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明

作品数: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篇煤层
  • 2篇大断面
  • 1篇顶板
  • 1篇断面
  • 1篇选型
  • 1篇支护
  • 1篇支护技术
  • 1篇设备选型
  • 1篇特大断面
  • 1篇切眼
  • 1篇综采
  • 1篇综合机械化
  • 1篇煤巷
  • 1篇煤巷顶板
  • 1篇机械化
  • 1篇厚煤层
  • 1篇薄煤层
  • 1篇大断面切眼

机构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何富连
  • 3篇王晓明
  • 2篇谢生荣
  • 1篇高升
  • 1篇张广超
  • 1篇许磊
  • 1篇王军
  • 1篇王欢

传媒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断面切眼主应力差转移规律及支护技术被引量:21
2014年
为解决厚煤层大断面切眼支护难题,选取某煤矿5206切眼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模拟研究了切眼宽度为6~10 m的过程中,围岩主应力差、变形、裂隙场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顶、底、两帮主应力差分布形态均呈浅部逐渐升高、深部降低特征;随着切眼宽增加,顶板主应力差峰值呈先恒定后降低,底板主应力差呈先降低再恒定,而两帮主应力差逐渐升高的趋势;主应力差峰值向深部转移幅度:两帮〉顶板〉底板。项板和两帮深部位移曲线呈指数关系向深部递减,而底板深部变形曲线有明显拐点,呈台阶式降低,表面最大位移呈顶板〉两帮〉底板;围岩裂隙场分3个区:裂隙贯通区、裂隙发育区、微裂隙区,半椭圆状分布,裂隙贯通程度呈中间大于两侧、浅部大于深部。认为:高性能锚杆可以更有效地限制裂隙滑移,双桁架锚索可锚固在顶板肩角无裂隙区和深部预应力叠加区,可有效加强支护顶板,抵消部分主应力差。基于此,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锚带网和双桁架锚索联合控制技术,支护完成后10 d自稳,顶板累计离层3 mm,顶底板相对移近量125 mm,两帮相对移近量94 mm。
何富连王晓明许磊吴焕凯王军
关键词:支护
特大断面碎裂煤巷顶板弹性基础梁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为揭示特大断面碎裂厚煤层巷道破坏机制,并对围岩进行有效控制,运用Winkler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了巷道顶板弹性基础梁力学模型,推导出了煤巷顶板下沉量、顶板岩梁弯矩的特征函数公式,分析了顶板下沉量、顶板岩梁弯矩随巷道跨度的变化关系,并在东坡煤矿进行现场应用。现场实践表明:依据该模型计算结果,选用新型预应力桁架锚索支护系统进行现场巷道维护,有效解决了碎裂厚煤层巷道的围岩控制问题,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
何富连王晓明谢生荣
关键词:特大断面
老石旦矿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实践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神华集团海勃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老石旦煤矿12#薄煤层与下位中厚煤层开采衔接的难题,提出采用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探究了12#煤层1208综采面的特点及技术要求,进行了设备选型及"三机"配套研究。现场实践结果表明:"三机"配套设备选型合理,支架及采煤机等设备能满足现场实际需要,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解决了老石旦煤矿薄与中厚煤层开采间的衔接问题,创造经济效益约2700万~3600万元,节约了煤炭资源,延长了老石旦煤矿开采寿命,实现了薄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
何富连王晓明张广超谢生荣王欢高升
关键词:薄煤层综采设备选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