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伟彬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手术
  • 2篇芬太尼
  • 1篇单鼻孔
  • 1篇单鼻孔经蝶入...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流动力学指...
  • 1篇氧流量
  • 1篇应激反应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根治
  • 1篇直肠癌根治术

机构

  • 4篇广东省梅州市...
  • 2篇梅州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温伟彬
  • 2篇廖亿粦
  • 2篇林伟雄
  • 2篇王雄球
  • 1篇张岳农
  • 1篇林奕彬
  • 1篇黄典
  • 1篇黄典
  • 1篇张伟强

传媒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5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腹部肿瘤患者麻醉中七氟醚饱和状态后降低氧流量的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腹部肿瘤患者麻醉中七氟醚饱和状态后降低氧流量的效果。方法 40例腹部肿瘤患者,拟在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潮气量(TV)设置为8 ml/kg,I:E=1:1.5,呼吸频率(RR)=10 bpm,新鲜气体流量(FGF)=分钟通气量(MV),设定浓度(Fd)为2.4%vol,呼气末浓度(Fet)达到峰值10 min后,记录吸入浓度(Fi)的数值。将FGF/MV从1降低到0.4,10 min内每隔1 min记录Fi和Fet的数值;然后将FGF/MV从0.4降低到0.3,同样方法记录Fi和Fet;最后将FGF/MV从0.3降低到0.2,同样方法记录Fi和Fet的数值。结果 Fet达到峰值后,降低FGF/MV引起Fi轻度下降;相对于起始状态,在2 min和10 min时略有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末吸入浓度可以稳定在1.7%vol。结论在对肿瘤患者进行麻醉时,在七氟醚吸入麻醉达到饱和状态后降低流量具有很好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循环呼吸稳定性。
温伟彬王雄球黄典
关键词:腹部肿瘤麻醉七氟醚氧流量
国产罗哌卡因气管内喷雾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
2013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气管内表面喷雾以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应激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择期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76例分为2组各38例,观察组气管插管前先用0.75%的罗哌卡因+1mL生理盐水行气管内喷雾麻醉后再行气管插管;对照组直接气管插管。结果观察组插管时、插管后3min、5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气管内喷雾预防气管插管反应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王雄球温伟彬林奕彬
关键词: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罗哌卡因麻醉
不同时机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比较术前与术后行腹横肌平面阻滞的区别。方法:行择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1~84岁,体重35~91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为全麻插管组(C组)、术前TAPB组(B组)和术后TAPB组(A组),C组患者仅行插管全麻,B组患者插管全麻后手术开始前为患者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A组患者插管全麻手术结束后行TAPB;记录3组患者在入室(T0)、切皮时(T1)、建立气腹即刻(T2)、开小切口时(T3)、术毕即刻(T4)、苏醒即刻(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观察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及肌肉松弛剂的用量、复苏室舒芬太尼的追加总量和躁动情况,比较术后6 h、24 h、48 h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泵按压次数,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B组患者在T1、T2、T3和T4时的血压及在T1、T3时的心率均低于C组和A组(P<0.05);B组患者吸入七氟烷的最低浓度比A组低(P<0.05);B组患者瑞芬太尼的用量、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比C组及A组少(P<0.05);B组和A组患者复苏室舒芬太尼的追加量比C组患者少(P<0.05);B组和A组患者拔管后的躁动发生率也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6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24 h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C组患者低(P<0.05),A组术后6 h恶心的发生率也比C组患者低(P<0.05),B组和A组患者术后6 h、24 h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比C组患者少(P<0.05),A组患者术后48 h时的静脉镇痛泵按压次数比C组患者少(P<0.05)。结论: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前行腹横肌平面阻滞可以减少术中血压波动和部分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
邓靖单张岳农张伟强温伟彬林伟雄廖亿粦张淼源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
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术前进行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B组患者进行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治疗,C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析3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C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温伟彬黄典林伟雄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胸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2021年
子宫肌瘤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腹腔镜术式对患者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快速康复。但手术头低脚高体位及术中气腹建立可引发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如应激反应、心血管事件等,可对手术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选取合理的麻醉方案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保障手术安全性十分重要。瑞芬太尼、丙泊酚均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本研究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旨在观察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李敬业徐志燕刘炯峰温伟彬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方案手术安全性麻醉药物
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麻醉中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优缺点进行比较。方法 60例拟行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照使用麻醉剂的不同分为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其中RF组32例,F组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持续心排量(CCO)、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手术插管前、插管后1 min后、凿蝶骨时以及拔管前和拔管5 min后的各项不良反应、麻醉起效的时间和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F组的麻醉起效及恢复时间大于RF组(P<0.05),RF组在各时间点时,其CVP、CCO、CI、SBP、HR数据的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在各时间点时的相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过程中,两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e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比瑞芬太尼效果作用要弱,对于患者的心肌抑制作用性不强。
温伟彬廖亿粦刘炯峰
关键词:瑞芬太尼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