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 作品数:34 被引量:1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真空蒸馏法制备高纯金属钕的理论和工艺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经理论分析,在1427~1827℃金属钕的饱和蒸气压为4~257 Pa,理论蒸馏速率为2~106 g.cm-2.h-1,具有较高的蒸气压和蒸馏速率,因此真空蒸馏法提纯金属钕在工艺上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之上,首次研究了低温范围内(1600~1800℃)金属钕真空蒸馏提纯的工艺技术条件,研究表明:在1650~1700℃,金属钕的实际蒸馏速率可达到3~3.9 g.cm-.2h-1,工业级的粗金属钕经过一次蒸馏提纯杂质去除率最高可达80%以上,并利用该法制备得到了目前国内报道最高纯度的金属钕,Nd绝对纯度达99.951%(质量分数)(分析35个杂质元素,按差减法计算),Nd相对纯度达99.9817%,O≤20μg.g-1,C≤51μg.g-1;从而证实真空蒸馏法是一种简单、高效、提纯效果好的高纯金属钕工业制备方法。
- 庞思明陈德宏李宗安颜世宏周林徐立海王志强徐建林
- 关键词:金属钕真空蒸馏提纯高纯稀土
- LiF-CaF_2-SmF_3体系熔盐电解制备SmFe合金的电化学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研究了1173 K时在Li F-CaF_2-5SmF_3(%,质量分数)体系中,Sm(III)在Mo电极和F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当研究电极为惰性Mo电极时,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的研究结果表明:Sm(III)在-1.58 V左右发生了一步单电子转移还原反应,生成了Sm(II),通过不同扫速(扫速不高于0.25 V·s-1)的CV曲线证实,Sm(III)/Sm(II)转换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可溶-可逆反应,该反应的存在将使电解电流效率降低;在Mo电极上未观察到Sm(II)→Sm(0)的信号,说明在该体系中无法在惰性电极上通过熔盐电解直接得到金属Sm;当研究电极为Fe电极时,CV和开路计时电位(OCP)检测均发现了Sm Fex合金生成的电化学信号,证实Sm(II)可以在活性铁电极上发生欠电位沉积从而生成Sm Fex合金;对合金进行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确认了合金中的相成分为Sm Fe2,Fe和Sm。
- 周林李宗安陈德宏王志强庞思明赵斌
- 关键词:熔盐电解
- 氟盐体系制备SmFe合金的电化学机理研究
- 金属钐是重要的稀土元素之一,是制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储氢材料、核控制材料等高技术材料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目前,镧热还原蒸馏法是工业生产金属钐的唯一方法,属间歇生产,设备要求高、生产周期长、加工成本很高,因此,科技工作者...
- 李宗安周林陈德宏王志强杨启山王育民
- 关键词:电解电化学
- 文献传递
- 一种去除稀土金属中间隙杂质的新方法
- 超高纯稀土金属及合金是电子、国防、宇航、原子能、通讯和高科学技术等尖端产业的重要基础材料,研发超高纯稀土金属的高效稳定批量化制备技术及装备其有重要意义。由于稀土金属自身的活泼性,在高温下易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杂质发生作用...
- 田丰王志强颜世宏李星国
- 关键词:稀土金属提纯固态温差
- 文献传递
-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稀土合金渣中主要稀土氧化物被引量:13
- 2012年
- 提出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同时测定稀土合金渣中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钐和氧化镝等主要稀土氧化物的分析方法。考察4种不同的消解试剂体系,优化了消解参数并选择了合适的分析线。结果表明,在以下条件下样品的消解效果最好:以HNO3-HCl-HF-H2O2(V(HNO3)∶V(HCl)∶V(HF)∶V(H2O2)=4∶2∶2∶1)作为消解试剂,采用四段升温的消解程序,设定的最低温度为160℃,最低压力为1.5MPa,最高温度为225℃,最高压力为3.5MPa,每段的最大温差不超过25℃,最大压差不超过1MPa。在选定的仪器参数下,以408.671,413.765,390.843,401.255,359.260,353.171nm波长的谱线分别作为La,Ce,Pr,Nd,Sm,Dy的分析线,用稀土氧化物绘制校准曲线,ICP-AES法测定消解液中上述氧化物。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44%~0.98%范围,加标回收率在94%~106%之间。
- 徐静李宗安李明来李扩社王志强于敦波
- 关键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稀土氧化物
- 新型功能材料高纯钆制备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结合电弧熔炼及去气剂提纯金属钆,金属杂质含量显著降低,具体除杂量与其初始浓度有关。去气剂去除间隙杂质效果明显,钆中氧浓度由180~200 mg/L降为80~100 mg/L。所得高纯钆用等离子发射光谱(ICP)测金属杂质,用氧氮分析仪测量氧含量,并对试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
- 李里李国玲田丰王志强颜世宏李星国
- 关键词:钆纯度电弧熔炼
- 稀土电解槽流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2
- 2015年
-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上插式阴极结构稀土熔盐电解槽内部流场进行模拟研究,得到电解槽内部含气率和流场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电解产生的气体主要集中在阳极内表面附近,且在电解槽上端靠近阳极处,含气率达到最大值;阳极内表面附近的最大上升流速为0.9 m/s;电解槽底部大部分区域电解质的流动速度均小于0.01 m/s,基本上属于流动死区;在底吹气体搅拌模型下,电解槽底部出现逆时针涡流,该区域电解质的流动速度较未通气体时的相比增加10倍以上,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电解槽底部的流动性,减轻底部"结瘤"现象。
- 刘钊李宗安张小伟庞思明陈德宏王志强
- 关键词:稀土电解槽流场气体搅拌数值模拟
- 一种高纯稀土金属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纯稀土金属的方法及其装置,其特点是采用锂热还原-真空蒸馏联合工艺制备高纯稀土金属,即以稀土氯化物为原料,金属锂为还原剂,并将其置于反应容器内,在反应系统内,首先在惰性气体保护(压力为0.1~0.5MP...
- 王志强李宗安颜世宏王祥生庞思明陈德宏周林徐立海陈博雨
- 文献传递
- 固态电迁移提纯金属镨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采用固态电迁移法对金属镨进行了提纯研究。在1×10^(-6)Pa真空环境下,分别在790,810和890℃下对工业纯电解镨进行固态电迁移处理85 h,对金属镨中主要杂质O,C,Fe,Cu,Al等元素含量进行测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高频燃烧-红外法与惰气脉冲-红外热导法进行最终产品金属La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杂质O,C,Fe沿料棒向阳极迁移,Cu,Al向阴极迁移;镨的晶型转变对主要杂质O,C的迁移速率有很大影响,当电迁移温度超过镨的晶型转变点795℃,镨由dhcp结构转变为bcc结构后,表现为O,C在镨中的残余率迅速下降,且温度越高,O,C残余率越低。并以钙热还原制得金属镨为原料,经真空蒸馏提纯后,在890℃温度下进行电迁移处理216 h,在料棒阴极端区域B取样分析了78个杂质元素,金属镨纯度达到99.9929%,在国内首次制得绝对纯度高于4N的金属镨。
- 付松李宗安张志琦陈德宏苗睿瑛王志强
- 关键词:镨提纯稀土
- 全谱直读型ICP-AES同时测定15种微量稀土元素
- 为了考察0ptima 8300全谱直读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器(ICP—AES)测定微量稀土元素的能力,研究了用本仪器同时测定15种微量稀土元素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1 000μg/mL稀土混合标准溶液(含La...
- 徐静李明来张海宁赵斌王志强
- 关键词:稀土分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