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建群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昆虫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转基因
  • 2篇抗虫
  • 2篇基因
  • 1篇生物安全性
  • 1篇生物测定
  • 1篇转基因抗虫
  • 1篇转基因棉
  • 1篇转基因棉花
  • 1篇棉花
  • 1篇棉铃
  • 1篇棉铃虫
  • 1篇棉铃虫抗性
  • 1篇耐受性
  • 1篇耐受性研究
  • 1篇抗虫棉
  • 1篇抗虫棉花
  • 1篇抗性
  • 1篇基因棉花
  • 1篇基因漂移
  • 1篇基因逃逸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张青文
  • 2篇刘小侠
  • 2篇牛建群
  • 2篇朱家林
  • 1篇贺娟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风向因素对转基因抗虫棉花基因漂移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在转基因作物获准进行环境释放并实行大面积商品化推广的同时,基因漂移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以含有双价抗虫基因(Bt/CpTI)的转基因棉花SGK321为花粉供体材料,以常规非转基因棉花品种石远321、中棉35、吉扎1号为花粉受体材料,在温室中人工创造定向风和非定向风条件,应用PCR与蛋白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外源基因发生基因漂移的效率。结果表明:随着与转基因棉花SGK321距离的增加,外源基因转移至非转基因棉花的基因漂移频率呈现波动性变化。在定向风处理中,基因漂移频率在距离转基因棉花6.4m处达到峰值33.33%,在测定范围内基因漂移最远距离为25.6m;而在非定向风处理中,基因漂移频率在距离转基因棉花12.8m处达到峰值36.67%,在测定范围内基因漂移最远距离为36m。非定向风可显著提高转移至海岛棉吉扎1号的基因漂移频率。外源基因从SGK321转移至其非转基因亲本石远321的基因漂移频率显著高于转移至陆地棉中棉35和海岛棉吉扎1号的漂移频率。为转基因棉花的生态安全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朱家林贺娟牛建群张青文刘小侠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BT基因基因逃逸生物安全性
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对棉铃虫抗性及对草甘膦耐受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本论文研究了抗虫又抗除草剂棉花对草甘膦的耐受程度,比较了这一双抗性状的棉花与单抗虫棉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抗虫又抗除草剂棉花对草甘膦有较好的耐受性,四叶期喷施草甘膦后抗虫抗除草剂棉花可以安全生长,蕾期喷施草甘膦对棉花的开花率和结铃率有影响。抗虫又抗除草剂棉花和单抗虫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苗期棉花叶片对棉铃虫防治效果最好,后期防治效果下降到49.2%和46.6%,吐絮期防治效果又上升到57.0%和53.1%。
牛建群朱家林张青文刘小侠
关键词:棉铃虫草甘膦生物测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