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如良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油气
  • 3篇车西洼陷
  • 2篇地层界线
  • 2篇沙三段
  • 2篇凹陷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划分
  • 1篇断陷
  • 1篇断陷盆地
  • 1篇盐岩
  • 1篇岩体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富集
  • 1篇油气富集规律
  • 1篇油气系统
  • 1篇砂砾
  • 1篇砂砾岩
  • 1篇砂砾岩体
  • 1篇砂体
  • 1篇砂体分布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胜利石油管理...

作者

  • 6篇王如良
  • 3篇宋传春
  • 1篇梁东河
  • 1篇孙杰
  • 1篇葛瑞全
  • 1篇张多文
  • 1篇李家贵
  • 1篇徐洪泽

传媒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录井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济阳坳陷车西洼陷沙二、三段地层界线的厘定被引量:3
2004年
由于车西洼陷沙二段下部至沙三上部第一套油页岩之间的地层沉积特征变化不大,岩电均无明显标志层,横向上可对比性差,导致长期以来沙二、三段的地层划分没有统一意见,而且不断地改上、改下。富台油田沙三上油气层的首次发现,使油气控制因素成为突出问题,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油气的分布与沙二、沙三段的接触关系有关,其接触关系为一区域性不整合面,其位置在高阻油页岩之上50~170m附近,而不在高阻油页岩顶部。根据古生物、岩性、测井、地震及区域地层对比等资料,分析了沙二、三段之间的接触关系、性质及分布位置,厘定了沙二、沙三段的地层界线,确定了接触关系性质及其分布位置,解决了长期以来沙二、三段地层的划分问题,确定了油层的归属。
梁东河王如良宋传春
关键词:车西洼陷沙二段沙三段地层界线
济阳坳陷临南洼陷沙三、四段地层划分
2011年
针对临南洼陷沙三、四段及其各亚段地层界线与东营、沾化凹陷的分层不符、沙三上亚段、两套油页岩集中段、盘河砂岩层位归属存在争议等问题,对沙三段及其各亚段的地层界线进行厘定,以解决长期以来沙三段地层划分不统一问题。研究表明:沙三上亚段地层沉积模式上为一套进积地层,自然电位幅度组合包线类型为前积式;沙三中亚段具有反旋回准层序组特征;上油页岩集中段、下油页岩集中段、盘河砂岩段属沙三下亚段地层;沙二段与沙三段、沙三段与沙四段之间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王如良
关键词:临南洼陷沙三段地层界线
车镇凹陷车西洼陷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18
2001年
从车镇凹陷车西洼陷烃源岩、油气运移、构造及储集层等方面研究了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 ,探讨了构造、烃源岩、沉降中心与油气富集的关系。油气向洼陷边坡侧向运移 ,呈放射状分布 ;环绕沉降中心分布的断层、岩性尖灭、地层反倾等构造带与鼻状构造带走向垂直 (或斜交 ) ,油气呈环带状分布 ;其放射状及环带状复合 ,形成了现今点、线、面多种油气分布格局 ;沉降中心及沉积中心不一致 ,位于沉积中心附近的构造带油气最富集。可依据环带状与放射状构造的发育及相交关系、沉降中心与生油中心的位置关系、烃源层有机质丰度及储集层分布规律 。
王如良宋传春冯光铭
关键词:车镇凹陷车西洼陷构造带沉降中心油气富集
套尔河洼陷CH66区块沙三下亚段砂砾岩体油气藏认识被引量:2
2007年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套尔河洼陷CH66区块在沙三下亚段砂砾岩体首获高产油气流,使砂砾岩体油气藏成为勘探热点。为寻找此类型油气藏提供借鉴经验。从进一步探明该砂砾岩体特征与油气分布情况角度出发,综合利用大量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识别出该段地层为滑塌浊流相沉积,具湖底扇沉积特征;从地层构造层序、储集层特征、砂砾岩体分布、油气藏控制因素及油气藏类型等方面研究了CH66区块砂砾岩体含油性。砂砾岩体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次为裂缝。微孔隙、微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发育是沙三下亚段砂砾岩体储集层获高产的关键,油气分布受储集层物性及高压“流体封存箱”空间展布的控制,建议布深井,加强洼陷带沙三下亚段类似砂体的勘探。
王如良孙杰李家贵
关键词:碳酸盐岩砂砾岩体沉积相储集层油气藏
济阳沾-车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海侵的再认识被引量:10
2003年
济阳坳陷沾—车凹陷大量的岩石薄片鉴定结果表明,该区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到四段的不同层位中,沉积了丰度不等的原生海绿石矿物;同时在沾化凹陷东部沙河街组四段上部产丰富的枝管藻(Cladosiphonia)化石,并以此形成藻礁灰岩沉积;在此材料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相关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沙河街组沉积期间,确实发生了海侵事件,从而为全面认识济阳坳陷盆地的沉积史提供了新的内容。
葛瑞全宋传春淳萍王如良张多文徐洪泽
关键词:古近系海绿石海侵
陆相断陷盆地成油气单元初探——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被引量:2
2001年
从生、储、盖层、遮挡物及构造特征等方面研究了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沙河街组含油气系统中的油气运移和聚集,结合洼陷鼻状构造、弧形断层及砂体展布特征的分析,探讨了油气分布规律。将生、储、盖层与圈闭统一到一个基本成藏单元——成油气单元,并根据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将其细分为一、二、三级,认为在含油气系统中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存在一个主要指向,油气分布及油气藏的形成受成油气单元的控制,表现为油气分布既有放射状分布特征,又有环带状分布形态,放射状与环状分布的径、环向复合构成了不同样式的油气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断陷盆地生油岩、砂体分布、构造特征与油气藏形成的内在联系。
宋传春王如良
关键词:陆相断陷盆地车西洼陷渤海湾盆地砂体分布含油气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