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涛 作品数:5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一种单晶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及其变形特征 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测定一种单晶镍基合金的高温拉伸蠕变曲线及位错运动的内摩擦应力σ0,建立了综合蠕变方程,计算出稳态蠕变期间的表观蠕变激活能及相关参数.结果表明:在蠕变期间,位错运动的内摩擦应力σ0,随外加应力的提高略有提高,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蠕变后期,由于缩径使样品不同位置承受不同的有效的应力,导致筏状γ′相具有不同的粗化特征,在近断口处,载荷的有效应力增大,使筏状γ′相扭曲且粗化加剧。界面位错网对形变硬化和回复软化具有协调作用,并减缓位错切入γ′相,因此有利于合金蠕变抗力的提高. 王春涛 田素贵 王明罡 于兴福 杜洪强 孟凡来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 蠕变 位错网 单晶镍基合金的组织结构、蠕变行为及高温氧化特征 通过差热曲线分析和组织形貌观察,确定出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热处理期间的组织演化进行了分析;通过X-ray衍射峰的拟合,计算出合金的晶格错配度;根据内摩擦应力及蠕变曲线的测定,计算出稳态蠕变期间的表观激活能和... 王春涛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 TCP相 高温氧化 文献传递 W含量对单晶镍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6年 通过对两种成分单晶镍基合金进行蠕变曲线测定,长期时效处理及组织形貌观察,研究了元素W含量对单晶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 i-A l-Cr-Ta-Co-x%W-5.5%Mo系单晶合金中,4wt%W合金在982℃,200MPa条件下,具有较长的蠕变寿命,随W含量增加到6wt%,合金的蠕变寿命明显降低。高W合金在有/无应力时效期间,析出针状μ相,使合金基体出现难溶元素的贫化区,是导致合金蠕变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μ相在(001)晶面沿<110>方向呈相互平行、或垂直的针状形貌析出,沿{111}晶面呈片状方式生长,且与γ′相相邻。 田素贵 杜洪强 王春涛 孟凡来 水丽 胡壮麒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 蠕变 时效 TCP相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热处理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1 2006年 通过对一种单晶镍基合金的差热曲线分析和不同条件热处理后的组织形貌观察,制定合金热处理工艺,并研究了热处理期间γ′相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用合金的热处理“窗口”是1272~1320℃,在1300℃时,γ′相有最大的溶解速度,1040℃析出的γ′相最为稳定,在该温度时效50h后。γ′相长大,且呈球状和条状形貌,γ′/γ两相之间出现界面位错.因此,确定出该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为1280℃,4h,A.C+1300℃,4h,A.C+1040℃,4h,A.C+870℃,24h。A.C.一次时效促使γ′相长大呈立方体形貌;二次时效期间,γ′相略有长大,立方度增加,排列更加规则. 王春涛 田素贵 于兴福 王明罡 张禄廷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 差热分析 位错 一种单晶镍基合金热处理期间的组织演化与分析 被引量:2 2007年 通过对一种单晶镍基合金的差热曲线分析和不同条件热处理后的组织形貌观察,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合金中γ′相在热处理期间的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用合金的热处理‘窗口’是48℃,在1300℃γ′相有最大的溶解速度,1040℃析出的γ′相最为稳定;确定出该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为1280℃,4h,AC+1300℃,4h,AC+1040℃,4h,AC+870℃,24h,AC。一次时效期间,在界面能和共格应变能的作用下,γ′相长大呈立方体形貌;二次时效期间,γ′相略有长大,立方度增加,排列更加规则。其中,时效期间,共格界面的γ′相按“台阶机制”优先沿〈100〉取向扩散生长呈立方体形貌,而晶格错配应力的对称分布是使立方γ′相得以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王春涛 田素贵 王明罡 于兴福 张禄廷关键词:单晶镍基合金 差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