MTX)血药浓度结果,并分析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存在偏差的原因。方法:7例骨肉瘤患者,采用大剂量(10 g·m-2)甲氨蝶呤静脉滴注后,同时采用EMIT法和HPLC法测定血浆中MTX药物浓度,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骨肉瘤患者给药后48、60、96 h的血药浓度,采用EMIT法测得的值约是HPLC法测得值的1.72倍;采用EMIT法测得的血药浓度远远低于HPLC法测得的MTX及其代谢物7-OHMTX的浓度之和。结论:MTX的主要代谢物7-OHMTX与EMIT法检测MTX存在显著的交叉反应,这可能造成EMIT法测定结果高于HPLC法。
- 唐茜孙鲁宁沈燕张宏文陆超龚晓健王永庆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甲氨蝶呤血药浓度
- 恶性肿瘤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状与直接经济损失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状与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儿为调查对象,在调查感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恶性肿瘤患儿医院感染相关直接经济损失。结果共717例患儿纳入分析,其中107例患儿住院期间发生过1次及以上医院感染,共发生医院感染125例次,感染例次率为17.43%;血液肿瘤与实体肿瘤感染组患儿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154,P=0.007);血液肿瘤感染组患儿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50108.80元,住院天数为(26.32±14.08)d;非感染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20424.71元,住院天数为(15.89±9.13)d;实体肿瘤感染组患儿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8972.75元,住院天数为(21.36±9.00)d;非感染组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8985.46元,住院天数为(15.43±7.38)d。感染组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血液肿瘤患儿感染风险高于实体肿瘤患儿,两者常见医院感染部位存在差异。医院感染导致恶性肿瘤患儿住院费用增高,住院天数延长,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
- 安海燕胡霞沈燕周玉峰
- 关键词: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
-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儿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儿科静脉留置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按入组先后顺序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9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2组患儿均行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用肝素帽,观察组采用分隔膜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记录2组患儿留置针留置天数,对比患儿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留置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留置针脱落、静脉炎和导管堵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能降低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置管期间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巡视护理力度,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对提高患儿依从性具有积极意义。
- 周玲娟沈燕
- 关键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肝素帽儿科静脉输液健康宣教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喘息性疾病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对喘息性疾病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FCC干预。观察2组患儿治疗情况对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治疗,均未发生声音嘶哑、口腔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依从性好96例(91.4%),对照组为83例(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喘息性疾病患儿采用FCC模式,能提高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
- 陈增沈燕
- 关键词:雾化吸入治疗治疗依从性喘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