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林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被引量:1
- 2007年
- 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心思和丰富的内容,其中关于我国科技发展之路如何走的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即新科技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如下:强化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加速科技进步,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技发展以人为本,重视人才资源。
- 王伟林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发展观人才资源
- 一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系统,包括教师终端和若干通过通信模块与教师终端实现通讯的学生终端,所述学生终端,包括理论数据库,数据库更新模块,兴趣闯关训练模块,疑难问题汇总单元,复习资料储存模块,人机操作模块,背诵...
- 刘中元王伟林郭亮亮赵萌
- 文献传递
- 试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被引量:1
- 2010年
- 长期以来,对于分配制度原则的选择,我国经历了从单纯的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其他分配形式为辅,再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样一个较长的过程。按劳分配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结合起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的结合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 王伟林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市场经济
- 略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被引量:2
- 2009年
-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探析对象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知识体系。科学精神就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人文精神就是蕴涵于人文社会学科中的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在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规范。他们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科学精神是人类理性与创新的源泉;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和谐与进步的基础。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也只是残缺的人文精神。
- 王伟林
- 关键词:人文精神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思考被引量:2
- 2022年
- 思政教育重视人文关怀,可以强化思政工作亲和力、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然而,当前部分学校在思政教育人文关怀中,对人文关怀的实施存在认知偏差,未能合理把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进而影响思政教育人文关怀质量。思政教育人文关怀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合理分析人文关怀特征和价值,根据其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探究思政教育展开人文关怀的路径,根据学生特点给予相应关怀和关心。
- 王伟林
- 关键词:思政教育人文关怀
-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的经济模式
- 2009年
- 邓小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脉络清楚、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全面而又完整的、科学的整体理论。其具体内容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模式;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与目标模式。
- 王伟林
- 关键词:经济模式公有制市场经济按劳分配
-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派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严谨的劳动价值学说,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出发点,商品的两重性是由劳动的两重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以劳动二重性的原理为依据,科学地阐明了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 王伟林
-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 “改革开放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实践途径分析
- 2021年
-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健康成长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其中,改革开放史作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其内涵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尤其是对他们生活实践能力的提升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史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高校教师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改革开放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大事件为引子,通过实地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
- 王伟林
- 关键词:思政课程高校
-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路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同样需要立足现实,从中国国情出发,明确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积极稳妥地予以推进。
- 王伟林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策略研究
- 2011年
- 要迎接国内外的压力和挑战,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毫不迟疑地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机结合,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从公民政治参与的主渠道做起,重视民主法制教育,改革选举制度,真正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切实遏制腐败现象。
- 王伟林
-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