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宏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电子计算机断...
  • 1篇蝶鞍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骨型
  • 1篇胸壁
  • 1篇血性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早期强直性脊...
  • 1篇色素沉着
  • 1篇食欲
  • 1篇食欲减退
  • 1篇皮肤
  • 1篇皮肤黏膜
  • 1篇皮样囊肿
  • 1篇强直
  • 1篇强直性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黏膜
  • 1篇骶髂

机构

  • 4篇河南宏力医院

作者

  • 4篇孙玉梅
  • 4篇王志强
  • 2篇李君芳
  • 1篇谢钦亮
  • 1篇李培岭

传媒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骨型纤维结构不良一例
2010年
孙玉梅王志强李培岭李君芳
关键词:纤维结构不良多骨型药物治疗间断口服触觉语颤侧胸壁
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分析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1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脑部CT、MRI检查,现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为88.7%,显著低于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敏感性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表现特征:病灶呈线状、点状、不规则斑片状,出血灶为高密度影,脑梗死区为低密度影。MRI表现特征:病灶呈线状、脑回状、不规则斑片状;出血灶T1加权像(T_1WI)亚急性期主要为高信号,超急性期、急性期、慢性期等主要为等或低信号,T_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亚急性晚期、慢性期主要为高信号,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早期等主要为低信号;梗死灶T_1WI呈较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当病灶在CT图像上呈斑点状出血时,其在MRI图像上则多呈小片状出血,而病灶在CT图像上呈小片状出血,其在MRI图像上则多呈大片状出血。与MRI相比,CT对亚急性期以及慢性期出血性脑梗死,幕下出血性脑梗死,极微小出血的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不敏感。结论 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显著优于CT,其可以在不同时期均很好地显示出血性脑梗死病灶。
孙玉梅王志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出血性脑梗死
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6例,分析X线、CT与MRI检查三种影像学资料。结果:在0级AS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方面,MRI高于CT和X线诊断(P<0.05);Ⅰ~Ⅱ级CT、MRI分级检出率高于X线(P<0.05);Ⅲ、Ⅳ级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MRI诊断的欠光滑与毛刺感、骨质硬化、侵蚀或囊性变检出率高于X线(P<0.05);CT、MRI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CT和MRI在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MRI对欠光滑、毛刺感、骨质硬化、侵蚀或囊性变以及AS分级的检出率更高。
孙玉梅王志强
关键词:X线MRI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蝶鞍表皮样囊肿一例
2010年
孙玉梅王志强李君芳谢钦亮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蝶鞍食欲减退色素沉着皮肤黏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