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兴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尿嘧啶为主方案持续和间断输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比较氟尿嘧啶(5-FU)持续静脉输注120小时和每天静脉输注2小时,连续5天的两种给药方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5-FU 2.5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1置入Baxter公司生产的049002便携式泵持续输注120小时(A组);1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5-FU500mg+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每天输注2小时,连续5天(B组)。33例均联合亚叶酸钙(CF)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输注1小时,连续5天;羟基喜树碱(HCPT)1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输注2小时,连续6天。每3~4周为1疗程,连续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17例中CR 1例,PR 8例,RR 52.94%,B组16例中CR 0例,PR 3例,RR 18.75%。两组疗效x^2检验有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下降、口腔溃疡、呕吐和腹泻,经Wiloxon秩和检验,两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值>0.05)。结论:5-FU持续静脉输注120小时方法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优于间断静脉输注方法,而且毒性可以耐受,尤其适宜老年患者。
- 朱玉芬张瑞芳邹海萍宋淼皓王德兴杨晓燕
- 关键词:晚期亚叶酸钙氟尿嘧啶羟基喜树碱持续静脉输注
- 肿瘤患者尿样中伪尿核苷定量320例分析
- 2004年
- 目的:验证尿中伪尿核苷(pseudouridine)水平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肿瘤患者、非肿瘤患者和正常人尿中的伪尿核苷和肌酐浓度。结果:肿瘤患者尿伪尿核苷和肌酐浓度比值的平均值为49.08±20.61,显著高于正常人平均值27.55±7.52(P<0.01),高于非肿瘤患者的平均值33.22±5.87,检测灵敏度为53.12%;以正常人样本计算伪尿核苷检测特异性为98%,以非肿瘤患者为样本计算得到伪尿核苷检测特异性为95.48%。伪尿核苷水平的升高与常用的血清学肿瘤指标(AFP,CEA等)的升高有相关性,它们的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8.16%。伪尿核苷水平在带瘤组(51.48±21.27)和手术根治组(40.65±15.47)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伪尿核苷的测定在肿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随访中有着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德兴张瑞芳朱玉芬周小寒
- 关键词:HPLC肿瘤肿瘤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50例中、重度晚期癌痛
- 2003年
-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50例中、重度晚期癌病患者全部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最长时间为19mo,最大剂量为20mg。结果:全部患者均获中度以上缓解,其中完全缓解22例(44.0%),明显缓解24例(48.0%),中度缓解4例(8.0%)。不良反应有头晕、胸闷不适、呕吐、便秘、嗜睡,但发生率低。结论:对于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能安全、有效和方便地控制癌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 邹海萍张瑞芳朱玉芬王德兴杨晓燕朱菁
-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