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冬沫

作品数:15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心肌
  • 8篇心肌病
  • 8篇型心
  • 8篇肌病
  • 7篇扩张型
  • 7篇扩张型心肌
  • 7篇扩张型心肌病
  • 7篇超声
  • 6篇成像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缺血性心肌
  • 4篇缺血性心肌病
  • 4篇斑点追踪成像
  • 4篇斑点追踪成像...
  • 4篇成像技术
  • 3篇心动描记术
  • 3篇心室
  • 3篇左心
  • 3篇描记

机构

  • 1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4篇王冬沫
  • 13篇田家玮
  • 8篇任敏
  • 8篇杜国庆
  • 4篇姜双全
  • 3篇王影
  • 2篇邸郅欣
  • 2篇李紫瑶
  • 1篇张蕾
  • 1篇苏雁欣
  • 1篇李海茹
  • 1篇朱凯
  • 1篇时嘉欣
  • 1篇高新宇

传媒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2012年十...
  • 1篇2013中国...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 1篇《中国超声医...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探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TI)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及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DCM、32例ICM患者及30例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各切面高帧频图像,应用STI技术测量心肌18个节段长轴纵向应变(Tls)、短轴圆周应变(Tcs)及径向应变(Trs)的达峰时间,同时计算出各峰值应变达峰时间的最大差(Ts-dif)及标准差(Ts-SD).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ICM组各节段Tls、Tcs及Trs的达峰时间的最大差(Ts-dif)及标准差(Ts-SD)均高于DC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得出Trs-dif及Trs-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46,以170 ms及53 ms为截断值诊断两种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5%、87.5%、87.5%及90.6%、90%、90.2%.结论 通过STI技术得到各应变指标的Ts-dif及Ts-SD鉴别DCM和IC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很高,可以在二维图像的基础上进一步诊断两种疾病,其中以Trs-SD的诊断效力最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杜国庆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疾病斑点追踪成像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性心肌病的径向收缩同步性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径向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DC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杜国庆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径向
文献传递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探讨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王影杜国庆姜双全
三维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评价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右室定量分析(RT3DRVQ)技术评价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右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6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伴发肺动脉高压(PH)者38例,非PH者3(1例,另选取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超声评估各常规超声参数以及右室游离壁与室间隔纵向应变参数。结果①病例组各应变参数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01);②病例组基于三维容积条件下的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3D-FWLs)与右室射血分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77,P〈0.001);③PH组3D-FWLS较非PH组明显减低(P〈0.01),其对预测伴发PH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结论RT-3DRVQ能够准确评价右室收缩功能,将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高菲刘冲王冬沫曲绍辉邸郅欣陶阳阳田家玮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肺性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扩张性心肌病的径向收缩同步性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径向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30例DCM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杜国庆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径向
超声造影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鉴别诊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7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肿块患者62例共62个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参考St.Gallen标准,根据免疫组化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入选病例分为管腔上皮(Luminal A/B)型26例、Her-2过表达型16例和三阴(TN)型20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超声造影模式及灌注参数。分析超声造影模式及灌注参数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Luminal型造影模式多表现为放射性汇聚(76.9%,P〈0.05)及低灌注(69.2%,P〈0.05),峰值强度(IMAx)低于Her-2过表达型及TN型(均P〈0.05);②Her-2过表达型造影模式多表现为向心性增强(93.8%,P〈0.05)及灌注缺损(75.0%,P〈0.05),达峰时间(TTP)短于Luminal型及TN型(均P〈0.05);③TN型造影模式多表现为边界清晰(80.0%,P〈0.05),各项灌注参数与其他两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造影模式及灌注参数有所不同,超声造影可在术前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梁星宇王鸿凤李紫瑶张蕾王冬沫田家玮
关键词:超声造影乳腺癌分子分型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内血流流场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 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血流流场特点,比较二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方法 随机选取HCM患者40例为病例组,根据有无梗阻将其分为梗阻组(Ⅰ组)和非梗阻组(Ⅱ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VFM参数收缩期总负向流量(SQ-)、收缩期峰值流速(Vs)、峰值流量(Fs)等,比较三组间各参数的差异,并将Ⅰ、Ⅱ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VFM参数与左室流出道(LVOT)中间段梗阻处的压差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室间隔厚度、LVOT中间段流速及压差均明显增加(P<0.05),三组间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基底段SQ-绝对值降低,中间段和心尖段SQ-绝对值增加,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Vs及Fs绝对值增加,涡流圈数与强度明显增加,涡流直径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基底段和心尖段SQ-绝对值减小,中间段SQ-及各节段Vs和Fs绝对值增加,涡流圈数和涡流直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中心尖段Fs、涡流圈数与梗阻处的压差有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为0.60、0.65).结论 VFM技术能直观显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HCM左室内血流流场的分布特征,且梗阻性HCM心尖段Fs、涡流圈数与梗阻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能够量化评估HCM的梗阻程度.
时嘉欣王冬沫杜国庆田家玮任敏李海茹李紫瑶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血流向量成像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及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DCM、32例ICM患者及30例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王影杜国庆姜双全
文献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斑点追踪量化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级别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斑点追踪显像(STI)各指标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45例DCM患者,按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Ⅰ级、Ⅲ级及Ⅳ级3组。应用STI技术检测左心室...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杜国庆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分级
文献传递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与缺血性心肌病的价值探讨
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及缺血性心肌病(ICM)的鉴别采用斑点追踪成像(speckle-tracking imaging,STI)技术进行超声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TI技术得到各应变指标的Ts-dif及Ts-SD鉴别...
王冬沫田家玮任敏王影杜国庆姜双全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