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猷 作品数:83 被引量:554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百人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更多>>
吡咯地尔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1996年 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交叉设计单剂量po 200mg国产吡咯地尔片剂和进口Vascor片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进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片剂的T_(max)分别为2.50±0.55h和2.54±0.48h,C_(max)分别为480.97±96.98ng/ml和494.38±64.10ng/ml,AUC分别为3.58±0.83μg·h·ml^(-1)和3.41±0.82μg·h·ml^(-1).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经统计学检验.两种药品的各项药物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吡咯地尔片和Vascor片具有生物等效性,吡咯地尔片的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3%. 李连利 张静华 钟明康 张莉莉 王大猷关键词:相对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物警戒应用个例安全性报告检测药物安全信号的比例不相称分析的报告(READUS⁃PV):研发和声明 2024年 个例安全性报告数据库中报告的比例不相称分析是药物警戒检测安全信号常用的定量方法,其研究结果经常发表在专业药理学期刊和普通医学期刊上。然而报告比例不相称的信号,由于缺乏暴露数据、存在未量化的少报和选择性报告的偏倚,本身不能被解释为药物与不良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结论性科学证据。据统计,75%以上已发表的比例不相称的研究,未报告理解和重复所作研究的分析和结果所需的基本要素,2/3以上的作者过度或错误解释了他们的发现,尤其是在摘要中。而目前已有的指南,如“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报告(STROBE)”和“使用观察性常规收集的卫生数据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报告规范(RECORD-PE)”等,都未能涵盖报告比例不相称分析研究的特殊性质。 王大猷关键词:药物警戒 安全信号 药物流行病学 因果关系 抗菌药使用中药物治疗错误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抗茵药使用中药物治疗错误(ME)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防范重点。方法:药师深入中心 ICU病房,通过调查病历、直接观察的方式发现抗菌药ME。结果:10个月研究期间共发现ME301次,其中可预防药物不良事件(ADE)19次(3.3%),潜在ADE94次(16.2%)。有潜在危害ME(可预防的ADE+潜在ADE)中有生命威胁6次(5.3%),严重88次(77.9%),明显19次(16.8%)。结论:抗菌药使用中ME经常发生,其中约1/3 有潜在危害且往往带来严重后果,应该采取措施防范ME、特别是有潜在危害ME的发生。 张亮 王大猷 迟丹怡 李中东 时颖华 钟明康关键词:抗菌药 药物治疗错误 重症监护病房 药物不良事件 报告率比例失衡信号检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了解报告率比例法对药物不良反应志愿呈报数据库进行信号筛选和检测效果。方法:江苏省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2004年所有报告,信号阈值为PRR值≥2,卡方值≥4,至少有3例以上的相关报道。将检测结果与产品说明书进行比较。结果:符合PRRs阈值的Drug-ADR组合共275种,其中115种没有在产品说明书中列出。结论:PRRs方法有助于在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发现新的ADR信号及突出的药物安全性问题,为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章少华 王大猷 王越 孙骏 李明 徐厚明 钟明康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实证研究 116份心血管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 2004年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各种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应用大大增多,其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也为临床医护人员所重视.本文对上海地区1998年12月~2002年7月收到的116份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为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参考. 时颖华 王大猷 王宏图关键词:心血管系统药物 药物不良反应 福辛普利致口唇部血管性水肿 1999年 患者,女,74岁,因胸闷咳嗽咳痰半年余加剧1月于1999年6月15日入院治疗。查体:神清,唇略紫绀,双肺底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心界正常范围内,HR 106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杂音,BP 140/95mmHg。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有10年高血压病史。行心肺X线、心超、Holter、快速CT、心肌SPECT(^(201) 李中东 时颖华 王大猷关键词:福辛普利 抗高血压药 药物不良反应 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9 2004年 迟丹怡 王大猷 时颖华 钟明康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监测 药品管理 上海市不同专业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分析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专业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自愿报告情况及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及其报告制度的认知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医务人员的报告数据,导入ACCESS软件,用EXCEL统计分析报告情况及质量。结果本组资料中,来自医师的报告占总报告数的65.87%,高于药师(26.13%)和护士(8.0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质量分级标准,医务人员ADR报告的级别99%以上达到3级,但报告的基本信息存在缺失,如病历号缺失率高于10%、联系方式高于5%。2006年,医师、药师、护士上报的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为3.54%、4.20%、5.85%,2007年分别为5.55%、6.33%和12.28%。关联性评价中,护士的评价与市中心的评价一致比例最高。结论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关注的角度和报告技术要点的掌握并不一致,要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效率,必须调动和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训。 沈剑文 王大猷 张亮 邱晓燕 钟明康 杜文民 徐建龙 毛叶萌关键词:药物警戒 药品安全性 医务人员 药源性腹泻的发生机理和防治 被引量:19 2006年 张怡 李中东 王大猷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功能紊乱 药物相互作用 急性腹泻 慢性腹泻 药物警戒刍议 被引量:25 2004年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药物警戒”一词,本刊特邀请我国长期从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专家王大猷教授就药物警戒的概念演变与内容扩展、药物警戒的目标与目的、志愿报告体系的回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目前的状况、监测方法技术的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做一详尽介绍。 王大猷关键词: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