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晓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11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遗忘曲线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研究遗忘曲线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利用遗忘曲线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6个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调查及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花费的时间调查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花费的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遗忘曲线规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熊晓红 张颖君 樊丹丹关键词:遗忘曲线 延续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新瘘使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新瘘使用中的应用。方法以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00例成熟新瘘启用1个月内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新瘘使用情况及护士、患者满意度。结果集束组穿刺达标率为96.0%,血流量达标率为94.0%,新瘘失功率为4.0%,血流感染率为2.0%,血肿发生率为4.0%;对照组穿刺达标率为90.0%,血流量达标率为88.0%,新瘘失功率为16.0%,血流感染率为4.0%,血肿发生率为14.0%。集束组穿刺成功率和血流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新瘘失功率、血流量感染率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组护士满意度为94.0%,患者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护士满意度为84.0%,患者满意度为86.0%。集束组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新瘘启用中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穿刺技能,改善医疗护理效果质量,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 薛贵方 朱影 朱亚林 熊晓红 沈惠利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满意度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分析及其与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状况及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与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该院进行MHD的患者140例(观察组),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大于或等于3个月;选择140例无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抑郁与焦虑的状态检测,并检测BDNF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焦虑阳性率与抑郁阳性率分别是56.5%和66.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阳性的78例患者,BNDF因子个数降低,与无焦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阳性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1%,与无焦虑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阳性的92例患者,BNDF因子个数降低,与无抑郁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2.9%,与无抑郁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表明,BDNF、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AMC)、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等营养因子与焦虑、抑郁值呈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更容易发生焦虑、抑郁,同时会造成患者BDNF降低,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朱亚林 薛贵方 熊晓红 张颖君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抑郁 神经营养因子 思维导图在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内瘘通畅:x^2=9.017,P=0.003;功能锻炼次数:x^2=8.366,P=-0.004;紧急情况处理:277.954,P=-0.005;避免侵入性操作:x^2=13.017,P=0.000;避免提重物:x^2=15.864,P=0.000;避免内瘘压迫:x^2=16.484,P=0.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同样优于对照组(WilcoxonW统计量=715.000,P=0.000);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457,P=0.000),抑郁白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2,P=0.018)。结论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法可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颖君 朱亚林 熊晓红关键词:思维导图 动静脉内瘘术 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MHD患者的运动干预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99例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患者运动自我效能总分中位数是40(12.22,58.33)分,得分取对数后,最高得分项是"因疾病使我停止运动,身体恢复后"(1.78±0.25)分,最低得分项是"当我运动觉得身体不舒适时"(1.61±0.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β=-0.184,P=0.008)、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β=-0.244,P<0.001)、透析次数/周(β=0.131,P=0.049)、社会支持(β=0.317,P<0.001)是MHD患者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的运动自我效能低,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实施,提高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和机体活动能力。 薛贵方 张颖君 袁怀红 熊晓红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血透患者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4 2011年 双腔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治疗的一条方便快捷的血管通路。留置导管过程中可出现出血、流量不足、导管意外脱落、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本文就双腔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林蓉 熊晓红 文艳秋关键词:并发症 护理 两种采样法在血液透析透析液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慢性肾病和尿毒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慢性肾病患者中有90.6%的人最终会行血液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1],而用于透析的透析液中内毒素、菌落计数超标及不纯净的透析液,会对患者机体产生负性影响如诱导微炎症,抑制免疫功能等[2,3]。 熊晓红 张颖君 杨玉洁 薛贵方关键词:血液透析 采样法 慢性肾病 肾病患者 透析治疗 菌落计数 基于遗忘曲线的延续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 <正>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的延续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8例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应用遗忘曲线进行健... 朱亚林 薛贵方 张颖君 熊晓红文献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该院行MHD的2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患者的健康素养和社会支持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MH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为(85.27±10.95)分,社会支持总分为(35.02±5.42)分,MHD患者的健康素养总分与社会支持程度呈正相关(r=0.315,P<0.05)。结论 MHD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其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在MHD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注意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张颖君 熊晓红 袁怀红关键词:肾透析 社会支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现状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 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的运动现状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运动现状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并改善方法。方法便利抽取我院治疗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99例,对所有患者完成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身高、干体重、文化程度、经济情况、原发疾病及并发症等。运动现状包括握力、6分钟步行实验(six-minute walkingtest,6MWT)。采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ESE)对运动自我效能进行评价,研究MHD患者运动现状与运动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动现状分析显示6 MWT为(396.74±91.89)m,握力男性(27.78±8.81)kg,女性(19.61±5.88)kg,低于普通成年人的平均值;运动自我效能得分(40.41±24.43)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MHD患者运动现状与运动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MHD患者运动现状及运动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重视MHD患者的运动,多途径多学科结合,个体化实施运动疗法,提高患者运动自我效能,可提升患者机体活动能力,改善运动现状。 熊晓红 袁怀红 杨玉洁 张颖君 薛贵方 陈林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运动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