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濮冰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降水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化
  • 2篇气温
  • 2篇环流
  • 2篇降水量
  • 2篇大气环流
  • 1篇东亚大气环流
  • 1篇中国东部夏季...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变化
  • 1篇温度变化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空间结构
  • 1篇降水量变化
  • 1篇变暖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篇濮冰
  • 5篇王绍武
  • 4篇朱锦红
  • 2篇闻新宇
  • 1篇周天军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有重要影响的一种东亚遥相关型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500hPa高度场资料和1951—2004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年际尺度上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在东亚沿岸存在一个明显的自北向南的正-负-正环流模态,即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与副热带高压存在一种同向变化、而它们之间区域的高度场为反向变化的遥相关关系;同时分析了这种大气环流模态与1880—2004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在年际尺度上,正-负-正的环流模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的降水有很好的正相关,当夏季的环流处在阻塞高压偏强,且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强、日本及其以东地区上空高度场偏低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降水偏多。
濮冰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东亚大气环流夏季降水年际变化
中国气温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重建了中国东部71个站1880-2004年四季气温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发现了中国气温变化的2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2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通过研究这2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一模态在该时期持续的正位相增强造成的;而20世纪20-40年代的变暖主要是由于第二模态所呈现的正位相所造成的。此外,我们检验了这2种模态在大气环流模式(CAM)中的表现。结果表明:121年(模式中1880--2000年)的集合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重现第一模态的变化,而第二模态则仅在冬季表现明显。最后,以冬季为例,利用1880-2004年重建及观测的500hPa高度场资料,通过合成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这2种模态的环流机制:第一模态正位相对应纬向环流增强,表现在地面气温分布上为东部一致变暖。而负位相则对应东亚大槽加深,东部地区一致变冷。第二模态正位相对应的环流分布则为从东亚北部到阿留申为负距平,东亚到北太平洋中纬度为正距平;对应地面气温分布为关内变暖关外变冷。负位相时环流分布基本相反。这样的环流机制得到了模式研究的支持。
濮冰闻新宇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气温变化
中国温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重建的中国东部71站1880-2005四季温度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两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两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并分析了这两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
濮冰闻新宇王绍武周天军朱锦红
关键词:变暖趋势大气环流
文献传递
中国温度变化的两个基本模态的诊断和模拟研究
利用重建的中国东部71站1880-2005四季温度距平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两种最基本的模态:东部一致变化和关内关外相反变化。这两种模态不随季节变化,而且在不同时期也是稳定的。并分析了这两种模态与变暖趋势的关系,19...
濮冰闻新宇王绍武周天军朱锦红
关键词:温度变化
文献传递
近百年中国气候变化及其环流机制的诊断研究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多变,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根据史料插补完整的1880-2004年中国东部71站的四季气温、降水量资料和500hPa高度场资料及大气环流模式CAM2对1...
濮冰
关键词:气温降水量气候变化
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变化空间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利用观测资料和史料所重建的中国东部(110°E以东)71站1880—2004年的四季降水量序列,通过EOF分析得到了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形态,并且按其特点分为两类,冬春秋季为一类,夏季为一类。利用重建的1880—1950年和观测的1951—2004年的500hPa高度场资料,分析了大气环流对各季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季的降水异常分布形态与高空环流形势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并且近百年来这种对应关系比较稳定。最后研究了各季降水量空间结构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各个季节降水量空间分布形态都存在高频的年际变化和低频的年代际变化。功率谱和子波分析表明,高频集中于2~4年、5~8年,而低频则集中在15年、20~25年、60年,共同代表了中国季节降水异常变化的主要周期。
濮冰王绍武朱锦红
关键词: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