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亮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皮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肿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清除术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恢复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血肿
  • 1篇内血肿
  • 1篇中药
  • 1篇中药外敷
  • 1篇中药外敷治疗
  • 1篇外敷
  • 1篇外敷疗法
  • 1篇外敷治疗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颅内血...

机构

  • 4篇南皮县人民医...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王志亮
  • 3篇肖博
  • 2篇门秀义
  • 2篇孙志学
  • 1篇贾清海
  • 1篇唐艳芬
  • 1篇王书川
  • 1篇王华英
  • 1篇王芝静
  • 1篇张金荣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外伤性颅内血肿86例治疗体会
2009年
肖博王书川贾清海王华英王志亮
关键词:外伤血肿颅脑损伤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120例。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1:1:1比例,随机分为A组(传统治疗组,n=40)、B组(引导立体定向组,n=40)、C组(微创血肿清除术组,n=40)。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C组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A组、B组、C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0.0%(4/40)、10.0%(4/40)、0.0%(0/40),C组明显低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残余血肿量明显优于A组、B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传统治疗、引导立体定向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肖博王志亮张锋门秀义于书壮孙志学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手术
中药外敷治疗产妇痔发作38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中药冲泡液、高渗盐水交替局部湿敷在产妇痔发作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痔发作产妇分为2组,A组38例为治疗组,B组22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冲泡液、高渗盐水交替局部湿敷,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液湿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4 h疼痛程度降低有效率为84%,对照组45%;治疗组96 h疼痛消失有效率为86%,对照组为45%。治疗组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及缩短疼痛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水肿发生率一致(P>0.05)。结论:中药冲泡液与高渗盐水交替局部湿敷是治疗产妇痔发作时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
唐艳芬王芝静张金荣左春德翟德韩王志亮
关键词:产妇中药外敷疗法
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肿残留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对术后血肿残留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8例HICH患者分为保守组及微创组两组,每组34例。保守组患者接受非手术药物保守治疗,微创组接受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血肿残留量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在12周的治疗时间内,死亡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入组时,两组间血肿量及NIHS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12周后,微创组血肿量及NIHSS均低于保守组(P<0.05)。此外,在12周的治疗时间内,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可显著的降低患者血肿残留量,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
王志亮肖博张锋门秀义于书壮孙志学
关键词: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