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兆国

作品数:32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地震
  • 4篇地层剖面
  • 4篇剖面
  • 3篇地形
  • 3篇原油
  • 3篇投影法
  • 3篇密度仪
  • 3篇模拟数据
  • 3篇复数
  • 3篇复数运算
  • 2篇导线法
  • 2篇地层界线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心
  • 2篇地震波
  • 2篇地质
  • 2篇异常体
  • 2篇应力场
  • 2篇运算法
  • 2篇震波

机构

  • 18篇西北大学
  • 16篇吉林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教育部
  • 1篇安徽省地质调...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桔灯地球...

作者

  • 32篇王兆国
  • 7篇刘财
  • 7篇王典
  • 7篇鲁如魁
  • 6篇冯晅
  • 4篇王世煜
  • 4篇杨宝俊
  • 3篇刘池阳
  • 3篇王建强
  • 2篇颜军
  • 2篇鹿琪
  • 2篇张兴华
  • 2篇秦树洪
  • 2篇刘洋
  • 1篇王腾飞
  • 1篇郝林琳
  • 1篇冯智慧
  • 1篇程斌
  • 1篇肖中尧
  • 1篇郝雪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世界地质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西边界带深部构造:地电学证据被引量:19
2011年
满洲里绥芬河地学断面综合研究了松辽盆地西、东边界的构造特征.在由广角地震波速分布所得到的认识基础上,本文利用松辽盆地西边界带附近新实施的大地电磁测深(MT)(约470 km 42个测点)剖面,经过数据处理的二维电性分布,更为详细地表达了西边界带深部构造特征.与满绥断面研究相近的结果是西边界带的断裂构造表现为作为盆地西边界的嫩江断裂,在地表附近与黑河贺根山缝合带断裂叠加在一起,于深几公里以下两条断裂分开,缝合带断裂西倾并穿过地壳,嫩江断裂东倾而且可能不超壳.本次研究与满绥断面研究不同点是两条断裂分开部位之下的构造表现.由于兴安微板块与松嫩微板块间碰撞、焊合以及边界断裂走滑等复杂区域应力场作用,留存的岩石圈残片被分割在嫩江断裂两侧.所建立的地质一地球物理解释模型提供了西边界带可能的构造地质作用过程.
刘财杨宝俊王兆国王典冯晅鹿琪刘洋王世煜
关键词:深部构造电性结构
壳聚糖/泊洛沙姆复合温敏水凝胶的制备被引量:3
2021年
泊洛沙姆是一种经典的温敏型共聚物,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溶胶-凝胶的相转变,但水凝胶结构不稳定,难以长期保存,并在创伤敷料应用上功能单一。以泊洛沙姆F127和F68为基体,添加壳聚糖作为抑菌材料,制备一种可抑菌的温度响应型原位水凝胶(F127/F68/CS),可应用于不规则伤口愈合。通过试管倒置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平板涂布法以及对伤口的贴合程度对F127/F68/CS复合水凝胶的温敏性、微观形态、抑菌特性和伤口的贴合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127/F68/CS具有温敏性,在体温下形成水凝胶;在水凝胶断面SEM测试中发现,复合水凝胶内部疏松多孔,呈现出三维网状结构;抑菌试验发现,CS的加入增加了体系的抑菌特性,且抑菌效果明显;伤口贴合度试验显示,水凝胶可以紧密贴合伤口。F127/F68/CS复合水凝胶有望在减少伤口感染,促进创伤愈合的治疗方面得以应用。
冯天琪王春丽王思瑶吴鸿艳王兆国郝林琳
关键词:壳聚糖泊洛沙姆温敏特性复合水凝胶
大兴安岭西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群基底电性分带特征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中新生代盆地群(海拉尔、根河、漠河),其构造受到大兴安岭断裂、德尔布干断裂的控制,西北方向的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南部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甚至更远的西太平洋板块运动、印度板块运动以及黑龙江中西部微板块间拼合等区域构造应力场叠加作用在该盆地群基底产生了复杂的深部构造特征.本文利用沿盆地群实施的4条(1000余公里、94个测点)MT剖面处理解释的地电学结构,得到盆地群基底电性结构沿北西南东方向分带的特征.引人物理量"低阻化作用"借以描述盆地基底物性的变化.综合分析表明,盆地群基底电性结构因受到软流圈热物质作用可能在继续演化.
刘财杨宝俊王兆国刘洋王典冯晅鹿琪王世煜
关键词:区域构造应力场
一种在线密度自动测量的原油密度值校正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密度自动测量的原油密度值校正方法,属于原油密度值校正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油在线密度测量的第一测量时间、第一测量温度以及在线视密度;同时对原油密度进行人工测量,分别获取原油的第二测量时间、第二测...
王兆国张兴华杨锋崔军平赵百龙马永明高天宏王聪珍张元元
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实测地层剖面方位角定义与复数辐角定义之间的相似性,运用复数运算特点,求取总导线方向;建立总导线方向的新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利用复数特点得到导线平面图位置;在新坐...
王兆国鲁如魁
文献传递
旋毛虫微卫星标记及其在虫种鉴定中的应用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目前国际公认的旋毛线虫属分为9个种及3个未命名的基因型,他们分别是T.spiralis,T1;T.nativa,T2;T.britovi,T3;T.pseudospirali...
王兆国
关键词:旋毛虫微卫星标记虫种鉴定银染法
文献传递
实测地质剖面中地层真厚度计算公式的修正被引量:1
2020年
地层真厚度列氏公式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和使用,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推导了地层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地层厚度取值范围和角度误差影响、讨论了"0值"、"负值"、"负厚度"等问题,并以实例进行了验证,得到以下认识:①列氏公式只包含了两种野外实测情况,漏掉了一种野外实测情况,文中修正了地层厚度计算公式。②地层厚度F值范围为0~1,F值在三种野外测量情况下分别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但均在地层倾向与测绳经过的地面坡向近垂直时取得最大值,均在地层倾向与测绳经过的地面坡向近平行时取得最小值。③真倾角、坡角、导线方位与地层走向之间锐夹角的误差影响在三种野外情况下分别具有不同的变化特征,但真倾角与坡角误差均在地层倾向与测绳经过的地面坡向近平行时对厚度计算影响最大,同时导线方位与地层走向锐夹角均在锐夹角小时对地层厚度影响大。④导线是平移导线时,地层厚度才为0;负厚度概念是在特殊的列氏改进公式中才具有意义,只表明导线由上层面到下层面;列式公式计算的负值是因为缺失一种野外实测情况造成的,负值不等于负厚度;修正的地层厚度公式计算值全为正值,符合客观实际,可结合构造分析用于计算地层总厚度。以上认识对于野外实测剖面选择、导线方位选择、室内地层厚度和总厚度计算具有指导作用,对于基于地层认识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王兆国鲁如魁夏立元
关键词:误差分析
基于多级融合的斑岩铜矿蚀变异常提取——以伊朗萨汉德—巴兹曼斑岩铜矿带为例
<正>矿化蚀变异常是矿产资源勘查与预测的重要依据。现有的蚀变异常识别精度通常会受到图像噪声、特征选择和识别模型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像素-特征-决策-多级融合遥感蚀变异常提取策略。在像素级利用多传感器影像进行掩膜...
王兆国苏程汪愿愿叶育鑫
文献传递
IGF-1 c.258A>G同义突变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增加,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已成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退化,增加了骨脆性和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人类健康。SOP扰乱破骨细胞骨吸收和...
王兆国
关键词:IGF-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天然地震形成的一种机制:地壳结构不稳定性
2015年
对于天然地震的成因研究多关注于板块相互作用以及流体、断裂等因素.震区地壳结构本身的不稳定性是发生地震的重要因素.伽师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端,为塔里木地块、天山造山带、西昆仑造山带、帕米尔构造结的交接部位,具有典型的地壳结构不稳定性,地震频发.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近垂直反射等地震资料显示伽师地区地壳结构具有特殊的不稳定性.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提供了盆地约75 km以上的二维速度结构剖面,地壳速度结构较为复杂,可以识别出高速块体和低速块体相间与堆叠的形态.近垂直地震反射剖面展示了20 s双程到时深度以上更为精细的结构特征,盆地盖层为成层性较好的反射,反射事件C,D构成了地壳之下的稳定带,而反射事件A,B,E则为地壳不稳定结构.建立了伽师地区地壳结构不稳定性的模型,地壳高速块、低速块(即刚性强、弱)相间并堆叠构成的不稳定带置于反射事件C,D构成的稳定带之上,挤压作用与近垂直的隐伏断裂加剧了这种不稳定性.地壳结构不稳定是导致天然地震的重要因素,同样表现存在于日本列岛以及鄂尔多斯盆地等地.
王腾飞黄少英王兆国程日辉王典肖中尧能源杨宝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