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7篇手术
  • 3篇心脏瓣膜
  • 3篇心脏瓣膜置换
  • 3篇置换术
  • 3篇术后
  • 3篇儿童
  • 3篇瓣膜
  • 3篇瓣膜置换
  • 3篇瓣膜置换术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脏瓣膜置换...
  • 2篇心脏病
  • 2篇心脏直视
  • 2篇心脏直视手术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食管

机构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汕头市中心医...
  • 3篇四川大学
  • 2篇上海市肺科医...

作者

  • 19篇潘泽群
  • 11篇李畅波
  • 11篇黄国武
  • 11篇张春
  • 5篇柯斌
  • 3篇肖锡俊
  • 3篇亢卫华
  • 2篇蒋雷
  • 2篇黄尧垚
  • 1篇林少锐
  • 1篇陈益宏
  • 1篇黄诺洁
  • 1篇禹德富
  • 1篇郑君仪
  • 1篇林荣华

传媒

  • 5篇广东医学
  • 4篇广西医学
  • 3篇华夏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199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肺外周型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张春黄国武蒋雷李畅波潘泽群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外周型结节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密度增高小结节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连续观察452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寻找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出现肺部感染31例,占术后感染的75.6%,与其相关的指标有左室射血分数(EF)、再次开胸止血、术后胸骨哆开、呼吸机使用时间、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主要与围手术期心功能情况、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
张春肖锡俊黄国武李畅波潘泽群
关键词:心脏手术瓣膜置换术肺部感染
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在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患者52例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资料,比较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中导管长度、主动脉侧内径、肺动脉侧内径水平及动脉导管未闭分型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与胸骨上窝切面检查动脉导管长度、肺动脉侧内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小于血管造影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检查主动脉侧内径明显大于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检查主动脉侧内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3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窗型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及血管造影漏斗型动脉导管未闭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切面检查,超声心动图胸骨上窝切面主动脉侧内径检测准确度高对动脉导管未闭分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柯斌亢卫华潘泽群黄尧垚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开胸止血原因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次开胸止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507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机械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中21例(4.1%)因术后出血行剖胸止血术。结果:1例在开胸止血过程中因失血性休克死亡,余20例经开胸止血后恢复较顺利。出血部位:左房切口出血4例,钢丝穿过胸骨处出血3例,心包粘连带出血1例,胸骨后渗血、心包返折点出血1例,主动脉根部出血、胸骨后渗血2例,胸骨后渗血5例,胸腺、胸骨上凹渗血5例。结论:由于体外循环和心脏手术本身的特点,体外循环后的出血率较其它手术高。出血原因分为3种:①外科性出血:与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关。②非外科性出血:主要是体外循环过程对正常止血机制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影响引起。③混合性出血:既有外科性出血又有非外科性出血的原因。正确鉴别术后出血的原因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降低病死率。
张春黄国武李畅波潘泽群肖锡俊
关键词:出血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
妊娠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感染者母婴垂直传播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HbsAg阳性孕妇晚期妊娠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V宫内传播的阻断作用及孕妇血清HBV-DNA水平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产检及住院分娩的慢性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儿317例,根据荧光免疫定量和ELISA法检测结果分为4组:A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B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低水平(≤103cp/mL)组;C组HbsAg(+)、HbeAg(+)、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D组HbsAg(+)、HbeAb(+)、HbcAb(+)、HBV-DNA中高水平(≥104cp/mL)组。在妊娠第28、32、36周各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400IU,新生儿于生后24h常规注射HBIG100U,并与于出生后0、1、6个月常规接种乙肝疫苗,检测新生儿脐血及出生后6个月、1年外周血乙肝抗原抗体六项。结果妊娠晚期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宫内感染发生率为7.07%。结论妊娠晚期应用HBIG可以降低宫内感染发生率,HBIG阻断乙肝病毒感染在HBV-DNA低水平组效果比HBV-DNA中高水平组好。
陈益宏林少锐黄诺洁潘泽群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宫内感染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类型诊断,并对其预后进行判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收治250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并随访0.5~2年,以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左向右分流型180例(72.0%),右向左分流型52例(20.8%),无分流型18例(7.2%),单纯畸形中以室间隔缺损发病率最高发,检测出51例(20.4%)。房、室间隔缺损管径<4mm者,随年龄增长,80.7%可自然闭合;缺损4~6mm者,52.4%可自然关闭;>6mm者,80%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管道直径<2mm者,随访2年,87.5%可关闭;导管未闭2~4mm者,60.0%可愈合;动脉导管>4mm者,100%需要手术治疗。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如肺动脉狭窄或闭锁、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常等的重症先心病患者,其死亡率高达8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早期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对部分类型先心病预后做出评估和预判,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
柯斌潘泽群亢卫华黄尧垚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附36例报告)
2010年
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们共对36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黄国武李畅波张春禹德富潘泽群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成人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引起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7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病例的某些导致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早期死亡35例,死亡率6.9%。死亡原因分别为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大出血、脑疝、鱼精蛋白过敏、脑梗塞、脑出血、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填塞;引起死亡的相关因素有心脏再次手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以上、心功能Ⅲ-Ⅳ级、高血脂、阻断主动脉时间〉120min、术中心肌保护不良等。结论心脏再次手术、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0mm以上、心功能Ⅲ~Ⅳ级、高血脂、术中心肌保护不良、阻断主动脉时间〉120min等因素与心脏瓣膜置换术早期死亡有统计学意义,避免或积极处理这些相关因素有望降低早期死亡率。
张春黄国武肖锡俊李畅波潘泽群
关键词:瓣膜置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血液病临床观察
1996年
近年来,围内外学者报告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儿童常见血液病获良好效果,我科于1995年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血液病化疗合并感染共27例,初见成效,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7例均为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由骨髓细胞学确诊。其中①再生障碍性贫血6例。
潘泽群郑君仪
关键词:血液病药物疗法丙种球蛋白儿童
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诊断儿童偏头痛价值的比较
2008年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作用,了解儿童偏头痛各期的脑电波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对50例偏头痛患儿进行发作期、发作间歇期EEG,TCD检查,并与正常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50例偏头痛患儿EEG异常18例(36.0%),TCD异常42例(84.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14,P<0.05)。偏头痛组与正常对照组的EEG异常结果(χ2=7.42,P<0.01)与TCD异常(χ2=16.94,P<0.01)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论50例偏头痛患儿EEG阳性率为36%。对EEG异常的偏头痛患儿应做TCD检查,若有脑动脉痉挛,则提示偏头痛不宜拟诊为头痛性癫痫。在发作性头痛中检测到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则佐证偏头痛的存在。TCD检查无创伤性,重复性好,是儿童偏头痛理想的检测手段。
潘泽群柯斌
关键词: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儿童偏头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