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伟明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7篇肠癌
  • 6篇直肠癌
  • 5篇手术
  • 3篇胃癌
  • 2篇蛋白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胰腺癌组织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亲环素
  • 2篇亲环素A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腺癌
  • 2篇腺癌组织
  • 2篇环素
  • 2篇腹腔

机构

  • 13篇吉林省肿瘤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省电力医...
  • 1篇靖宇县人民医...

作者

  • 13篇王伟明
  • 5篇严京哲
  • 3篇杨国风
  • 3篇杨玉波
  • 3篇孙贺
  • 3篇尹春柱
  • 3篇许亚明
  • 2篇邢宝成
  • 2篇刘慧峰
  • 2篇刘学伟
  • 1篇杨长滨
  • 1篇王岩
  • 1篇何尔斯泰
  • 1篇孟刚
  • 1篇李沛
  • 1篇张强
  • 1篇潘克勤
  • 1篇王晓明
  • 1篇王斌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癌症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残胃癌12例临床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讨残胃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总结近10年收治的12例残胃癌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12例,未手术2例,自诊断残胃癌后生存时间分别为2周和2月;其余10例均手术治疗,单纯剖腹探查3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2月;癌灶未能切除仅行短路吻合者3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为7月;癌灶切除(残胃部分切除和残胃全切除)者4例,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均在2年以上。结论 一经诊断残胃癌,在无手术禁忌证前题下,即应手术治疗。
王伟明许亚明杨国风王礼有曹万辉陈美森
关键词:残胃癌外科手术术式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指标及微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指标及微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的3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腹腔引流液中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和腹腔冲洗液中癌胚抗原(CEA)、多巴脱羧酶(DDC)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即刻,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IgG、IgA、IgM、C3及C4水平均降至最低,术后1天、3天均开始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至术后7天均接近术前水平。两组患者的C3水平在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IgG、IgA、IgM、C4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的IL-10水平均高于术后即刻,且至术后1天达最高水平,术后2天及3天逐渐降低。术后,两组患者腹腔引流液中的IL-10水平在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腹腔冲洗液中的CEA、DDC水平均高于本组手术开始时(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CEA、DD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微转移相关指标较低,较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具有优势。
王晓明孙贺孟刚王伟明王岩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微转移免疫功能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处理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效果及影响愈合的因素。方法:观察58例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愈合状况,分析影响愈合的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52例术中会阴切口一期缝合,术后切口裂开1例,局部愈合不良4例;另6例术中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术后一次性取出纱布,仍行伤口一期缝合,愈合良好。结论: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较传统的会阴切口敞开愈合的方法缩短了住院时间,避免了术后长期换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切口感染或污染、切口内引流不畅等。骶前静脉丛出血术中行纱布填塞,取出纱后再行一期缝合,仍可达到预期效果。
严京哲王伟明孙贺
关键词:会阴切口一期缝合
高龄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伴随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直肠癌病人逐渐增多。医疗技术和设备的更新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得以完善和普及,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仍然是外科医生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对高龄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漏的相关问题进行临床分析。
姜明善王伟明严京哲
关键词:高龄直肠癌吻合口漏
胰腺癌组织中亲环素A蛋白表达与CA199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严京哲刘慧峰王伟明邢宝成
关键词:胰腺癌组织蛋白表达亲环素ACA199免疫抑制剂功能蛋白
亲环素A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严京哲刘慧峰王伟明池沼丞
关键词:胰腺癌亲环素A淋巴结转移
联合应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直肠内腺瘤切除回-直肠端端吻合术治疗FAP7例体会被引量:3
1997年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ous polyposis,FAP)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临床上少见,虽为良性肿瘤,但目前已公认,该病具有明显癌变倾向,一旦诊断,应及早行预防性手术治疗。
杨国风尹春柱王伟明杨玉波刘学伟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FAP
晚期大肠癌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晚期大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至 1999年收治的 6 5例晚期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均为DukesD期或肝转移病例 ,行Hartmann术式 16例 ,单腔乙状结肠造口术 13例 ,双腔乙状结肠造口 11例 ,横结肠造口 4例 ,回肠横结肠吻合 2例 ,横结肠乙状结肠吻合 1例 ,升结肠癌姑息性切除 1例。肝转移癌切除 7例。其中包括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 2 0例。肝动脉置管化疗 12例。Hartmann术式 3年生存率为 31% (5 / 16 ) ,肝动脉置管化疗组和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组平均生存期为 14个月 ,未切除或未行肝动脉置管化疗的肝转移癌及非手术治疗平均生存期 10个月。结论 姑息性手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大肠癌 ,不能切除的原发灶或肝转移灶可选择肝动脉或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姑息性手术、乙状结肠造口术及肝动脉或直肠上动脉置管化疗可解除梗阻、缓解疼痛症状 ,并能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杨玉波王斌王伟明张强
关键词:晚期直肠癌外科手术
再手术治疗结肠癌18例
1997年
分析再手术治疗结肠癌18例。局限性病灶切除率为55.6%(10/18),其3年生存率为40%(4/10)。病灶未切除者(短路吻合、肠造瘘和剖腹探查者等)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通过临床资料分析,对结肠癌术后再手术治疗的指征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讨论。作者建议对结肠癌术后具备再手术指征者应积极予以再手术治疗,这样不仅能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部分病人还有治愈的可能。
杨国风王伟明许亚明李沛刘学伟
关键词:结肠肿瘤复发再手术
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处理体会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糖尿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的用法。方法:对48例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用"小剂量开始,个体化治疗"原则,胰岛素术前皮下注射,术中静脉输注,术后早期及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以"双通路"静脉输注方式控制围术期血糖7.0~10 mmol/L。结果:术后腹部及会阴部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瘘3例,低血糖1例,酮症酸中毒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结直肠癌合并糖尿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在一定范围,可安全渡过围术期,并达到预期疗效。
尹春柱邢宝成程龙伟王伟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糖尿病围手术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